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樣板
桐鄉“數字大腦”
日前,省發展改革委公布2022年數字賦能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典型企業和平臺名單,共有50家典型企業和平臺入選,其中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桐昆集團聚酯纖維未來工廠”成功上榜。
車間里鮮少有人穿梭,數十臺機械手臂一字排開,一曲一伸間完成所有工序,每個車間只需幾名工人盯著智慧終端……走進桐昆集團聚酯纖維未來工廠,一大波黑科技撲面而來。
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物聯網技術為依托,近年來桐昆打造了以“桐昆大腦”為核心的未來工廠及數字運營新模式,傳統工廠實現了生產裝備智能化、生產過程控制智能化以及生產運營管理智能化。
在后臺,運營中心日夜不停采集150萬個數據點的數據,為每一道工序、每一臺機器甚至每一樣產品“算”出最優參數,只需幾分鐘就能得出最優品種排產方案,生產排產不用再憑經驗“拍腦袋”。 管理者輕松點擊,便能實時了解集團各工廠的生產運行狀況。
得益于數字強引擎,廠區的自動化率達90%以上,設備數采率突破95%,經濟指標也迎來了蝶變躍升——企業萬元產值成本下降63%、產品不良率下降47%、產品研制周期縮短53%、人均年產值提升28%……
企業形態的變革與創新僅僅是桐昆打造未來工廠新業態新模式的其中一環。引領聚酯纖維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傳統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也成為龍頭企業的不二選擇。
因此,桐昆選擇發揮鏈主作用,將數字化實踐轉化為區域和行業可共享共贏的成果上。針對下游紡織企業,數字化監控平臺能夠精準判斷機器缺布料、設備出故障等問題。針對企業關注的節能降耗問題,桐昆通過安裝傳感器、搭建數字化監控平臺,實現了車間溫度自動控制。還有加速研發的“天佑通達”產業互聯網平臺,將深度鏈接區域內化纖行業企業、物流企業及各類配套服務企業。
“桐昆大腦”不僅接入40多家化纖及其配套企業,并與桐鄉市政府、百度共同打造的“合成纖維產業大腦”實現了互聯互通,為多家制造業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和規劃、智能化創新平臺、智能制造技術等技術服務,在促進產業聯動,助力產業鏈提檔升級等方面發揮著生力軍作用。
又一重大項目
聚酯單線產能最大
“3、2、1,啟動……”3月1日上午8點58分,桐昆集團恒超公司智能中央控制中心內,伴隨著“開始”按鈕按下,裝置進料生產,省重大產業項目恒超二期項目聚酯裝置正式投料開車。


來源:桐鄉發布、針織工業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