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全球疫情解封以來,“宅消費”效應減弱,我國家紡外貿出口增長明顯放緩,并由升轉降。前八月,我國家紡產品累計出口同比基本持平,8月當月出現一定幅度下降。居家產品出口比重縮減,長三角省市出口呈下降趨勢,占各主要市場份額總體保持穩定,但增速低于主要競爭對手。
累計小幅增長,8月出口下降
1-8月,中國家紡產品出口218.3億美元,同比微增0.7%,累計增幅比上月收窄1.2個百分點,比紡織服裝整體增速低10.3個百分點。
從具體產品來看,床品、窗簾等純家居產品出口下降,降幅分別為3.9%和13.4%;毯子、餐桌布、廚房用品等可在戶外使用的產品出口增長較快,增幅分別為13.9%、24.9%和13.9%;毛巾、地毯和其他裝飾制品出口保持小幅增長,增幅在1%-5%之間。
8月當月,家紡出口30億美元,同比下降6.2%,其中對美國和歐盟出口分別下降20.62%和11%。自全球消費趨勢從居家轉向出行及服務以來,我國家紡作為疫情前兩年享受到“居家紅利”的產品,首當其沖受到影響。
對美出口降幅進一步擴大
東盟超越日本成為我第三大市場
前8月,家紡產品對美出口70.8億美元,下降3.9%,累計降幅比上月擴大了3.2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29.5億美元,增長0.4%,累計增幅較上月收窄2.1個百分點;對日本出口18.9億美元,增長1.9%,累計增幅較上月提高了0.3個百分點。
其他主要市場中,在RCEP實施紅利的帶動下,我對東盟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出口額24.5億美元,增長21.5%,東盟已超越日本成為我第三大家紡出口市場。對英國和韓國出口則大幅下降,降幅分別為21%和11.5%。
長三角省市出口呈下降趨勢
恢復較為緩慢
今年二季度,上海、江蘇等長三角省市受疫情管控影響出口放緩,三季度以來出口逐步恢復,但總體仍呈下降趨勢,恢復進程較為緩慢。前八月,浙江、江蘇、山東、上海和廣東分列全國家紡出口省市排名前五位。山東和廣東出口保持平穩增長,增幅分別為6.1%和7.6%,累計增速分別比上月收窄1.7和1.2個百分點。浙江、江蘇和上海等省市出口下降,降幅分別為1.5%、5.8%和9.5%,其中上海降幅較上月收窄1.5個百分點,浙江和江蘇降幅進一步擴大。
其他省市中,湖南、湖北、新疆、四川和陜西等省市出口增長較快,增幅均在50%以上。
價格上漲對出口形成支撐
今年前8個月,我國窗簾、餐桌用織物、床上用品、毯子、毛巾和地毯出口單價同比分別增長10.5%、4.2%、4.4%、1%、2.5%和10.3%,很大程度上支撐了出口保持平穩,尚未出現明顯下滑。
占主要市場份額總體保持穩定
但增速低于主要競爭對手
GTF統計數據顯示,1-7月,美國進口家紡產品111.9億美元,增長1.4%,累計增速較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累計增速已連續三個月收窄。中國居進口首位,進口額48.7億美元,增長2.6%,占美國進口份額的43.5%,比去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其他國家中,美國從巴基斯坦和越南進口增長較快,增幅分別為12.5%和29.7%。
1-7月,歐盟進口家紡產品67.7億美元,增長12.2%,累計增速比上月收窄3.1個百分點。中國居進口首位,進口額24.2億美元,增長11.5%,累計增速比上月收窄3.7個百分點,占歐盟進口份額的35.7%,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他國家中,歐盟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越南進口增長較快,增速均在25%以上。
1-6月,日本進口家紡產品19.5億美元,增長2.6%,累計增速較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累計增速連續兩個月小幅提升。中國居進口首位,進口額14.5億美元,增長3%,累計增速比上月提高0.7個百分點,占日本進口份額的74.5%,比去年同期高0.3個百分點。其他國家中,日本從越南進口增長相對較快,增幅為6.6%。
四季度及明年我國家紡外貿出口面臨較大壓力
一是整體國際需求減弱。美歐進口增速已連續兩個月以上逐步收窄,同時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8月,家具及家居用品成為美國零售最差類別之一,同比下降1.6%,環比下降1.3%。
二是國內生產成本持續上漲。企業反映,當前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進一步削弱了我在國際市場中的價格比較優勢。美棉等外棉價格持續攀升,內外棉價差約6000元/噸,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用棉成本。
三是國際經貿摩擦給未來出口增添了較高的不確定性。美國市場占我家紡出口比重高達32.5%,6月21日美國所謂“涉疆法案”實施以來,給家紡出口企業帶來極大困擾。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家紡分會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