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羊絨產業河北省十大特色產業之一,該產業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歷經40余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羊絨加工集散地、全國最大的羊絨紡紗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羊絨制品產銷基地,素有“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清河”之稱。全縣擁有羊絨分梳設備數量超過5萬臺、粗紡紗150條、精紡5萬錠、電腦橫機近10000臺。擁有各類羊絨企業2100多家,其中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企業1170余家;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深加工企業180多家,億元以上企業20家。全縣年產銷山羊絨6000噸,年產銷綿羊絨5萬余噸,年紡紗線1萬余噸、織衫2500萬件。羊絨品類商標注冊量4000余個,擁有“清河羊絨”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個;中國馳名商標4個,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60個,在行業和消費者中獲得了較好的美譽度。2021年羊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317億元。做強標準品牌 堅持向標準發力,一方面,委托國內知名指數編制機構——杭州數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編制了具有價格晴雨表之稱的“清河·中國羊絨價格指數”,目前已累計發布指數信息80期,指數評論解讀40余期。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山羊絨國家行業標準修訂完善,進一步提升清河羊絨的競爭力、影響力和輻射力。
狠抓工業設計 建成羊絨原創設計展示中心,與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林姿含、APCE國家領導人用裝設計師顧遠淵、臺灣“針織女王”潘怡良等行業知名設計師簽約,針對每個品牌特點,開發出了一系列具有現代時尚水平的羊絨服飾,致力打造全國羊絨服飾設計高地,提升清河羊絨服飾的原創設計水平。狠抓智能化改造 制定出臺新的扶持政策,引導企業開展“裝備革命”,目前,已引進一線成型智能設備200臺(套),同時,加快羊絨智慧工廠和數字車間建設,建成中匯智能針織工廠,大力推廣柔性織造和個性化定制,提升供應鏈協同和快速反應能力。狠抓科技創新 加大對羊絨與棉、麻、真絲等纖維混紡產品的研發,開發出短袖、T恤、衛衣、連衣裙等春夏產品,推動產業從單一的以保暖為主的羊絨制品向著四季皆宜的大服裝品類拓展。培大創響品牌 制定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實體企業在大中城市和高鐵、機場等交通樞紐,設立工廠店、直營店、旗艦店,積極布局線下高端市場。加大對企業參展扶持力度,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類線上、線下展會,增加企業品牌曝光度。每年舉辦一屆中國清河國際羊絨及絨毛制品交易會,以展促銷、以展揚名,提升清河羊絨影響力。積極發展新業態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每年通過網絡銷售的羊絨衫、毛衫等2000萬件以上,年銷售額達125億元。2021年阿里研究院發布的淘寶村數量排行中,清河縣淘寶村數量達到65個,位列河北省第一位。特色小鎮建設成效顯著 爭取債券資金1.8億元,按照“產業+市場+旅游”方向,對羊絨小鎮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打造集智能制造、電子商務、旅游休閑、創新創業等要素于一體的產業發展平臺。
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方向,以構建新型產業生態為主線,以不斷提高“個性化、多元化、時尚化、品質化”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率為路徑,促進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努力打造“科技、時尚、綠色”的新時代清河羊絨產業。
并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鞏固原料主市場地位;加快引進智能化設備;努力提升工業設計水平;加強品牌建設步伐;發揮電商龍頭帶動作用;加強羊絨小鎮建設,充分發揮好龍頭拉動作用;規劃建設綠色循環產業園區,打造北方毛紡之都;建設羊絨職業學院,強化政產學研合作。
編輯/王昕彤
校對/趙婷婷
審核/ 張海燕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產業集群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