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已成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引擎,如中山市古鎮鎮已成燈都,集聚了2.5萬家燈飾企業。
到2020年,廣東全省將建成100個左右省級特色小鎮,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廣東36個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范點正在大力探索特色小鎮發展新路徑;為推進相關工作,廣東特色小鎮發展聯盟正式成立……13日至15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在廣東中山舉行2017年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現場會暨特色小鎮交流對洽會,廣東連串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的措施引人矚目。
36個特色小鎮成示范點
特色小鎮,是指聚焦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要素,融合產業、文化、旅游、生活和生態等功能,不同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臺。
按照有關要求,到2020年,廣東將建成100個左右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精而美”、機制“活而新”的省級特色小鎮,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按照部署,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今年組織開展了特色小鎮創建示范工作,研究決定將36個特色小鎮作為全省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范點,支持其在規劃建設、特色發展、機制創新等方面率先突破,探索各具特色的發展新路徑,力爭早日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成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引擎
廣東很多特色小鎮特色鮮明,如廣州市番禺區沙灣瑰寶小鎮打造國際珠寶交易文創之都,韶關翁源江尾蘭花小鎮構筑蘭花自循環產業生態圈,梅州梅江區東山健康小鎮建設國家南藥種植研發示范基地等。
廣東的特色小鎮已成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引擎。如中山市古鎮鎮,集聚了2.5萬家燈飾企業,燈飾銷量占國內燈飾市場的70%以上,產品出口到130余個國家和地區。古鎮鎮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燈飾產、供、銷中心,有30多個公共技術服務實體提供全燈飾產業鏈創新服務。
突出“一鎮一主業、一鎮一風貌”
記者從會上獲悉,廣東推進特色小鎮的各項措施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廣東特色小鎮將以培育新興產業為導向,要求每個小鎮堅持產業建鎮、特色發展,做精做強主導特色產業。同時,突出“一鎮一主業、一鎮一風貌”,打造具有持續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特征的獨特產業生態,防止千鎮一面。此外,要以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環節為主要發展方向,一般性傳統制造環節放在園區和建制鎮。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何寧卡表示,廣東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理念是,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資金鏈、政策鏈“五鏈”融合,構筑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為新興產業及企業創新創業搭建新平臺,為經濟結構調整創造產業空間新形態。廣東特色小鎮建設的近期目標,是要建設成為“產、城、人、文、旅”有機結合的新型發展平臺,中長遠目標是要建成“宜創、宜業、宜居、宜游、宜享”的新型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