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生意難做的確是一個事實,尤其是我們服裝行業早不是簡單的淡旺季交替變化,淡季一直在,旺季卻遙遙無期。正常來說“衣食住行”是剛需,不應該有大起大落的現象,但今年“剛需”貌似不好使。怎么,人們不喜歡買衣服了嗎?
服裝與布銷售量齊跌,并且跌幅擴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近幾年“季度服裝銷售量”,可以看出服裝市場在發生著激烈的變化。2017年的前三個季度服裝銷售量同比2016年都是穩步增長的,但是第四個季度突然同比出現7.69%的下跌。這股跌勢貫穿2018年全年,一直延續到2019年。
終端服裝市場的緊縮,迅速在紡織市場表現出來。全國季度布的銷量也在2017年第四季度出現明顯下滑,2018年下跌的趨勢沒有緩解,連剛剛過去的2019年第一季度也沒能逃脫這個趨勢。
美國對華貿易政策,影響更多的是貿易信心
對于服裝銷售量的減少以及訂單數量的下降,整個紡織服裝行業都在反思尋找原因。2018上半年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并且涵蓋了幾乎全部紡織品,而且進一步威脅加征超過3000億美元商品關稅,此舉也一直被紡織人認為是影響紡織行情的重要原因。G20峰會上中美貿易出現重大轉機,美國放棄對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并且中美雙方貿易會談重啟。
按道理,如此好消息應該會立刻點燃紡織市場,可實際情況是市場依舊反應平淡。究其原因,還是紡織人過重地看待了美國對華的經濟政策的影響,事實上貿易政策更多影響的是雙方的貿易信心、決策時間以及下單速度,但終端消費者的需求并沒有實質改變,所以訂單量也不會立刻出現大面積反彈。
終端消費者需求變化,帶來訂單形式改變
人口還是那么多,市場還是那個市場,可為什么服裝銷量出現近25%的下跌呢?有人說經濟大環境走弱,人們沒錢,衣服能不買就不買了??伞按┮隆笔莿傂瑁拖褓I房子那樣,沒錢可以買遠點、小點,但絕不會不買。
這是季度人均服裝支出的消費表,我們可以看出人均服裝消費指出還是處于穩步增長的狀態。服裝的銷量也并不是我們想的如此悲觀。
網紅帶動服裝發展
對于網紅來說,賣服裝是入行內容,這也造就了巨大的服裝電商市場,推動著服裝生產模式的轉型。頭部主播一場直播帶貨百萬已經是常見的事情,中小主播一天也有幾十萬的流水。每一個主播都是銷售機器,這趟粉絲經濟下流量變現的列車誰都想上,
主播們直播間的衣服每天都不重樣,工廠的生產模式必須轉型為“小批量多款式”,能夠快速進行生產,并且小批量制作的服裝工廠,才能跨上流量變現的列車。而今傳統服裝實體銷售商,需貨量不斷下降,網絡電商的需貨量不斷增加,跟不上這趟列車的工廠,訂單量日漸稀少。可以說,不轉型就得死。電商的新城代謝速度,也已經不容許傳統服裝工廠做爆款。
工廠必須具有快速反應、及時供應、迅速翻新的能力,才能成為女裝市場新生產模式的幸存者。多款式的發展也減少了單一款式的庫存問題,對服裝工廠來說是一件好事。
互聯網+服裝
1、升級和跨界
互聯網革命正深刻地影響著傳統服裝行業,跨界將是推動服裝企業發展變革的主旋律。服裝行業眼花繚亂的觸網、并購不斷涌現。
2、重構消費者溝通模式
無論技術進步、產業升級,還是商業變革、模式創新,無不指向最終消費和消費者。這也正是服裝企業在應對各種變化所選擇的原點和核心。
3、突出互動
在這個被稱為“互聯網+”的時代,專注、極致、口碑等口號語蔓延、沖擊甚至在顛覆著所有的行業。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普及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模式和發布路徑,進入了“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時代。人們通過互聯網實時連接起來,正在形成一股巨大的、看不見卻又能真實感受的力量。
文章來源:易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