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_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偷_欧美区二区三区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 行業
    服務商
  • 寵物服飾
    設計師
  • 寵物用品
    供應鏈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申洲國際:將服裝代工做成體面生意

發布時間:2021-11-13  閱讀數:9200

申洲國際已經提前越過了“拼人力”的階段,它那種強化技術能力、讓機器服務于人的做法被視作一種新的方法論。而對于更多吃慣國內人口紅利的代工企業來說,如果不向海外轉移,就會隨著行業集中而萎縮。

圖片


2020年第一季度,國內工廠無法及時復工復產;2020年第二季度,國外客戶開始砍訂單,或要求延遲發貨;2020年下半年,生產恢復了,國際物流的效率卻一塌糊涂;2021年上半年,東南亞地區又出現疫情反復——總有些不遂人意的狀況。


服裝代工不是一個容易賺錢的行業。再加上疫情影響,像魯泰A、晶苑國際這樣的代工企業,2020年的營收就分別掉了30%和22%。但申洲國際2020年的營收仍增長1.6%,凈利潤增長0.2%,展現出了很強的短期抗壓性。


圖片


熱捧申洲國際,也體現了投資者近年來對“中國制造”的濃厚興趣。只要是中國制造業擅長的領域——不論是鋰電池、化妝品還是電子煙——但凡是有潛力的代工企業,似乎都會被問一句:“能不能變成下一個申洲國際?”


其實,申洲國際的獨特價值,在于它將看似簡單、低端的服裝代工,改造成了一個規范的、利潤率更高的、有國際競爭力的生意。這家公司的發展史,也是中國紡織服裝制造業穿越巔峰和低谷的過程。


01
巨頭捆綁巨頭

1997年,申洲國際拿下了優衣庫一筆35萬元的加急訂單,在20天內交付完畢。自此,優衣庫成為申洲國際的第一個國際大客戶,申洲國際也由此切入休閑服飾領域。


2006年,申洲國際的休閑服飾業務占比還高達81%,大多由日本市場貢獻。但到2009年,這一比例迅速降至47%。同期,運動服飾收入占比上升到42%,這便是申洲國際業務發展的“第二曲線”。


圖片


2000年代中期,申洲國際開始強化與耐克、阿迪達斯等運動鞋服品牌的關系,并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別為這兩大品牌建立專用工廠。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合理的轉向。


接著到來的是“運動休閑”潮流。時尚品牌的概念和玩法滲透到運動鞋服領域,把街頭風格融入運動鞋服的設計語言中。運動品牌突破專業體育的圈層,變成普通消費者的日常穿著,運動鞋服市場再次被刺激,進而繁榮。Euromonitor的數據顯示,2007年到2019年間全球運動服飾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4.1%,同期全球鞋服整體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僅為1.7%。


由于提前多年與頭部運動品牌布局合作關系,申洲國際再次享受了這輪增長紅利,綁定也步步深入。2020年,申洲國際來自前四大客戶的收入,在公司總收入中的占比已接近85%。


圖片


耐克、阿迪達斯、彪馬這些申洲國際的大客戶,在市場上互為競爭對手。申洲國際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設立品牌專用工廠,保證供貨的同時嚴格保護商業機密。這些專用工廠內還有設計和開發中心,配有常駐的設計、研發團隊,制造環節可以直接對接設計環節,方便接收和反饋指令。這也是與品牌共同研發、定制Flyknit這類面料的過程得以實現的重要基礎。


在品牌端,越來越多的公司傾向于將訂單集中到優質的頭部供應商手中——這更要求供應商有縱向一體化的生產能力。


制造和品牌是兩套思路,前者鉆研產銷平衡、生產效率和品質管控,后者需要的是消費者洞察、產品創新和營銷能力。代工廠做品牌缺乏經驗,轉型自然艱難,但也不乏薇諾娜、小熊電器、潤百顏這樣的成功案例。然而,像申洲國際這樣把服務意識掛在嘴邊又和品牌深度綁定的代工企業,做出一個與核心客戶如此相像的自有品牌,不得不解決與既有業務的沖突性。

02
2018年利潤率看齊騰訊

今天的申洲,每24個小時,就有150萬件服裝、600噸面料從其生產線上下線。耐克、阿迪達斯、優衣庫、彪馬、安踏、李寧等知名品牌的不少商品都出自申洲。



2018年,中國服裝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毛利潤率15.1%,凈利潤率5.89%,而申洲國際的毛利潤率31.6%,凈利潤率21.4%。


都覺得騰訊是中國最賺錢的企業,2018年騰訊的毛利潤率30%,凈利潤率26%;


都說富士康是世界上最牛的代工廠,但工業富聯(富士康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2018年的凈利率只有4%。

圖片


圖片

▲申洲國際董事會主席馬建榮接受記者采訪


“我是一個笨人,所以我只做從一根棉線到一件衣服這樣一件事情,但我相信憑借我們申洲8萬多人的團隊,我一定能做好服裝紡織這個事情,當好我們寧波246萬千億級產業中時尚紡織服裝產業的主角。”申洲國際董事會主席馬建榮說。


03

柬埔寨成衣廠

擴大招工至6000-10000人


圖片


東南亞近年來成為全球新的服飾制造業腹地這與部分國家吸引外商投資的激勵政策有關。例如在柬埔寨,一旦被政府認定為“合格投資項目”,企業在3至9年內免征大部分進口關稅和出口稅;免稅期過后,如果企業將利潤用于再投資,同樣可免征9%的利潤稅。


2005年,申洲國際在柬埔寨的第一家工廠就已實際投產。2012年后,申洲國際在東南亞的擴張速度加快,于柬埔寨和越南分別投產了3家成衣廠。在越南,申洲國際目前另有一家2014年投產的面料廠,和制衣廠設在一起,它希望把國內的縱向一體化模式整個復制到海外。近期東南亞地區疫情多變,多工廠的布局就變成了一種優勢,因為可以在不同生產基地之間調度訂單。


圖片


但這只能略微彌補一些損失——今年3月,申洲國際的柬埔寨生產基地停工了兩周;7月,公司位于越南西寧省的制衣廠又停擺了,兩個面料廠的實際產量縮水至正常產能的30%和33%。按照申洲國際測算,其越南生產基地開工受限每滿兩周,公司的布料和服裝的年度總產能就將分別下降約2%和1%。


現在,申洲國際在國內和海外的面料產能占比幾乎是五五開,海外的成衣產能則占到40%,預計在未來3到5年內,成衣產能也可以和國內規模相當。隨著海外基地的生產規模上升,留在國內的產線要在成本日益高企的環境中繼續運轉起來,不得不依靠人效的提升。


申洲國際已經提前越過了“拼人力”的階段,它那種強化技術能力、讓機器服務于人的做法被視作一種新的方法論。而對于更多吃慣國內人口紅利的代工企業來說,如果不向海外轉移,就會隨著行業集中而萎縮。


至少目前看來,這些代工企業的階段性成果,說明紡織服裝制造業巔峰時期的榮光還在以各種新形態延續下去。沒有永遠朝陽的產業,只有夕陽西下的公司。


來源:高級服裝技術圈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