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報記者 賈榕
編輯| 王亦一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我國居民消費支出中衣著類支出僅占7.1%,是近三年來同期的最低水平。
中國綢都網監測顯示,近期印染企業開機率為66%,2021年這一數據為超80%,2019年同期數據為超90%。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一季度紡織景氣調查問卷顯示,大部分企業認為二季度紡織原材料供應鏈將有一定改善,原料采購壓力會有所減小,備貨積極性將有所提升,并對二季度市場改善的信心有所增強。參與問卷調查的企業中,70%的企業選擇二季度行業運行“樂觀”或“一般”。
印染上市公司2022年一季度業績報告近期陸續發布——
2022年一季度,雖然大多數印染上市公司的收入水平有所上升,但贏利水平卻較去年同期普遍出現了下降。華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華紡股份”)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2022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29億元,同比增長0.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2.69萬元,同比下降67.57%。蕪湖富春染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富春染織”)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4.74億元,同比上升44.02%;歸母凈利潤為2610.94萬元,同比下降32.72%。浙江迎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迎豐股份”)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3.1億元,同比增長105.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97.9萬元,同比下滑67.31%。福建鳳竹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鳳竹紡織”)報告期內實現主營收入2.64億元,同比上升15%;單季度歸母凈利潤為470.13萬元,同比下降3.66%。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營收增速出現了明顯收窄的現象,該公司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22億元,同比下滑1.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6億元,同比增長15.78%。此外,在行業震蕩下,仍有部分企業在2022年一季度取得了尚可的成績。江蘇三房巷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房巷”)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33億元,同比增長28.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86億元,同比增長143.72%。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3月底,三房巷發布公告稱,由于印染產品價格持續走低,利潤空間被壓縮,目前公司印染業務處于虧損狀態。同時,經過多年運行,印染車間現有生產裝置面臨設備老化、運行成本趨高、安全環保壓力增加、產品效益欠佳、無法滿足市場要求的狀態。鑒于以上等原因,公司已決定印染生產車間停產。疫情毫無疑問是影響一季度印染企業業績的最大因素。一方面,國內疫情多地散點發生,各地實施防控措施,貨物流通受阻,原料難進入生產環節,從而影響部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另一方面,疫情多點發生也嚴重抑制了國內居民對紡織服裝產品的消費意愿。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一季度,我國居民消費支出中衣著類支出僅占7.1%,是近年來同期的最低水平。在被巨大不確定性充斥的紡織市場中,抵御風險已經成為印染企業必須學會的一門“生存課”。“以穩求變”成為多數上市公司的經營計劃。對于未來,富春染織在2021年年報中指出,將充分發揮自身的競爭優勢,立足印染主業不動搖,積極布局產業鏈,建設湖北生產基地和諸暨倉儲基地,實現跨地區發展,建設色紡項目,實現產品多元化發展。迎豐股份則表示,一是將注重市場調研,搶抓一切商機,多接高附加值的合同品種,在服務好老客戶的同時,開發有潛力的新客戶,突出公司優勢產品,提高產品利潤。二是會加快產品結構調整,以“提高產品利潤”為工作目標,充分發揮產品優勢,集中力量搶抓訂單;擴大直接或間接出口客戶群,在中高檔品種上下功夫,提高產品利潤。三是將繼續強抓營銷隊伍建設,激發業務潛能,增強團隊服務意識,通過業務能力和工作方法的培訓,提升業務效率。華紡股份表示,除了保持以印染加工為主業,形成包含紡紗、服裝、家紡成品、紡織貿易、品牌開發、B2B平臺等業務的多元化發展模式,公司還將進一步加強互聯網信息技術建設,整體發展更加穩健。鳳竹紡織的策略則是不斷加強生產經營管理、降低生產成本,保持在國際和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注重品牌建設,加強營銷管理。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快技術升級。落實綠色環保理念,加強管控力度。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以人為本,重視員工利益及人才培養。以智能、綠色為主題,加快升級改造,利用智能技術、綠色技術,讓在福建晉江經濟開發區安東園的印染工廠成為行業標桿。但需要警惕的是,第一季度的印染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還遠不是本輪本土疫情反彈的全貌。印染上市公司一季度表現雖有一定下滑,但整體仍處于穩定區間。自3月起,全國多地紡織集群開始暫停營業,在疫情余波未消的背景下,盡管印染企業在物流的逐漸疏通下,接單情況好轉,但江浙地區的印染企業開機率依舊呈下滑趨勢。根據中國綢都網監測顯示,近期,印染企業開機率下降至66%,對比2021年的超80%,2019年的超90%,下滑幅度明顯。與之相對的是,坯布庫存卻在不斷上升中。目前,江蘇盛澤地區坯布庫存在35.8天左右,自今年1月以來連續上漲。對此,有業內專家分析,每年二季度本就是印染企業的傳統淡季,不出意外,印染企業也將會面臨更大幅度的業績滑坡。至于這輪危機是否會止于上半年,主要還是要看本土疫情的控制情況。“一季度,不少印染企業還在消化春節前的訂單,開機率與歷年相差不大。但來到二季度,疫情對于內銷和外銷都產生了較大影響,國內方面春夏季訂單已經收尾,國外出口成本較高制約部分訂單延后,甚至部分終端訂單外流至東南亞等國家,導致春裝市場銷售明顯有缺失,從而影響了秋裝市場的備貨需求。目前,國內現在正處于秋冬面料的開發采購季,在此大環境下,品牌商和服裝廠的采購計劃會更謹慎,以防增加庫存占用資金。目前來看,這輪疫情對市場的影響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另有相關機構指出,今年二季度紡織企業面臨的壓力相較一季度依舊有增無減,近期能源價格飆升,食品價格大幅上漲,但紡織品的議價能力卻比較弱,提漲難度大,加上俄烏沖突持續等因素,對紡織企業形成的利空逐漸顯現。
不過,盡管目前來看我國紡織行業面臨國際國內多種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沖擊,行業發展承壓較大,但企業對二季度行業發展仍較有信心。近期發布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一季度紡織景氣調查問卷顯示,大部分企業認為二季度紡織原材料供應鏈將有一定改善,原料采購壓力會有所減小,備貨積極性將有所提升,并對二季度市場改善的信心有所增強。參與問卷調查的企業中,70%的企業選擇二季度行業運行“樂觀”或“一般”。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報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