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日報
12月12日,位于廣州市海珠區的中大紡織商圈商戶正式復市。記者走訪了商圈內最大的廣州國際輕紡城等專業市場,首日總體復市率大約在六成左右,首層的商戶復市率達八成以上。“最近兩天的訂單顯著增加了,最后這個月大家加油,力爭兔年‘兔’氣揚眉。”商戶工作人員張女士說。
位于海珠區中山大學南面的中大紡織商圈擁有廣州國際輕紡城、珠江國際輕紡城、廣州長江(中國)輕紡城、廣州紅棉中大門等大型商業實體59個,涵蓋現代展貿式商鋪、寫字樓、公寓、酒店、會議展覽中心等商業配套。據統計,其中商鋪約2.3萬間,商戶、企業近2萬家,引領時尚潮流的服裝面料、輔料等經營品種超10萬種,近年還吸引大量的服裝設計、面料研發、展示發布等紡織服裝時尚核心產業及延伸配套產業在周邊聚集。
廣州國際輕紡城是中大紡織商圈人氣最旺的專業市場。12日中午,廣州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首層已經有八成商鋪開門迎客,樓上開門的商戶大約五成作用。按照專業市場的習慣,午后開門的商戶會更多。
從事中高檔面料批發的儷森紡織工作人員葉女士介紹,他們的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疫情期間采取線上辦公,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復市能夠面對面交流,當然效果會更好。”而主要客戶面向十三行、沙河等服裝專業市場的法紳芭莎工作人員張女士表示,由于倉庫在順德,疫情期間出貨沒有受影響,但訂單略有減少。隨著各個專業市場復市,最近兩天的訂單顯著增加了。“最后這個月大家加油,力爭兔年‘兔’氣揚眉。”
廣州國際輕紡城公共關系與企業傳訊部總監周瑛智介紹,輕紡城在正式復市前,已協同專業消殺公司對城內的全部公共區域,包括大廳、展館/商務會議室以及辦公室場所、洗手間等進行了多輪消殺和清潔,同時對所有扶梯、客梯、貨梯、公共照明等設備設施進行調試檢測,以確保市場整體運行安全、有序。根據不完全統計,當天有6-7成的商戶已經復市。“從復市開始,入場人員無需再出示及查驗健康碼,但我們仍會注意提醒商戶員工及其客戶在進入時,必須全程佩戴好口罩,落實做好個人防護、盡量減少人員聚集。同時,我們每天都會在開市前后,進行一次全面的消殺和清潔,以全力保障商戶們的正常有序復工、復市。”
周瑛智表示,廣州市、海珠區兩級政府一貫高度重視、支持將中大紡織商圈打造成為“中大國際紡織時尚中心”,建設“中國紡織時尚名城”。“隨著疫情影響的逐漸消散,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大紡織商圈未來會越做越好,我們也對這里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與期待。”
中大國際創新生態谷紡織產業聯合會秘書長梁曉旭表示,疫情終將散去,產業生態屬性不會因為疫情發生質的改變,只會助推產業集群向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經過這次疫情我們一定會更加重視廣州紡織服裝產業生態供應鏈的構建、完善與提升,這對于廣州打造時尚之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來說,恰恰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靖文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邱偉榮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馬俊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