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幫扶外貿企業應對困難挑戰,實現進出口保穩提質任務目標,助力穩經濟穩產業鏈供應鏈。
《意見》在保障外貿領域生產流通穩定,加大外貿企業財稅金融支持力度,進一步幫助外貿企業抓訂單、拓市場,穩定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等四方面13項政策措施。其中主要內容如下:
一是保障外貿領域生產流通穩定。建立重點外貿企業服務保障制度,加強外貿企業生產經營保障。有力有序疏通海空港等集疏運,進一步壓縮國際班輪等泊時間,用好航空貨運運力,保障重要零部件、裝備和產品運輸,提高鐵路口岸通關及作業效率,促進外貿貨物運輸保通保暢。加強對國際海運領域市場監管,增強海運物流服務穩外貿功能。
二是加大外貿企業財稅金融支持力度。指導跨境電商企業用足用好現行出口退稅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相關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推動跨境電商加快發展提質增效。加大對外貿企業進一步開拓多元化市場的出口信用保險支持。支持銀行機構滿足企業合理資金需求,加大進出口信貸支持。針對中小微外貿企業,在承保覆蓋面、縮短理賠時間等方面加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力度,增加信保保單融資規模,進一步加強金融支持。提供更多匯率避險方面的培訓、咨詢等公共服務,加快提升外貿企業應對匯率風險能力。有序開展更高水平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持續優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環境。
三是進一步幫助外貿企業抓訂單、拓市場。優化創新線上辦展模式,支持中小微企業以“境內線上對口談、境外線下商品展”等方式參加境外展會,促進企業用好線上渠道擴大貿易成交。支持醫藥企業注冊認證中西藥制劑和生物制品,支持國外消費者購買中國品牌汽車,支持更多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鼓勵創新、綠色、高附加值產品開拓國際市場。
四是穩定外貿產業鏈供應鏈。培育新一批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加強進口促進平臺培育建設。支持勞動密集型外貿產業在國內梯度轉移,支持企業在綜合保稅區內開展“兩頭在外”保稅維修,支持加工貿易穩定發展。
《意見》要求,各地方、各相關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度重視做好穩外貿工作,在支持企業保訂單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各地方要結合實際,出臺針對性配套措施,認真組織實施,推動各項政策措施在本地區落地見效。各相關部門要按職責分工,密切協作配合,抓好貫徹落實,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表示,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穩外貿政策,通過跨周期調節、綜合施策,促進外貿平穩發展。“和之前相比,此次更強調短期內盡快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同時也兼顧了穩中提質的目標。”“打通物流堵點難點是當前穩外貿的重中之重。”趙萍指出,今年前4個月,我國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齊頭并進,表明國際市場對中國商品有較好需求,而近期國內疫情多發散發,導致外貿供應鏈效率出現短暫下降,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效益。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張曉濤說,當前正處于決定全年經濟走勢的關鍵節點,意見進一步釋放了穩外貿信號,精準施策力促外貿保穩提質。張曉濤注意到,意見提出針對中小微外貿企業,在承保覆蓋面、縮短理賠時間等方面加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力度,這將增強企業拓展多元化市場的抗風險能力,促進我國外貿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來源:中國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