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是最大的福利,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培訓巧媳婦,造福老百姓,提升工業化,和諧千萬家!
——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 李剛
在長垣市魏莊鎮,有這樣一戶人家,女主人楊大姐今年43歲,幾年前她們全家從鎮上搬進了縣城的新房子,搬遷后雖然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但沒有就業門路,一家人6口只能靠丈夫在外開車掙錢養家,日子過得很緊張。后來楊大姐在自家小區開了一間裁縫鋪,但是客源有限,收入依然微薄。
2019年,老家的村里來了一家生產加工女褲的服裝廠,在村頭建了扶貧車間,搭建了好幾條流水生產線,并且面向村里不能外出打工的群眾進行招工。工廠的工作工序簡單,技術含量低,楊大姐積極報名到工廠上班,經過培訓,她很快就掌握了生產工序,每個月能掙3000多元,現在她可以熟練操作多種設備,更是憑借人品與能力,當上了小組組長。
現在,這家服裝廠已經為30多位像楊大姐一樣的家庭婦女提供了就業崗位,增加了她們的經濟收入。廠里不僅為她們提供食宿保障,定期組織她們開展技能考核,還帶領能力出眾的員工外出學習。廠里領導計劃逐步擴大規模,為周邊鄉村的群眾提供更多的崗位,幫助更多群眾成為產業工人。
在鄉村振興政策深入貫徹落實以來,“一村一廠”“一村多廠”的案例比比皆是,這些工廠帶活了村里集體經濟,村里修了新馬路,換了新路燈,還有一些鄉村新蓋了活動中心和文體廣場,各個鄉村都顯現出勃勃生機與活力。
這些工廠車間不僅帶來了數量可觀的就業崗位,讓群眾在自家門口的工廠實現穩定就業和持續增收,同時還帶動了一大批個體工商戶創業,群眾們掌握了工業化生產模式,熟悉了商業模式,增加了經濟收入,生活品質大大提高,綜合素質也提升了很多。
在交談中,楊大姐說的最讓人印象深刻一句話就是“咦!有這么一家服裝廠真好,真哩解決了咱老百姓可多實際問題!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