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踐行公司“數智引領”推動工業品供應鏈生態服務平臺建設的發展戰略,加快歐冶工業品數據資產及供應鏈大腦建設,12月15日,歐貝智庫特邀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上海數據交易所研究院院長黃麗華,圍繞“數據要素流通與產業互聯網發展”主題,分享數據要素的實踐經驗和前沿研究成果。
黃麗華教授對歐冶工業品在數據治理與應用上取得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并從數據要素化、數據要素流通及數據要素化、產業互聯網發展的關系三個維度,運用詳實的數據、圖表,深入解讀數據要素化的市場建設及“聯邦學習”在解決數據共享和數據隱私保護領域中的應用。

數據要素化=數據資源化+數據產品化+數據資產化
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已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后全球競爭的新賽道,數據生產要素是指那些以電子形式存在的、通過計算的方式參與到生產經營活動中并發揮重要價值的資源。數據要素無論對于要素供應方,還是對數據要素的使用方,均是指給企業帶來實質性收益的生產要素,實現數據要素化要經歷數據資源化-數據產品化-數據資產化”的過程。
數據要素流通交易的邏輯:產品與資產屬性融合
黃麗華教授認為數據產品化后才能夠流通交易成為數據資產。數據資產所能帶來的經濟利益,通常表現為企業使用數據獲得了收入或提高了利潤,實現對相關經濟利益的貨幣化計量,這是經營性資產的特征。
產業互聯網本質:構建全量一站式數據服務空間
產業互聯網競爭力來自數據驅動的“效率”,全鏈路的數字化是產業互聯網的基礎,尤其是終端信息的采集,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引擎是數據資產。產業互聯網是通過數字化進行產業存量相關者全局的降本增效,通過縮短或改進供應鏈,甚至改變制造端,不斷提高效率。
最后,歐冶工業品董事長、總裁王靜對黃麗華教授圍繞數據的開發利用,從頂層設計、實踐應用、前沿技術、創新思路等多個維度進行的深入講解給予了誠摯感謝,并對公司的數據治理與智能應用工作提出要求:數據要素是一個全新的賽道,工業品的數據治理與應用工作要從技術、應用、體系、認證、培訓等角度進行更全面、更深入的布局策劃,樹立“數據是資產的理念”,在探索中發展,在發展中規范,在實踐中完善。
王靜強調,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是數字化列車的驅動力,歐貝具有豐富的數據資源,我們要從戰略上重視數據資源,將原始數據變成具有使用價值的數據要素資源,不斷提升數據質量,形成資源性數據資產,主動探索數據資源的生產可能性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