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治理形勢緊迫性凸顯,對國際經濟及產業體系形成重要影響,綠色發展不僅成為國際紡織供應鏈采購決策和布局調整的現實影響因素,也將是紡織產業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的重要來源。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力爭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這,是中國的“雙碳”戰略,也對紡織行業綠色發展形成剛性要求。全行業需要凝聚共識,將發展立足于國家生態戰略全局與人類氣候安全,將踐行可持續發展作為價值提升的重要途徑和紡織強國應有之責。作為中國紡織業的翹楚,與中國改革開放同齡的溢達集團,堅持用科技創新推動行業進步,不斷完善人與自然的關系。2021年11月第八屆“十如對話”上,溢達集團正式對外發布凈零排放承諾: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以及至2035年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5月25日,央視發現之旅頻道《未來使命》欄目:“滿而不溢 達濟天下”,帶大家一起走進溢達,來了解這家現代創新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故事。盡管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溢達集團仍然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鋪平道路。2021年,溢達集團在官網發布了《2021溢達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進程》,公告了溢達在9個重點目標的貢獻和成就。這9個優先推進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與溢達集團企業愿景的兩大目標(應對氣候變化和縮小貧富差距)高度一致。2019年10月,工信部發布的《印染行業綠色發展技術指南(2019版)》中提出印染行業是紡織產業鏈中能耗水耗較大、廢水排放較多的行業,也是制約我國紡織產業邁向中高端的薄弱環節。因此需要開發新技術來降低能耗水耗和廢水排放,開發一批綠色化、智能化的裝備并推廣使用。無水染色技術迎合了目前國內紡織業對于節能減排的技術需求,同時也迎合了國內紡織印染產業升級的整體趨勢。無水染色是選用非水染色介質進行染色,是種新型的綠色染色技術,具有不用助劑、工藝流程短、染色介質可高度循環使用、無染色污水排放等優點,符合指南中對節能減排的要求,將是未來綠色高端印染的主要發展方向。身處傳統行業,四十余年來溢達從未放棄過對解決水污染的探索。早在2013年,溢達就行進在了“無水染色”漫漫研發路上。
“極性/非極性非水介質染色技術”(簡稱“無水染色”技術)是由溢達集團歷經近9年自主研發并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新型染色技術,該項目構建了全新的極性/非極性二元非水介質染色體系;探究了該體系中活性染料對棉的染色過程和染色機制;開發了染色工藝;研制了染色設備和溶劑回收成套設備;利用了二元溶劑的特性解決了活性染料水解、無鹽促染和勻染等問題,染料固色率可達到97%以上,溶劑回收率達到99%以上。溢達的無水染色技術是一項顛覆行業的技術,與傳統水介質染色相比,極性/非極性二元非水介質染中深色可節約鹽100%、水95.8%和降低能耗39.3%,活性染料利用率由60%提升到了97%,無需對紗線進行前處理和染色后處理,除節水外,前處理和后處理都無需使用化工料且染色產品各項色牢度和安全性符合GB/T 18885-2020《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該項目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已申請國家專利27件,其中獲授權專利14件;建立企業標準3項。2022年1月11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廣東省佛山市組織召開了由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承擔的"極性/非極性二元非水介質染色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示范"項目技術成果鑒定會。鑒定委員會認為,項目已完成計劃任務書的要求,極性/非極性二元非水介質染色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一致同意通過項目鑒定。建議加快該技術產業化推廣應用。(注:鑒定評價中,國際領先>國際先進>國內領先>國內先進,國際領先表示是最先進的技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充分肯定了溢達集團作為行業標桿在可持續發展方面長期的研究和投,認為該項目是染整行業的重大創新和突破。同時,他建議溢達集團將該技術盡快產業化推廣應用。值得一提的是,由溢達集團承擔的“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非水介質染色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范”項目,作為國家科技部重點專項,已于2021年12月15日,經科技部專家組的線上評審和考核,全票通過驗收。溢達人攻克一個個世界難題,最終取得顛覆行業的技術成果,用實際行動,持續踐行一家中國企業的未來使命。我國是紡織印染大國,紡織印染行業是紡織工業中最重要的行業之一。根據中國印染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印染企業數量超過2300家,印染布年產量高達467.21億米以上,加工能力位居世界首位。但在印染過程中,需要排放大量廢水,其有機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很難有效回收,環境保護成本很高。溢達在印染污水問題方面的積極實踐和紡織行業“十四五”目標不謀而合,《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中就提到,到“十四五”末,紡織行業用能結構進一步優化,能源和水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降低13.5%和18%,印染行業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45%以上。溢達集團副董事長楊敏賢表示,印染污水問題對傳統紡織服裝業發展的制約問題,"無水染色"技術的成功研發在紡織服裝行業的顛覆性,對促進實現"雙碳"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意義,都是不言而喻的。據悉,如果在我國全行業使用無水染色技術的條件下,每年可節約大約194個西湖的水量。綠色發展既是中國紡織大國的必由之路,也是產業發展必須遵循的發展方向。相信在該項技術產業化推廣后,將進步一夯實紡織產業“科技、時尚、綠色”的行業新定位,提升中國紡織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和話語權,當然,隨著產業化的進一步深入,也必將在消費端掀起一股“無水印染”之熱潮,從而帶動整個產業鏈條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實現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