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商務西裝”廣泛地見于經濟類媒體和報端,而且成為男裝企業開發產品和引導消費的賣點。然而國際著裝慣例中,并沒有“商務西裝”這一稱謂。也許有人認為“Business Suit”就是“商務西裝”的意思,也僅僅是從“Business Suit”的字面意思直譯而來。《現在漢語服裝詞》中把它解
釋為“辦公套裝,日常穿著的服裝,普通服裝”,由此可見“商務西裝”的解釋就顯得概念模糊并且具有誤導的嫌疑。其實他的語境是“可用于商務的西裝”,這其中有確切的內涵,核心的內容就是在商務中正確使用Suir、Blazer和Jacket。
按照“THE DRESS CODE”國際著裝規則,Suit(西服套裝)是指上下同質同色搭配的西裝,無條件搭配的特點,在西裝中更加正式(但不是正式禮服)。既可以適用于公式化場合,比如婚禮儀式、葬禮儀式,又可以出席公務、商務正式場合,公務、商務的常規場合(主要指日常辦
公)。可以說Suit(西服套裝)完全可以用于商務,但不能叫“商務西裝”,否則在國際社交中就可能誤導商務以外不能使用。
Jacket(休閑西裝)是具有更為自由搭配方式和個性表達的西裝,上深下淺、上淺下深的著裝搭配都可以,更多的時候是不系領帶。他的社交取向往往用于公務、商務的非正式場合,同樣也可以用在公務、商務的休閑場合,如提供商務伙伴的度假、出行、旅游等。也完全沒有,因為商
務而產生“商務西裝”的意思。
對于西裝這一舶來品,我們往往注重形式,卻忽視了背后的文化制度——“THE DRESS COAD”。而這一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和場合(TPO)穿著不同服裝的番制,已經成為一種發達社會文明與秩序的標簽。
我們加入WTO、成功舉辦奧運會和世博會等,國際化和高層次的社交活動也越來越多。“穿正裝”的提示頻繁地出現在請柬中,但沒人知道它真正的含義,“穿正裝”被普遍認為就是穿西裝。
1、請柬上出現“Suit”表明場合為“較正式”,如果說時間是晚上,較為正式和隆重的場合,那么你就可以穿著黑色套裝或深藍色的西服套裝,白色襯衫、細條紋領帶、黑色襪子和皮鞋。
2、如果是非正式場合,有一定的娛樂成分在里面,請柬中會注有“jacket”提示,可以選擇藏藍色的布雷澤西裝和休閑西裝,可不系領帶,這兩種類型屬于一種社交級別主觀判斷的理性表達。但絕不是穿夾克、牛仔褲之類的服裝赴會,不管你個人的職位和職業背景如何都是如此。
3、如果是正式場合,請柬會有明確提示,絕不是“正裝”的表達。而是它塔士多禮服、董事套裝、燕尾服、晨禮服等這些確切的慣例而規范的表達語,給與會者正確而可靠的著裝指引。當然知情的情況下或非主賓,也可以選擇全天候的準禮服黑色套裝和深藍色西服套裝。
4、社交場合,比如打高爾夫球、賽馬。著裝的選擇就轉向戶外服系統。Polo、斯特嘉姆、利發兒、巴布爾等屬于戶外服的經典,他們在運動場和下任可以表達出“正裝”的味道,這種味道與其說是“正裝”,不如說是休閑的品味和考究,這是“THE DRESS CODE”欽定的。這就需要有足夠的
服裝修養與智慧,因為這種場合不會發送請柬來特意提示著裝要求,即使有也會用“Outdoor”(戶外服)這種既籠統又專屬化的語言??梢姡按┱b”犯的是想當然和缺乏國際社交規則的錯誤。
無論是“商務西裝”還是“穿正裝”,都是誤讀“西裝”產生的后果,那么西裝真正的知識生態是怎樣的?
根據“THE DRESS CODE”規則,西裝包含了Suit(西服套裝)、Blazer(運動西裝)和Jacket(休閑西裝)三種形式,只要把握這三種服裝的著裝規則,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應對各種社交場合,可為社交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三劍客”。
Blazer(運動西裝)幾乎成為每一屆奧運會入場式服裝的首選,是因為它有深厚的體育文化背景。在成功者的衣櫥中也是必備的,是因為它具有純正的不列顛血統,更重要的是它美好的傳奇故事、標志品味的名貴符號(講究的搭配、表現貴族的金屬紐扣等)和能從正式禮服到最休閑化的
搭配空間,是這種西裝得天獨厚的選擇。
Jacket(休閑西裝)伴隨著現代人包括商務、公務的休閑娛樂時間的增多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主要是它具有自由的搭配方式和充分自我表達的創作空間。由此可見西裝“三劍客”的修煉,幾乎成為中產階層普修的功課,和進入成功社交場的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