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數字經濟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研討會上,河北省滄州市肅寧縣委書記王志乾作了題為《數字鄉村建設的肅寧經驗》的分享,介紹了肅寧發展電商興縣戰略的相關情況,提出了傳統企業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轉型升級的幾點舉措。以下為分享整理——
肅寧和肅寧電商
肅寧縣位于河北省滄州市,處于滄州、保定、衡水三市交界處,是滄州市最西邊的縣,面積525平方公里,人口37萬。
肅寧交通區位優越,距北京、天津、石家莊都是150到180公里的路程,距雄安新區直線距離50公里,邊界距離22公里。周邊環繞5條高速公路、3條鐵路,分別為京九、朔黃以及馬上要開工建設的京雄商高鐵,并且規劃將修建定滄城際鐵路,屆時將有四條鐵路過肅寧,未來將建設5個高速口、4個火車站,交通非常便利。
肅寧是一座狀元之城,歷史上出過三個狀元,三十六名進士,人杰地靈。肅寧也是一座活力之城,肅寧為輕工之都,輕工產業非常豐富:
肅寧是中國裘皮之都,裘皮產業是肅寧發展標志性名片,擁有全球唯一一家上市裘皮企業華斯;肅寧是中國針紡服裝名城,每年生產T恤14億件以上,占全國70%以上;肅寧還是中國北方樂器之都,出產二胡、琵琶、阮、古箏等等,尤其是揚琴產量占全國60%;肅寧也是農業生產大縣,圓茄、韭菜都在北京市場占有較大市場份額,每10只全聚德烤鴨可能有兩到三只來自肅寧;肅寧有全國魚竿漁具示范園,魚竿漁具產量占全國一半以上。

肅寧發達的輕工產業給電商發展帶來了非常好的機遇。從最開始做淘系,肅寧就和阿里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阿里的大力支持下,肅寧電商發展良好。現在,肅寧注冊網店3萬余家,直接從業人員有3萬余人,間接從業人員8萬人左右。肅寧電商網上發單量從2019年不到4000萬單,發展到2020年的7000萬單、2021年的1.1億單。2022年預計突破1.5億單。2020年,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在肅寧舉辦。正是憑借電商發展,肅寧這些年也獲得了試點縣、示范縣、百強縣等榮譽稱號。
電商興縣: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環
2021年,繼前一年成功舉辦淘寶村峰會后,肅寧縣謀劃了河北肅寧電商文化節。2022年,為進一步推進數字經濟發展,肅寧5月20日發布了電商興縣戰略。
為什么要提電商興縣?縣域經濟發展要始終立足于社會主義國家本質要求,即發展生產力、解放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共同富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三農”短板。所以,國家提出鄉村振興,其中根本問題之一就是生活富裕。
要使農民富裕起來,就要提高農業的生產力。通過進城創業或在農村從事其他產業,可以釋放農業的生產力,把解放出來的土地交給少數農民來實現規模化經營,推動實現共同富裕。在這個過程中,電商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農民“離土不離鄉”就業渠道。
基于這種想法,肅寧提出了電商興縣戰略,通過轉變農民身份來釋放農業生產效率,推動農民富裕,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舉一個實地調研中發現的例子。在肅寧的一個村,合作社租種農民土地,規模已達到700畝。負責人告訴我,一個人完全依靠規模化經營生活需要50畝地,但目前這個村人均2畝。也就是說,要集中種50畝就得有幾十個人去從事別的產業。
這些人能做什么?縣委、縣政府創造條件、環境,引導他們參與其他產業,特別是謀劃并舉全縣之力推進“電商興縣”。
富民興業強縣:在聚、融、促上著重做文章
肅寧縣打造中國北方直播產業中心,目的是實現富民、興業、強縣。目前,富民效果非常好,在興業上要差一些。主要原因在于其發展處于自然生長狀態,缺乏引導、規范,層次相對較低。
肅寧發展電商的口號是肅寧賣全國、全國賣肅寧。依托現有良好產品供應基礎,特別是魚竿、漁具、針紡、樂器等產品,肅寧縣建立自己的供應鏈體系,同時把周邊、附近乃至全國產品都吸引到肅寧來,實現肅寧的產品賣全國,同時肅寧也賣全國的產品。
在發展路徑上,著重聚、融、促,以銷促產,以產促轉。聚就是利用肅寧的優勢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把全國的優質資源、優質人才等要素聚到肅寧。融就是搭建平臺、出臺政策,讓他們在這個平臺之上,實現一種深度、系統、高效的融合。促就是最終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促進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以銷促產,以產促轉,就是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構想,用銷售來拉動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必然產生品牌競爭,質量競爭,最終促進傳統特色產業的轉型升級。實現這個目標的支撐,就是人、貨、場、倉、流、展這六大要素。
在聚的方面,把人的聚集作為電商興縣的核心要素來抓。目前,肅寧正在和中國電子商會協商,籌建中國電商學院,加大人才培訓。首先從培養本地人才做起,近期計劃培養5000到10000名電商人才,再引進其他各地優秀人才到肅寧聚集,形成人才聚集的高地。
在場的打造,肅寧打造了一系列關于電子商務的場,包括孵化基地等等。倉、流、展也是面向全國招商,有很多意向單位正在進行洽談。肅寧依托現在幾個比較好的會展場所,把展會展銷辦好。要素聚集過來后,要將這些要素在肅寧充分融合,不斷推動產播融合,產品和品牌融合,以及縣內、縣外,省內、省外的融合等等。

促就是一系列的化學反應之后產生的促進和發展。聚就是像一棵樹的根系把營養吸收到體內,通過樹干進行融合,政府打通這個通道創造條件,提供各種優惠政策,最后讓它結碩果,促發展。這就是六大要素聚、融、促的文章。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應該記住這四點
肅寧的傳統產業,體量大、產品層次比較低、附加值低,賺的都是辛苦錢,走的是量。比如,文化衫一年14億件,平均一件文化衫賣12元,這些文化衫到市場上貼著一些廠家的牌子賣出去少則六七十,多的幾百,有的甚至近千元。中間的利潤被中間渠道拿走了。14億的文化衫,中間的利潤就是700億。這700億的利潤,肅寧根本沒有拿到,下一步要想辦法拿到這些利潤。除了文化衫之外,肅寧還有4億件保暖內衣、3億件衛衣,都存在類似的情況。因此,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要做到抓型升級,就必須做到一下四點:
第一是品牌引領。沒有品牌引領就沒有產業轉型升級,這是最根本的問題。要把品牌引領文章做好,一是要造船出海,打造自主品牌,提升產品品質。再一個是要借船出海,引進國內、國外的知名品牌到肅寧,做代加工、做生產。縣委、縣政府幫助企業實現產品從面料到工藝,到制作質量整體的提升。
第二是龍頭帶動。要引進國內外知名的大企業、好企業,培育本地的大型企業,來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第三是數字賦能。數字賦能,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特別是電商興縣來賦能傳統特色產業,也就是以銷促產,以產促轉。
第四是入園升規技改的支撐。目前,肅寧大量企業在村里,特別是家庭作坊式的中小微企業居多。這些企業沒有空間拓展,方方面面的條件都不夠完備,怎么辦?建設標準園區、廠房,讓他們入住園區,實現規模擴大,成為規上企業和一般納稅人。同時,還要進行技術改造,通過科技創新賦能這些企業,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阿里巴巴數字鄉村大腦1.0肅寧試點
目前,肅寧縣和阿里巴巴的合作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數字鄉村大腦1.0馬上就要啟動。肅寧的數字鄉村大腦1.0是阿里在全國的唯一一個縣級試點,包括產業、治理、服務三方面的數據以及四個中心的基本內容,可以與電商興縣戰略緊密結合起來。
試點分為是五個階段,現在是1.0,也就是最初的階段。肅寧發展現在剛剛起步,萬里長征頭一步。在這個探索階段,要把各項工作做好,借助阿里平臺,把我們數字鄉村、電商興縣更加推進一步。
責編: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