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
前三季度,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疫情反復、高溫干旱等多重考驗,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和省、市部署安排,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加快回升,好于預期,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
01
主要指標好于預期
與上半年比,前三季度絕大多數指標呈現增速加快的特點。其中,生產總值(GDP)增長5.4%,加快0.5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5%(自然口徑),加快2.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9%,加快1.9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8%,加快0.8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3%,加快0.6個百分點;出口總額增長43.4%,加快9.0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7%,加快0.1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5%,加快0.2個百分點;利用省外2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增長9.6%。
02
農業生產總體平穩
前三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74.35億元,增長5.2%,高于全國、全省1.4、0.5個百分點。早稻播種面積216.07萬畝,增長1.3%,產量73.92萬噸,增長0.7%;水產品產量26萬噸,增長5.7%;生豬出欄517.42萬頭,增長6.0%。
03
工業生產穩中有升
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9%,高于全國、全省5.0、1.5個百分點。三大門類中,規上制造業增長9.0%,比上半年加快2.7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3.1%,加快16.7個百分點。重點行業貢獻突出。35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17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分別增長22.6%、25.4%,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7、2.0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4.8%,拉動全市增長4.4個百分點。新興行業動能持續增強。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1.2%、30.0%、24.2%、23.8%,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24.1%、41.1%、44.3%、32.1%。
04
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8%,高于全國、全省5.9、3.2個百分點。服務業投資引領增長。第一產業完成投資增長6.1%,第二產業增長1.2%,第三產業增長22.6%。國有投資增長較快,增速達24.6%,非國有投資增長7.9%,其中,民間投資增長2.5%。基礎設施投資增勢明顯,增速達40.4%,工業投資增長1.3%,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0.8%。項目入庫成效顯著。累計新增項目入庫1202個,同比增加286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17個,增加42個。
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863.04萬平方米,下降4.5%,降幅較上半年收窄1.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720.23萬平方米,下降10.4%,收窄3.6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570.04億元,下降13.0%,其中住宅銷售額485.29億元,下降17.6%。

05
消費市場恢復加快
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95.15億元,增長6.3%,高于全國、全省5.6、0.3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實現零售額440.34億元,增長21.5%,較上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增長明顯,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織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分別增長54.5%、16.0%,較上半年分別提高18.9、6.9個百分點。線上消費較為活躍,限額以上貿易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銷售額36.55億元,增長67.9%,較上半年提高14.7個百分點,高于全省50.3個百分點,高于全市限上零售增速46.4個百分點。
06
外向型經濟增勢較好
前三季度,全市實際利用省外2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856.66億元,增長9.6%,高于全省0.5個百分點,繼續領跑全省。其中,利用省外億元以上項目資金767.56億元,增長7.2%。進出口總額727.99億元,增長46.0%,高于全國、全省36.1、1.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565.39億元,增長43.4%,高于全國29.6個百分點;進口總額162.60億元,增長55.7%,高于全國、全省50.5、31.2個百分點。

07
財政收入保持增長
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58.18億元,按自然口徑計算增長3.5%,高于全國、全省8.4、1.3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139.4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54.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46.99億元,下降7.6%。民生方面支出613.7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為82.2%。其中,教育、公共衛生、糧油物資儲備支出分別增長0.9%、27.4%、168.1%。
08
金融運行穩健有力
9月末,全市本外幣存款余額為7316.31億元,比年初增加881億元,同比增長14.2%,比上月末提高2.3個百分點,高于全省2.8個百分點。本外幣貸款余額7372.10億元,比年初增加750億元,增長13.0%,比上月末提高1.3個百分點,高于全省0.8個百分點。

09
物價水平溫和上漲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CPI)上漲2.4%,漲幅與上月持平,比上半年擴大0.3個百分點。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七漲一降”。其中,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6.6%,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5.9%,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1.3%,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7%,居住類上漲1.1%,醫療保健類上漲0.3%,衣著類下降0.9%,食品煙酒類上漲1.7%。食品煙酒價格中,水產品下降2.0%,鮮菜上漲15.4%,鮮果上漲16.1%。
10
居民收入持續增加
前三季度,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48元,增長5.5%,高于全國、全省1.2、0.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33元,增長8.7%,高于全國、全省2.3、1.4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全市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好于預期。但同時也要看到,當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減弱三重壓力仍較突出,國內疫情持續反復,經濟運行仍然面臨穩增長壓力較大、消費信心不足、房地產市場有待提振等困難和問題。下一步,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科學精準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持續抓好重點產業發展,緊盯工業、商貿、服務業重點領域、重點產業補短板、鍛長板,充分釋放各方面有力因素,努力保持經濟大盤持久穩定,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為“決戰四季度,奪取全年勝”奠定堅實基礎。
丨來源:贛州廣播電視臺、市政府新聞辦、市統計局、市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