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中國證券報
全國政協委員、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3月7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工業互聯網不斷進入到深化應用階段。
“從一開始,什么是工業互聯網,有什么用、怎么用,社會各界都在概念的認知中。到現在,逐步在很多的行業做了大量的實踐,讓很多企業深刻感受到了工業互聯網給其帶來的一些效能提升,促進企業提質增效、降本減存。”
強化工業互聯網政策支持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
“我擔任了三屆政協委員,一共提交了50多份提案,涉及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機器人等領域,這些提案源于我們平時做的大量調研,在調研中能夠了解更多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交更多可落地的措施或建議。”徐曉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她也準備了關于進一步凝聚工業互聯網發展共識,強化工業互聯網政策支持的提案。
兩會期間,工業互聯網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周云杰表示,工業互聯網已成為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是城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大腦”,建議支持全國重點省區市先行先試,頂層統籌規劃,以工業互聯網構筑數字經濟的產業底座,引導產業鏈龍頭企業與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共建垂直行業平臺。此外,強化政策引導,鼓勵有條件的地市,打造城市級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一鍵在線全覆蓋”的全生命周期服務,為政府提供覆蓋行業和區域的數字產業地圖,全面提高決策的前瞻性、科學性、精準性和全面性。
針對我國工業互聯網技術開源生態根基淺、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等問題,周云杰建議,設立國家工業互聯網專項開源基金,打造中國工業互聯網頂級開源社區,定向培育如CAX、PLM、PLC、DCS等高端工業軟件開源項目。
此外,在近日舉辦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介紹,截至2021年末,通過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全國培育較大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超過150家,平臺服務的工業企業超過160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