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最新估算,上半年,我國紡織服裝訂單轉移規模為60億美元左右。其中棉紡織品訂單轉移規模為10億美元左右,服裝轉移規模為50億美元左右。棉紡織品訂單主要轉移到印度,服裝訂單主要轉至孟加拉國、越南、印度、印尼和柬埔寨等國。
并預計下半年,我國紡織服裝訂單轉移可能呈加速態勢,轉移規模在100億美元左右。其中棉紡織品訂單轉移在20億美元左右,服裝轉移規模在80億美元左右。
訂單大轉移
企業提前進入空窗期
隨著訂單的轉移,國內的一些紡織企業日子不好過了。
江蘇紡織重地吳江一家紡織小企業負責人表示,今年比2020年還難,訂單起碼比去年減少了四成。并表示周邊中小企業的境況都差不多,年初經歷的是原材料漲價、產品價格卻提不上去的利潤侵蝕,現在則是訂單慘淡。
安徽省服裝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經理稱,今年多數工廠的單子到9月就基本沒有了,去年此時是能排到至少11月,接下來也還能繼續有單落,今年差不多比往年提早了兩三個月進入“空閑”狀態。
對此,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近期對企業做的問卷調查顯示,僅15%的企業表示,當前客戶訂單較為穩定,85%的企業表示客戶訂單外移較為明顯。
其中,26%的企業表示客戶訂單外移比例在30%以上;90%以上的企業表示當前在手訂單排期較去年下半年及四季度而言有所縮減;有13%的企業表示訂單嚴重不足,僅可維持1個月內生產。
對此,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副主任表示:“這個行業98%都是中小企業,生意和往年比的確慘淡,尤其商貿市場更是門可羅雀。”
中美紡織份額下降
新疆棉限制再升級
訂單外流固然是導致紡織服裝行情慘淡的直接原因,但什么原因導致訂單大幅外流?
拋卻東南亞各地的制造業福利來講,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對來自中國新疆地區的有關商品進行限制。
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21年中國占美國棉制紡織服裝進口份額從2019年的23.5%降至17.1%,其中占棉制服裝進口份額從2019年的21.8%降至15.4%,從第一位降至第二位,越南則成為第一大供應國。
此外,由美國國際開發署資助的印度太平洋機會項目區域評估代表團通知BGBA,孟加拉國生產的任何服裝如果是用新疆棉花進口織物生產,都不能進入美國。
如果發現與新疆棉花有任何關聯的產品,這些產品將被沒收。如果被沒收,出口商將不會收到他們的付款。
孟加拉國服裝采購商協會(BGBA)發布了一項指令,要求其成員謹慎對待從新疆地區采購原材料。

其實,孟加拉國對中國的經濟貿易十分看重,不過孟加拉國紡織業停止使用新疆棉,站隊美國,其實是無奈之舉。去年孟加拉國對美國服裝出口額達到71.4億美元,美國是孟加拉國服裝最大的單一目的地市場。去年1月至10月,孟加拉國對美國出口服裝的漲幅甚至超過中國、越南和印尼,幅度增長27%。如果美國拒絕孟加拉國的服裝,對孟加拉國紡織產業而言,無疑是重大打擊。
美國利用孟加拉國對其的依賴,逼迫孟加拉國選邊站隊,但是美國自己又能笑多久呢?去年美國服裝進口額為815.9億美元,同比增長27.36%,而中國供應了全球20%的棉花,其中近9成是新疆棉,被美國拒絕的服裝,可能比美國自己想的要多不少。美國推出涉疆惡法,勢必會對全球產業鏈造成進一步打擊,對于現在深陷通貨膨脹和供應鏈危機的美國而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美國進行無聊的政治操弄,最后只會自食其果。
巴基斯坦遭遇能源斷供危機
而巴基斯坦紡織業如今也在水深火熱!受能源斷供影響,天然氣與電力供應及其短缺,當地紡織業或在7月上旬面臨至少10億美元的出口損失。
巴基斯坦紡織廠協會表示,紡織業不僅將因半月的停工停產減少50%以上的產出,且將因能源供應和成本的限制被迫向海外貸款60億美元,同時,面臨失去訂單、客戶、違約損失等風險。
目前,受損較為嚴重的地區為巴基斯坦的彭加省,該地區的紡織廠占全國的70%,已有400家紡織廠面臨關停,數以千計的人失去工作,并將對下一財年的260億美元出口目標產生不利影響,協會已將此事的后果提交給總理建議盡快恢復能源供應。
來源:中國棉花網、化纖邦、柯橋針織匯,針織工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