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19日,第19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期間,廣西平南縣縣長楊大東做客新華訪談,暢談平南如何抓住發展機遇,進一步推進開放合作。
平南縣縣長楊大東正接受專訪。
新華網:近年來,平南縣通過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在開放合作、改革發展、招商引資等方面取得哪些成果?
楊大東:近年來,平南縣乘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之勢,搶抓重要機遇,在貿易投資、產業合作、招商引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紡織服裝產業加快發展。平南縣積極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及東部沿海地區紡織服裝產業轉移,聚力建設中國(貴港)紡織服裝時尚新區,不斷壯大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截至目前,時尚新區累計簽約引進紡織服裝項目252個、合同投資額近324億元,現已開工建設企業115家、已投產(含試產8家)22家;全部企業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000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8萬多個,輻射帶動周邊20萬人以上就業,年稅收達30億元以上。
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平南縣積極利用外資工作擴大外資規模,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做好外商投資企業服務工作,吸引更多的外商企業到平南投資。同時,引導保利高塑膠制品(廣西)有限公司和東寶塑膠制品(廣西)有限公司等大型龍頭加工貿易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不斷擴大出口量,帶動平南的外貿進出口穩步發展。2020年以來,全縣外貿進出口完成32.14億元,其中,出口完成29.58億元,進口2.56億元,外貿出口總量連續六年位居貴港市第一;實際利用外資7296萬美元(商務部口徑),新增外資企業6家。
招商引資成果豐碩。平南縣堅持把東博會和峰會活動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采取以商招商、協會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方式,深入開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動,招引了一大批項目落戶平南。2020年以來,平南縣通過第17、18、19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共簽約了平南縣醫藥研發產業城、平南縣季季樂服裝產業園、貴港(平南)新材料精細化工產業園區等11個項目,投資總額286.6億元,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文旅康養、商業文化、電子科技、紡織服裝等領域,項目影響力大、輻射區域廣,有力增強了經濟發展后勁。
新華網:平南縣毗鄰粵港澳大灣區,處于珠江—西江經濟帶的中心地帶,隨著廣西開放合作的進一步擴大,未來平南縣將迎來哪些發展機遇,下一步在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方面有什么具體舉措?
楊大東:平南縣毗鄰粵港澳大灣區,處于珠江—西江經濟帶的中心地帶,區位優勢明顯。隨著廣西開放合作的進一步擴大,平南縣在投資貿易、產業合作、金融開放、人文交流、政策機制等方面,迎來更大機遇。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空間更大。廣西開放合作的進一步擴大,將為平南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在規劃、政策、產業、人才等方面對接,有利于平南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先進制造業體系,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等東部產業轉移,構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新高地,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集群。享受關稅優惠外貿品類更多。RCEP生效后,眾多產品出口將享受零關稅,促進商品在區域內低成本、自由流通,將有利于平南豐富的農產品、竹木芒編織產品和大量紡織服裝產品出口,擴大企業的市場空間,促進貿易加快發展。
下一步,平南縣將借助東博會和峰會平臺,搶抓用好新發展機遇,持續吸引資源要素向平南集聚,努力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占制高點、再造新優勢。
在招商引資方面,平南縣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拓展招商引資大行動,聚焦“三大三新”“雙百雙新”重點領域,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行業100強企業,尤其是瞄準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前100強企業,深化商會招商、協會招商、駐點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加快引進一批高質量大項目好項目進駐平南。
在產業發展方面,平南縣一是緊盯做大做強紡織服裝產業不放松。突出“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主動接受大灣區輻射,借力大灣區發展,積極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及東部沿海地區紡織服裝產業轉移,加快建設中國(貴港)紡織服裝時尚新區。同時,大力發展紡織服裝電商產業,引進一批紡織服裝電子商務運營商,進一步推動紡織服裝企業信息化,打通企業內外連接,更好地促進市場交易。二是緊盯規模農業、品牌農業發展不放松。進一步發展壯大生豬、稻蝦、中藥材等特色產業規模,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重點培育地理標志品牌、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延長農產品產業鏈,加快建設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優質農副產品供給基地、預制菜產業基地,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果籃子”。三是緊盯文旅振興項目建設不放松。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抓實抓好文旅產業“十個一”重要舉措,繼續加快推進北帝山旅游區創國家AAAAA級景區、“一江兩岸”創國家AAAA級景區等工作,突出抓好一批特色街區建設,著力打造夜間經濟消費一條街,全力把平南打造成區域性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游玩,不斷擴大平南文化旅游品牌影響力。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平南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