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_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偷_欧美区二区三区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聚焦 | 致敬經風歷雨七十載 期待同舟共渡拓未來

發布時間:2022-05-30  閱讀數:10717

聚焦 | 致敬經風歷雨七十載 期待同舟共渡拓未來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每到五月末的下午,氣溫逐步升高,在陽光的照耀下,勞動者一邊擦去額頭沁出的汗水,一邊露出幸福的笑容——還好,這些年的辛勤勞動沒有白費力氣。5月23日,踏著斑駁的樹影,迎著溫情的夏風,老中青三代貿促人走進了位于復興門外大街1號的中國貿促會大樓,參加一場隆重的集會——中國貿促會展覽工作70年座談會。


今年是中國貿促會建會70周年,中國貿促會舉辦了一系列隆重的慶祝活動。慶祝中國貿促會建會70周年大會暨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已在5月18日至19日成功舉辦,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貿促會建會70周年座談會在5月19日晚在釣魚臺芳華苑成功舉辦,李克強總理以及胡春華、肖捷、何立峰等領導同志蒞臨座談會。


在這之后的23日,繼續舉辦中國貿促會展覽工作70年座談會,與會人士回顧奮斗歷史,凝聚奮進力量,展望光明前景,具有重要意義。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里,與會嘉賓飽含真情的發言,讓線上線下參與者深受感動和鼓舞。


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在座談會上發表講話時說:“回首70年崢嶸歲月,一代又一代貿促人不負黨和國家的重托,披荊斬棘,艱苦創業,開拓進取,擔當作為,奉獻了一場又一場的展覽展示,促成了一批又一批的貿易訂單,為促進中國外交和外經貿事業發展、推動對外開放不斷擴大、聯通中國與世界譜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span>


圖片

2022年5月23日,出席中國貿促會展覽工作70年座談會人員合影。本報記者 賈嘉攝


在座談會后,老中青三代貿促人在大樓前合影——這定格的瞬間,既是對經風歷雨七十載的溫情敬意,也是對同舟共渡拓未來的無言期待。


01
一份不斷增加的項目單




? ?新中國成立后,西方國家對我國進行經濟、外交上的封鎖,為拓展經貿交流,我國開始組織中國展覽團赴外參展。參加1951年12月印度孟買國際工業博覽會、1952年3月巴基斯坦卡拉奇工業展覽會的展團人員怎么也沒想到,他們在5月上旬回國時恰逢中國貿促會成立,他們成了這一機構的首批工作人員。


正因為這樣的“巧合”,中國貿促會成為新中國對外經貿展覽工作的開創者,展覽成為中國貿促會建會即有、持續發展壯大的核心業務之一。


從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前,中國貿促會以民間外交為己任,以經促政,以民促官,以展覽為鑰匙,打開了我國同西方國家友好交往的大門。


圖片

1961年8月10日至9月29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建設展覽會首次在加納首都阿克拉舉辦,圖為參觀展覽會的加納青年熱情留言。


圖片

1988年11月16日至25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商品展覽會在巴林舉行。


這是一份長長的項目單:


1952年3月,參加巴基斯坦國際工業博覽會


1952年9月,參加民主德國萊比錫秋季國際博覽會


1953年7月,首次在蘇聯舉辦中國工農業展覽會


1955年10月,首次在日本舉辦中國商品展覽會


1961年3月,首次在古巴舉辦中國經濟建設成就展


1963年8月,首次在阿爾及利亞舉辦中國經濟建設展


1965年5月,組團參加巴黎國際博覽會


1971年10月,參加圣地亞哥國際博覽會


1973年2月,首次在民主也門舉辦中國經濟貿易展


1978年7月,首次在盧旺達舉辦中國經濟貿易展


……


數據顯示,自1951年到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貿促會承擔了我國幾乎所有的出國展覽任務,共赴104個國家舉辦了313個出國展覽,這些展覽均以新中國的建設成就為主要內容,極大地增進了我國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積極推動新中國走上了世界舞臺。


退休干部周夢麟雖已年近九十,但談起參加貿促會展覽工作的往事,仍然激情澎湃。他記憶深刻的是這樣一個細節:當時貿促會出國展覽為了適應出展的快速發展,提高辦展效率、節約國家外匯開支,采取一個展團馬不停蹄接連到第二個國家(地區)或周轉第三個國家(地區),就這樣有了三建三拆的建館的光榮歷史。


從改革開放后到上世紀90年代前期,中國貿促會在推動中美、中蘇關系正?;椭许n建交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90年代中后期以來,中國貿促會先后在巴拿馬、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等拉美國家巡回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貿易展,宣傳中國經濟社會建設成就,組織經貿對接和社會公益活動,全方位增進當地民眾對中國的認同感,為推動中國與有關國家建立和恢復外交關系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薩建交之前,兩國沒有任何官方關系,中方在薩也沒有任何官方機構。貿促會胸懷祖國,克服重重阻力,排除萬難,先后四次在薩舉辦中國貿易展覽會,使展覽會成為傳播友好、弘揚正氣、打破堅冰、擴大合作的平臺,發揮了‘以民促官、以經促政’作用,為中薩建交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駐薩爾瓦多大使歐箭虹以視頻方式出席座談會時表示,貿促會是中薩建交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更是中薩關系的守護者和促進者。


圖片

中國貿促會展覽工作70年座談會現場。本報記者 賈嘉攝


進入新時代,中國貿促會積極配合領導人出訪,先后在南非、巴西、柬埔寨、保加利亞、荷蘭等國舉辦配套展覽,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以及金磚、瀾湄區域、中東歐國家領導人親臨現場參觀。貿促會的配套展覽成為中國開展多雙邊外交的一張“閃亮名片”。


70年來,貿促會展覽工作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元,在沖破國際禁運、促進大國關系正?;?、推動我國與未建交國家關系發展、打造大國外交名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民間友好交往的重要使者,這份出展項目單也在不斷地增加中。

02
一首絢麗多姿的變奏曲




? ??這是一首絢麗多姿的展覽發展變奏曲——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貿促會接待舉辦的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在北京舉行。毛澤東主席親自前往參觀并題詞:“蘇聯經濟建設及文化建設的光榮成就大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并且使中國人民得到學習的最好榜樣”。


圖片

1954年10月25日,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林伯渠、董必武、彭德懷、彭真、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參觀在北京舉辦的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


這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中國貿促會接待來華展的高度評價。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貿促會負責接待舉辦了所有外國來華展覽,這讓中國更好認識了世界。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到外國來華展覽現場參觀,并會見來訪的外國展覽團。


后來的歷史證明,從接待來華展覽工作中衍生出來的中外技術交流活動極富生命力,也一直是中國各工業、科研部門了解西方國家新產品、具體工業技術以至國家科技發展方向的重要途徑之一,在促進我國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加深,來華展覽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中國貿促會適應新的形勢要求,與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共同創辦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國際化、專業化境內展覽,實現了新中國展覽事業發展的第一次變奏。


近年來,中國貿促會按照“少而精”原則,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導向、協同發展,支持和打造了“(西安)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湖南)國際軌道交通博覽會”等一系列企業歡迎、市場認可、政府滿意的境內展覽品牌,為中外經貿界創造了大量貿易投資機會,在配合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促進中外經貿交流與合作、服務地方開放型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江蘇省貿促會會長尹建慶在座談會上介紹了該省貿促會在中國貿促會的關心指導下,舉辦了中國(昆山)進口交易會等知名展會,提升了江蘇對外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了江蘇省特色產業集群的國際化發展。


在新中國外貿史上,中國貿促會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956年11月,以中國貿促會名義舉辦的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在廣州開幕,這打開了中國對外貿易展覽會的大門。這個展會被認為是“廣交會”的前身。在此后的上世紀70年代,中國貿促會最先提倡展覽與貿易相結合,組織攤位展,助力企業擴大出口。


改革開放后,貿促會響應中央關于“千方百計擴大出口”的號召和外貿多元化發展戰略,有計劃、有重點地拓展海外展覽市場,逐步形成歐美傳統市場和亞非拉、東歐等新興市場并重的多元格局,在推動我國對外開放和促進中外經貿交流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這是新中國展覽事業發展的第二次變奏。


“30多年來,貿促會紡織分會展覽業務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經歷了從單一平臺到形成覆蓋全球的國際性展會網絡的發展過程。我們獨立或與合作伙伴一起在中國大陸和海外地區舉辦了一系列具有國際聲譽的紡織服裝全產業鏈展會,年均展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這為紡織行業的國際業務發展壯大貢獻了力量?!辟Q促會紡織分會會長徐迎新說。


圖片

2021年7月28日至8月6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 2021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國際貿易數字展覽會以線上方式在北京舉行。


新中國展覽事業發展的第三次變奏是指,貿促會除展覽展示以外,在展覽活動中嵌入配套論壇、商務對接、經貿洽談、學術研討等活動,為中外企業搭建起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綜合性交流平臺,有力配合共建“一帶一路”、深化國際產能合作、自由貿易區建設等戰略的實施,實現了經濟效應和政治效應的有機統一。

03
一次盛裝亮相的聚會




???“2020年迪拜世博會獲獎的中國館精彩地展現了人類面臨挑戰時,中國提供了怎樣的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中國館之美及其展示質量之高受到了參觀者的高度贊賞,他們從中得到了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我們有必要共同建設一個開放、包容和可持續的世界,這樣我們才能享有持久的和平、安全和繁榮。”國際展覽局秘書長迪米特里·科肯切斯以視頻方式出席座談會時,對結束不久的2020年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大加贊賞。


圖片

1982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國貿促會代表中國政府組織中國國家館首次參加世界博覽會——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世界博覽會。


世博會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托有關部門舉辦的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博覽活動,并與奧運會和世界杯并稱為全球范圍內的最大盛會,每一屆都以其獨立的表現主題和博大豐富的展示內容吸引著世人的目光。新中國參加世博會起始于中國貿促會組織中國館參加1982年的美國諾克斯維爾世博會。


在此后的40年,中國貿促會組織了16次中國館在海外參加世博會,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展示對外開放新成果和大國形象,推進中外多領域交流合作,展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曾經多次參與世博會中國館工作的中國國際商會會展部部長王瑞說:“相對于傳統的經貿類展覽,世博會是更加高端、多元的展覽展示平臺。在過去的四十年,中國赴海外參與世博會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已經可以逐步向更高水準看齊?!?/span>


在一次次出展組館的歷練中,中國館展示水平不斷提升,無論是展館造型、展覽展示內容還是文化表演,中國館的每次出現,都引起世界觀眾的極大興趣和熱情,館外長長的觀眾隊伍成為了一道風景線,還讓“世博奶奶”山田外美代成為中國館的鐵桿粉絲。在最近4次世博會上,中國館連續獲得重要獎項。


從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開始,中國館為有關各省市和企業充分利用世博會這一交流平臺提供了機會,擴大了我國地方和企業的影響力。


圖片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國成功舉辦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世博會是中國首次舉辦綜合性世界博覽會,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辦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國際活動—184天里,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7300余萬人次參觀,創下了歷屆世界博覽會之最。


讓貿促人最值得驕傲的是,在中國貿促會牽頭下,中國成功舉辦了1999年昆明世園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2019年北京世園會,在世博會歷史上書寫了精彩華章,圓了中華民族百年世博夢。


? ?2006年開始參與世博會的組織工作、曾任國際展覽局中國首席代表的中國貿促會原副會長王錦珍認為,對主辦城市而言,舉辦世博會不僅成為推動城市乃至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而且有助于培養市民的世界眼光,促進各方的溝通和交流。他說,上海世博會不僅提升了上海這一開放窗口的地位,帶動了整個長三角地區的產業經濟發展,也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和中國人民蓬勃向上、開放包容的精神風貌。

04
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




? ?如今,中國貿促會仍然是中國經貿展覽工作的國家隊、主力軍、先行者、帶路者和服務者。70年來,中國貿促會開創了中國展覽業,確定了出國展覽和來華展覽的工作格局,培育了中國展覽業人才,也擔當起行業管理的職責,服務展覽企業所需,不斷創新展覽服務模式。


這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1973年,中國貿促會進行了具有重大意義的出國展覽改革,打破過去僅由貿促會一家出國辦展的傳統,讓有條件的省區市在統一計劃下承辦出國展覽,促成了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以中國貿促會為主,多機構、多渠道組織出國展覽新格局的形成,全國出國展覽業呈現欣欣向榮的局面。據統計,每年中國貿促會和中展公司出國參展辦展數量占全國總量的20%左右,各省市貿促分會也占20%左右。西麥克國際展覽公司總經理楊明表示,公司緊跟中國貿促會出國參展辦展,足跡遍布全球,拓展規模也不斷增大,公司實力穩步提升。


1985年,由中國貿促會籌建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落成,當年就承辦了第四屆亞太國際貿易博覽會,開創了在中國舉辦綜合性國際博覽會的先河。2008年,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一期展館在北京順義區投入使用。中展集團董事長林舜杰介紹,自集團成立以來,朝陽館和順義館累計舉辦各類展覽3355場,總展覽面積7973萬平方米。接待觀眾超過1億2千萬人次。累計組織約57200家次企業、132000多人次展商出國(境)參加1900多場展覽,直接促成貿易額約130億美元。


2000年,國務院將審批管理全國出國經貿展覽活動的職能賦予中國貿促會。中國貿促會堅持以審批為手段,以發展為目標,以服務為責任,大力推動出國經貿展覽工作規范健康發展。中國貿促會審批的出國經貿展覽不斷增多,從2005年的671個項目、實際出展面積224919.12平方米增加到2019年的1815個項目、實際出展面積1009713.98平方米。


圖片


2005年起,中國貿促會與國際展覽業協會(UFI)等國際會展組織合作舉辦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至今已成功舉辦17屆,成為全球會展行業盛會和國際展覽業公共服務品牌,有力增進了中外會展業交流合作,積極推動了我國展覽業市場化、專業化、法治化、國際化發展。中國貿促會還與國際展覽與項目協會(IAEE)合作,引入注冊會展經理(CEM)培訓項目,獲得CEM證書的中國學員占全球的近40%,為中國展覽業發展提供了大批專業化、國際化、復合型人才。


尤其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中國貿促會深入研究展覽工作形勢,率先舉辦國際貿易數字展。2020年4月首次舉辦的中國—拉美(墨西哥)國際貿易數字展,通過大數據為7000多家中外企業提供在線洽談機會和精準配對服務,得到中外商協會、組展機構、企業和媒體的高度評價。近兩年來,中國貿促會持續優化提升數字展,不僅幫助企業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積極拓展國際經貿合作,也為推動國內展覽數字化轉型做出了有益嘗試。


近年來,中國貿促會主動謀劃出國展覽審批“放管服”改革,牽頭成立中國展覽館協會和中國國際商會會展專業委員會,著力推進展覽行業自律,積極參與展覽國際標準制定,努力創造有利于展覽業健康發展的外部環境。例如,中國貿促會召開全國出國展覽工作會議,開展會展理論研究,組織出國展覽知識產權培訓,創建展覽公共服務網,每年出版《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等刊物,為辦展單位提供有力的理論引導和信息支持。


圖片

中國貿促會展覽工作70年座談會現場。本報記者 賈嘉攝


“輝煌歷史瞬間、老同志們口口相傳的點滴故事,是貿促會青年干部最早了解到的展覽工作。這讓我們深知過去的成就來之不易,也讓我們備受鼓舞、心生向往?!敝袊Q促會貿易投資促進部青年干部劉雨佳表示,青年干部應當傳承發揚優良傳統,為貿促展覽事業添磚加瓦,“現在貿促會的展覽工作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們的展覽工作被賦予了更多的功能,也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span>


展覽是貿促會的核心業務之一,也是貿促會的金字招牌。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展覽工作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貿促會更要擦亮這塊金字招牌。王錦珍表示,展望未來,相信中國貿促會不斷創新拓展與全球工商界的合作,繼續引領我國展覽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參與世博會的能力和水準,為更好服務我國邁向世界經濟強國、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做出新的貢獻。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任鴻斌會長對我國展覽行業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展覽業界一方面要勇擔使命,通過組織更多高水平的展覽活動,促進經貿交流,推動產業發展,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另一方面,要勇于自我革命,持續推進創新,著力提升實效,切實實現轉型升級。


來源:中國貿易報記者 張凡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