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產業是勞動密集型先進制造業,河南最大的優勢是龐大的人口優勢,最大的不足是合格的產業工人占比太小。在我省廣大農村,大力度實施“巧媳婦工程”,開展行業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可以有效解決老百姓就近就地就業問題,使農民實現可持續增收,有力地融入并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中。
——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 李剛
8月28日,走進開封市華寶利服裝有限公司制衣車間,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分工明確,縫合、裁剪、熨燙、包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2020年成立的開封市華寶利服裝有限公司位于祥符區朱仙鎮河東村,公司平均日產700余件衣服,主要經營:服裝制造、研發、針紡織品及原料銷售、勞動保護用品生產;貨物進出口、進出口代理等。該公司的產品遠銷美國、印度、柬埔寨、菲律賓等國家。由于工作時間相對自由,吸引了40余名當地年輕寶媽、留守婦女等在家門口穩定就業。
公司負責人高峰介紹,對于需要工作且踏實肯干的人,公司都愿意給對方一個工作機會。在這里,工人們可根據各自孩子的上下學時間,自行調整上下班時間,而且工廠采取按件計資的考核方式,工人平均工資在4000元左右,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不僅如此,該公司還修建有食堂,為工人們提供免費午餐,這些暖心、貼心的舉動,讓工人們的歸屬感、幸福感更強了。
“我在華寶利服飾工作一年多了,在家門口的工廠上班,既能兼顧到家庭,也能賺到錢,我覺得挺好的。”河東村民李艷滿意地說。
朱仙鎮文化旅游發展試驗區管委會主任、鎮長崔彥中介紹,實現鄉村振興,解決村里富余勞動力就業增收是關鍵。朱仙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各村能人組建來料加工廠,為企業和留守婦女牽線搭橋,搭建起了留守村民學習技能、勤勞致富新平臺,將本地“特色”轉化成鄉村振興“亮色”,帶動了周邊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能。
文章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