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_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偷_欧美区二区三区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紡織行業兩級分化明顯,頭部紡企:“業務比往年更忙碌!客戶來自美國及歐洲”;中小企業:訂單下降、開工率不足

發布時間:2022-09-27  閱讀數:10432

紡織行業兩級分化明顯,頭部紡企:“業務比往年更忙碌!客戶來自美國及歐洲”;中小企業:訂單下降、開工率不足

紡織服裝,依然是浙江出口的壓艙石。

杭州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紡織服裝出口2885.5億元,同比增長20.9%,上半年出口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占全國紡織服裝出口總值的28.7%,份額較去年同期上升2.5個百分點;對全國紡織服裝出口增長貢獻率高達51.0%,居全國各省市首位,全面超過疫情前水平。

數據堅挺,但形勢并非一片大好。《浙商》記者采訪發現,企業因規模、能力不同,訂單存在冷熱不均現象——上規模、有實力的企業訂單量增長明顯,而更多小企業卻訂單下降、開工率不足。

那么,哪些企業訂單在增加?國外市場有何反應?數據上漲后企業是否能高枕無憂?

01頭部企業訂單猛增


圖片


嘉興海寧之江路緊鄰杭州下沙,服裝出口企業新德集團的一處生產基地就位于這里。車間里,一批工人正將羽絨服、皮革服裝整燙、包裝,另一批工人則在制作輕薄的雪紡花裙。新德集團主要出口真皮、皮革及梭織、針織類服裝,在國內江西萍鄉、浙江金華、嘉興、湖州以及孟加拉國建有7家工廠。

新德集團所在的紡織服裝行業是浙江省傳統優勢產業。省商務廳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全省紡織服裝出口額分別為4421.9億元、4726.8億元、5015.9億元,總體表現為上升趨勢。受疫情影響,2020年后紡織服裝出口受到沖擊,但很快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并繼續表現出強勁向上態勢,2020、2021年出口額分別為4940.4億元、5308.6億元。

今年上半年,新德集團業務經理趙翠麗比往年更忙碌,她的客戶來自美國及歐洲。她注意到,今年上半年,美國市場因疫情管控放開,消費恢復較猛。“老客戶的訂單不斷發來,每個訂單量變大了,以前一個款要1萬件,現在會下單1.5萬至2萬件”。除了老客戶,新客戶單子也跟上了,上半年一個新客戶給了數百萬美元的訂單。她說,上半年她所負責的部門業務量同比增長了80%,整個新德集團營收同比增長超過50%。

分析訂單增長的原因,趙翠麗認為,除了美國因疫情管控放開,市場消費反彈的因素外,今年客人下單早、出貨早,也是重要原因。2021年,因疫情原因,國際海運堵塞,海運費一度從每柜3000多美元暴漲十倍到3萬美元,許多中國工廠因此不能及時發貨。今年初開始,隨著海運逐步暢通,費用從年初的1.4萬美元降到8月初的7000美元左右。

“國外客戶怕疫情和海運市場變化不確定,都提前下單,把下半年的量提到上半年了。”趙翠麗說,比如往年外套訂單的下單旺季在5月-8月,而今年3月底就開始,到7月末已基本結束,提前了一個多月。

一大批優秀的服裝企業,共同創造出浙江服裝出口的堅挺數據。杭州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浙江省服裝出口1057.9億元,增長28.2%。1-6月,全省對美國、歐盟分別出口497.1億元、482.8億元,分別增長26.6%和30.8%。

上半年,浙江省紡織品出口亦呈現顯著增長態勢。據杭州海關統計,全省紡織品出口1827.6億元,增長17.1%。《浙商》記者采訪中,多家受訪企業表示上半年訂單有明顯增長。

浙江富潤紡織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毛精紡面料,據介紹,該公司上半年出口業績同比增長超過80%,1-6月外貿業務營收3000多萬元。“主要原因是前兩年國際市場因疫情動不了,今年上半年疫情管控放松后出現了報復性增長。”該公司相關人士告訴《浙商》。

而作為紡織品生產中的一環,印染行業對形勢也有同感。紹興柯橋某頭部印染企業負責人告訴《浙商》,上半年公司產量同比增長超10%。


02
下半年可能產能閑置



圖片


雖然頭部企業均表現出訂單增長,但行業內大量小企業卻出現訂單下降態勢。


浙江省服裝行業協會今年5月份對會員企業做的一次調查顯示,受疫情影響,企業普遍反映訂單不飽和,訂單數量下降的企業明顯多于訂單增長的企業。數據顯示,出口訂單方面,17.9%的企業訂單增長,26.8%的企業訂單數量基本持平,55.4%的企業訂單數量下降,這其中有17.9%的企業訂單下降超30%。

參與調研的外貿企業中,51.6%的企業訂單交付延遲,10.9%的企業訂單遭取消,3.1%的企業訂單遭棄單,流向越南、緬甸、印度、美國等國家。

趙翠麗也表示,上半年行業里很多企業缺少訂單。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國內市場因受疫情影響,消費未提振,因而訂單不足;第二,國際市場許多訂單轉移;第三,貿易方式的變化對出口企業資金和抗風險能力要求提高——過去出口企業一般只需負責訂艙發貨、跟單,而現在客戶要求送貨上門,出口企業需要支付海運、倉儲等費用——許多出口企業不敢接單。

浙江印染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7月中旬告訴《浙商》,“上半年整個印染行業生意不好,現在只有5-6成的生意。”該人士介紹,該行業上半年整體訂單大減,原因是美國的部分印染訂單正在轉移到東南亞地區;國內方面又受疫情影響消費未提振。

同在印染行業,為何有的企業訂單增長超10%,而有的企業大幅減少?前述柯橋印染企業負責人認為:“當國外訂單競爭激烈、價格下降時,有些中小企業受成本管控影響,比如廠房租金、規模較小材料成本議價能力低、無力承擔外運費用等,無法去承接低價訂單,導致訂單下降。”

另有不愿具名的紡織行業人士反映:“全省紡紗行業開工率約50%,織造行業開工率在70%-80%。所以雖然紡織服裝行業上半年有超過20%的增長,但情況并不樂觀。”

同時,多位受訪人認為,上半年的顯著增長,在下半年未必可持續。

趙翠麗說,上半年客戶提前下單


,有可能導致下半年的訂單量下滑。她和團隊為此積極開拓新的春夏款服裝訂單,以應對下半年可能出現的產能閑置。


浙江富潤紡織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亦表示,雖然上半年訂單形勢較好,但下半年可能未必能持續。

同時,還有企業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前述柯橋某頭部印染企業負責人表示,雖然產量增長超過10%,但包括天然氣、蒸汽、電力在內的能源價格普漲,成本明顯增長,把利潤“吃”掉了。

多位采訪企業主表示,市場瞬息萬變,成本上升,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只有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內部管理更精細化,從管理中出效益,盡可能分解高成本,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技術含量,以此提升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長期發展。


文章來源:全球紡織網訂閱號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