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來源:企業招股書
蕉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蕉下”)于4月8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根據灼識咨詢的報告,按2021年總零售額計算,蕉下是中國第一大防曬服飾品牌。
根據招股說明書,蕉下2021年收入達到24.07億元,同比增速為203.1%。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營收分別為3.85億元、7.94億元和24.0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50.1%。
從品類來看,傘具2019年貢獻了蕉下86.9%的銷售額,但在2020年、2021年持續下降,分別貢獻了46.5%、20.8%;蕉下非防曬類產品的收入在2019年至2021年分別為0.03億元、0.76億元和4.96億元,其中2021年同比增長超過5倍,三年的收入貢獻率則分別為0.7%、9.6%和20.6%。
值得注意的是,服裝現已成為蕉下營收貢獻最大的品類,占比則從2019年的0.8%增長至2020年、2021年的17.5%、29.5%。而以鞋履為主的其他產品的收入占比亦在2021年提升至5.6%。
蕉下由馬龍和林澤兩位80后于2013年在杭州成立,當年推出首款防曬產品——雙層小黑傘切入市場。2017年,蕉下推出更輕小的防曬傘——膠囊系列傘。兩款防曬傘年銷售額都曾超過3000萬元。
2019年,蕉下產品更是擴展至防曬服、口罩等非傘類產品,2021年進一步延伸到帆布鞋、馬丁靴、內物、保暖服裝及配飾等,覆蓋了精致露營、休閑運動、城市生活、旅行度假、踏青遠足等場景。
于招股書披露的業績期間,蕉下共有22款精選單品各自曾取得年銷售額超3000萬元,其中包括2017年或之前推出的三款防曬精選單品(即雙層小黑傘、口袋系列傘以及膠囊系列傘 );另外19款精選單品則于2019年至2021年推出,其中五款精選單品于2021年推出,即晝望系列墨鏡、隨身系列扁傘、街旅系列厚底帆布鞋、暢型系列打底褲以及丘郊系列輕型馬丁靴。
目前蕉下主要依賴第三方電商平臺在線營銷及銷售產品。根據招股說明書,在線店鋪及電商平臺產生的收入由2019年的2.86億元增至2020年的6.18億元,并進一步增至2021年的19.4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60.9%。
在線下渠道建設方面,蕉下的線下零售門店數已從截至2019年12月31日覆蓋15個城市的39家增至截至2021年12月31日覆蓋23個城市的66家,并且與國內多個知名的連鎖商超、便利店、百貨商店建立合作。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2019年至2021年,焦下毛利率分別為50.0%、57.4%、59.1%。而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虧損0.23億元、7.7萬元、54.73億元。
至于虧損高達54.73億的原因,焦下解釋主要在于優先股會計上可以按“負債”或“權益”兩種方式劃分,蕉下將“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歸類為負債。由于公司估值的增加,導致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增加,蕉下于2019-2021年分別錄得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0.41、0.36、55.949億元,但在公司上市后,這部分負債將自動轉換為普通股,重新分類為權益。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蕉下在中國擁有123項專利,正申請72項專利;蕉下設計團隊的平均年齡約28歲,技術團隊的平均相關從業年限約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