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在ins、微博、抖音、小紅書階段性霸屏;九牧王利用騰訊社交生態作為與年輕消費者溝通的主陣地,實現目標客群的高效溝通和沉淀轉化;李寧宣布推出“無聊猿”潮流運動俱樂部系列服裝并開設無聊線下快閃店,同時借勢 NFT潮流,將熱門IP 與自身品牌融合……數字經濟浪潮蓬勃興起、奔涌而來。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五部門聯合對外發布《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與此同時,為期3個月(活動時間7月-9月)的2022“三品”全國行正式啟動。

當前,數字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規模和范圍推動著要素資源更新、基礎設施重置和市場場景延展。《行動方案》的發布為紡織行業在新時期更好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科技、時尚、綠色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走在前”
山東貢獻輕紡力量
作為2022“三品”全國行首站——“新輕紡 享生活”2022山東省現代輕工紡織“三品”消費季的首場活動,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三品”行動高端論壇日前在濟南舉辦。從供給側發力,舉辦“東方美學 齊魯華裳”——紡織服裝擴市場主題系列活動;將建設“山東輕紡薈萃廳”展示平臺,建立完善供應鏈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展示、推廣、營銷服務,幫助企業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對接C端和B端客戶,開拓國內國際市場,不斷鞏固和提升市場份額。


據介紹,消費季活動將聚焦紡織服裝等5大行業,圍繞“手造輕紡、山東文萃”“品質家居、美好生活”“東方美學、齊魯華裳”等5大主題,重點打造10大標志性主題活動,統籌組織開展70多場特色展會、活動,推動供需兩端有效對接。活動持續到今年年底,通過培育一批“三品”示范企業、壯大一批“三品”示范縣(市、區)、推出一批數字“三品”典型案例,推動“三品”行動在山東做深做實。
對此,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楊紀朝表示,希望山東省紡織服裝企業在品種研發上精誠合作、在品質提升上精益求精、在品牌建設上立足國內消費和國際視野,不斷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數字化設計能力、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能力、質量管控能力、智慧供應鏈管理能力、品牌培育能力等各項能力,積極投身到數字“三品”行動中去,以更大更積極的力量推動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高質量發展。
“走得快”
數字化賦能創新發展
一直以來以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都十分重視品牌建設工作,自2012年成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品牌工作辦公室以來,堅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按照工信部“三品”專項行動的要求開展如下工作:
一是積極開展品牌研究與競爭力評價。為品牌建設提供方向指導。確定一批重點跟蹤培育品牌企;編制行業年度品牌發展報告;開展品牌競爭力評價提升。二是開展創意園區試點、示范創建工作。制定“紡織服裝創意設計園區(平臺)試點示范評價體系”,每年組織開展試點示范評審工作,通過創意設計園區試點示范創建工作,實現了創意平臺的集聚,突出了行業創意設計公共服務平臺的重要作用。三是組織開展品牌培育推廣活動,搭建專業化宣傳交流平臺。舉辦中國品牌日紡織行業專場活動及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大會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期間涌現出一批批“三品”專項行動成績突出的紡織服裝企業。


“走得穩”
緊抓“三品”專項行動新機遇
據了解,《行動方案》中涉及到紡織服裝行業的具體內容包括:在紡織服裝等行業培育2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打造200家百億規模知名品牌;支持在服裝、家紡等行業建立基于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在印染、皮革等行業推廣智能配方管理系統,優化原料選擇和配方設計;支持輕紡機械等行業應用三維建模、模擬仿真、虛擬測試等技術,開展產品設計、功能開發、工藝優化和測試場景應用;在纖維制品等領域推廣200種綠色低碳產品,提升綠色消費體驗,不斷提升資源環境效益等。
談及紡織服裝企業應如何緊抓機遇、積極行動,釋放數字技術對行業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屈飛表示,首先是借力數字技術打造知名品牌。加快推進產品設計、文化創意、技術創新與品牌建設融合發展,將中華文化元素用當代化的手法融入到產品開發中,深度挖掘品牌文化價值內涵;其次是借勢數字變革培育新銳精品。加快推進智慧商店建設,打造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消費場景,提升品牌感知質量和社會價值;第三是借助數字服務塑造區域品牌新優勢。以區域品牌、創意設計園區(平合)為依托,利用數字化手段,加大公共服務供給,推動區域品牌與特色產業發展有機融合,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和附加值。
紡織服裝行業產業鏈長,主體多元,推動數字化轉型是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堵點,提高行業不同要素資源的配置效率、實現價值轉換的重要方式。在落實“三品”戰略方面,行業企業的關注點和需求存在明顯差異,數字技術應用的全場景化、專業化是必然趨勢。
數字經濟推動著制造與服務深度融合,虛擬與實體深度融合,是促進產業鏈協同、催生行業系統性創新的重要力量。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紡織服裝行業將完善產業生態,將數字化打造成行業協調發展、協同創新的新支點;提升基礎能力,將數字化打造成為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新支點;拓寬應用場景,將數字化打造成為撬動國內大市場、暢通雙循環的新支點。
“十四五”期間,紡織行業將圍繞化纖、紡紗、織造、非織造、印染、服裝和家紡等重點領域,推動一體化解決方案形成和全流程智能制造技術集成,建設數字化、智能化示范車間或工廠,夯實品種更新、品質提升與品牌鍛造的基礎。
孫瑞哲表示,紡織服裝行業要依托數字技術打通邊界,建立高效的協同創新體系和供應鏈體系,提升技術創新與應用、產品開發與供給的質量和效率;積極開展智能制造企業試點示范和系統解決方案優秀集成商評選工作,有效引導全行業智能制造升級實踐;積極推動全供應鏈、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字技術應用,不斷拓寬應用場景。與此同時,將繼續提高電子商務應用水平作為優化供需的重要方向,深化電商研究咨詢服務,針對產業集群、專業市場電商平臺開展供應鏈協同創新等領域的專題培訓,積極引導企業有序發展內容電商、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為品牌搭建更加多元化的渠道平臺。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