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11月14日《新華每日電訊》
“經緯之間”織就“錦繡前程”。多年來,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深耕紡織業,形成全球最完備的現代紡織產業體系,貿易覆蓋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新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從“步滿全球”到“布滿全球”
“那時候大家肩挑手扛,柯橋的布走進了千家萬戶。”浙江省印染行業協會會長、紹興海通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傳海,已經在業內摸爬滾打了將近40年。他感慨說,正是靠著歷盡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的“四千精神”,柯橋紡織扎實起步。
靠腳步與韌勁闖出一片天地的柯橋,也是浙江紡織業劈波斬浪、迎潮而上的縮影。
“商場的安全感,永遠在市場一線。”為了跑市場,紹興布婷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錢水江只身去過東南亞、中亞和西亞多個國家。如今,企業年出口將近2億美元,但他依舊保持著“行商”的習慣,今年又去了歐洲多個國家了解行情。
11月2日,員工在浙江大樹紡織科技公司印花車間內工作。
到了2010年前后,在成本上漲、環保要求提升、國際貿易標準變化等壓力下,柯橋下決心“補短板”,推動印染集聚、設備換代、產品升級,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拓展延伸產業鏈,加速沉淀“印染+市場”的比較優勢。
再往后,柯橋紡織商貿穩健發展,實現從“步滿全球”到“布滿全球”,成為亞洲最大的布匹專業市場所在地、世界最大的紡織貿易集聚地,構筑起開放協同、集群聯動的大紡織經濟格局。這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擁抱共贏商機,成為柯橋紡織品貿易的重要市場。
柯橋區委書記陳豪表示,緊扣時代脈搏,柯橋每年舉辦世界布商大會,引導企業攀登全球紡織產業鏈上游,向東在緬甸、菲律賓、印尼等舉行自辦展、成立中國輕紡城商會,向西在美國、法國、意大利等地的知名展會中設立“紹興柯橋館”,緊跟國際潮流。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柯橋大量企業再次調整布局,內銷外銷“雙輪驅動”,兩個市場互為補充、相得益彰,成為有效應對風險、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關鍵法寶。
從“絲綢之府”到“衣被天下”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發地,浙江自古“衣被天下”,曾是絲綢生產、貿易和信息中心,杭州就有“絲綢之府”美名。
如今作為民營經濟、外向型經濟“領潮者”的浙江奮楫爭先,商貿腳步遍及世界各個角落,與千里萬里之外趕來追尋商機的海外客商一道,深耕新絲路建設,互利共贏發展。
紹興木林森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勇,每年都去多個國家拜訪客戶。今年9月、10月,他先到瑞士達沃斯參加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ITMF)2022年會,此后到法國、土耳其、印尼等國家,密切走訪外商了解市場行情。
柯橋區商務局介紹,柯橋有近5500名境外采購商常駐,有1100多家境外企業代表處常駐,平均每天有10萬客商在此采購。
“80后”黎巴嫩青年李天明2006年來到柯橋,一開始在中國輕紡城為外商客戶“跑單”、找面料。背靠“國際紡都”,沉淀多年的他2014年在柯橋創辦貿易公司,之后又有了自己的紡織廠,專注做面料國際貿易。
李天明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酷愛戶外運動的他,還把沖浪運動引入了柯橋,并成立了沖浪俱樂部,努力把它推廣至全國。
今年前三季度,柯橋外貿逆勢上揚,出口達到966.7億元,同比增長25.9%;對“一帶一路”沿線出口562.23億元,同比增長28.2%。
11月11日,客商在中國輕紡城市場內選購服裝。
以柯橋為中心向外延展,浙江大紡織產業鏈的分工與協作脈絡極其清晰:湖州的織造,嘉興的經編、化纖、毛衫,杭州的絲綢、化纖,紹興的印染、市場、染化料,寧波的服裝,臺州的產業用布,金華的無縫針織、牛仔褲、針紡。
2021年,浙江省紡織和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3億元、營業收入10716億元。目前,浙江的現代紡織產業居全國首位,化纖產量占全國近一半,印染布產量占全國一半以上,有最為完整的產業鏈條。
11月2日,在紹興誠邦高新纖維科技有限公司自動化車間內,機械臂在運輸裝箱完畢的化纖材料。
從“傳統產業”到“先進制造業”
2016年從父親手中接班后不久,浙江大樹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邵靈彬意識到,傳統紡織企業要想繼續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通過理念更新、產品創新,走差異化發展之路。
此后,這家企業啟用新品牌,從紗線、紡紗工藝、染整技術、企劃、樣衣等方面提供流行趨勢解決方案,并推出自己的城市展廳,定位于輕奢面料體驗館、醋酸圖書館、設計靈感來源地、圖案趨勢庫。
“將品牌名稱定為‘大樹’,是希望公司能夠像大樹一樣,生產對環境友好的產品。”邵靈彬表示,聚焦提升紡織綠色科技,企業成為“國家醋酸及聚酯時裝面料產品開發基地”,高端醋酸、時尚印花、高端滌綸、時尚交織等四大品類面料產品遠銷歐美、中東等市場。
11月2日,浙江大樹紡織科技公司研發部的員工在一起討論新印花的設計。
隨著科技、管理、設計等變革,紡織業不斷攀登新高度,探索“從無到有”的新可能,逐漸擺脫“傳統產業”“夕陽產業”的刻板印象,開始向先進制造業、高附加值產業邁進,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今年7月,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暨鑒湖實驗室在柯橋成立。這里突出“創新制勝”,錨定“綠色高端、世界領先”目標,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構建創新體系,加快打造世界級現代紡織先進制造業集群。
11月3日,員工在浙江梅盛新材料公司的實驗室內工作。
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戚棟明介紹,各種纖維制成的特種纜繩、輕量化汽車零部件、風力葉片等,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海洋裝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比如,一款用在海洋工程設備、以滌綸工業纖維為材質的繩索,既有鋼鐵鏈條的強度,又通過編織技藝提升彈性韌性,能夠經受海洋潮氣的腐蝕和颶風的考驗。
11月11日,客商(右)在中國輕紡城市場內選購面料。
記者了解到,除了具有傳統優勢的化纖產品,目前柯橋的棉、麻、毛、真絲、竹纖維、銅氨絲、醋酸絲等產品也應有盡有。除了常規產品,功能性面料產品也加速發展,帶動紡織產業附加值持續提升。

文章來源:褲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