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_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偷_欧美区二区三区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媒體視角丨走進廣東造,在車間縫紉夢想的她們走上T臺

發布時間:2023-04-03  閱讀數:37795

媒體視角丨走進廣東造,在車間縫紉夢想的她們走上T臺

本文來源于 南方日報

者 昌道勵 袁佩如 許寧寧 實習生 吳淺語



圖片


“我很小的時候就對那個舞臺特別向往,雖然我現在在車間,但是我也拼命去健身、學習走秀,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走上這個舞臺。”在行業摸爬滾打20年,海燕(化名)經手了數十萬件衣服,不少“爆款”遠銷海外,但她卻舍不得買好看的衣服穿。


這個春天,像海燕這樣來自廣州、佛山制衣廠的紡織女工,終于有機會穿上設計師量身定制的時裝,昂首挺胸地走上廣東時裝周的T臺


3月28日,2023廣東時裝周—春季在廣州國際媒體港落下帷幕。作為國內舉辦歷史最長的三大時裝周之一,有紡織女工的“老面孔”,有“利工民”這樣的百年“老品牌”,但更多的是原創設計,非遺新造、智造賦能的“新元素”……在為期12天的時尚盛宴中,我們看到了紡織服裝業這一廣東萬億支柱產業,在“新”與“老”中的交映和融合。


“讓大家看到整個行業的新面貌”


頭頂小白帽,穿梭于轟鳴的機器中,一針一線地縫出了當下最流行的服裝,廣東萬億級產業的背后,是紡織人通過汗水維持了整條產業鏈的運轉,也維持了“紡織行業的廣東傳說”。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們接觸到不同角色的紡織人,發現原來他們背后也有各種各樣的故事。作為行業主力的紡織女工們,她們一針一線縫出了最流行的時裝,卻沒人愿意將鎂光燈打在她們身上。”看到紡織女工們在T臺上光彩四射,致景科技品牌公關負責人鄒媛嬌感慨萬千。

圖片

“我在這行已經快二十年了,雖然我一直在車間做衣服,但我也經常在短視頻平臺拍視頻,我很想展現我自己,讓別人都看到我。”海燕說出了不少紡織女工的心聲。


今年35歲的思佳是一名佛山紡織廠的女工,平日里,思佳喜歡跳舞、化妝,還經常把自己跳舞的短視頻發到網上,攢了5000多粉絲。


“別人都覺得在紡織廠工作的女工每天穿著統一的衣服,拿著不高的工資,灰頭土臉地干一整天,但其實我們早就不是這樣的了。”思佳說道。


聽說有上T臺的機會時,思佳正在佛山工廠里進行旺季趕工。旺季她一個月能拿14000多元,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時間賽跑,但聽說有這個機會后,她決定把握一下。“服裝周怎么能沒有紡織女工來參與呢,我也想從幕后走到臺前。”


圖片

如今,紡織業已邁入了科技產業化時代,工廠早已進入現代化的序列。當在車間縫紉夢想的紡織女工走上T臺,展現的正是這番新氣象。


“我們希望更多的人關注這個行業及行業中的人,所以我們和廣東時裝周聯名推出了這個公益時刻,去幫助這些紡織女工們實現她們的T臺走秀夢,綻放自己,留下美好的人生回憶。”鄒媛嬌說起策劃這個活動的初衷,是想讓大家看到整個行業的新面貌。


“利工民”的第二個百年


本屆廣東時裝周上的“老面孔”,還有“利工民”這樣的百年品牌。


“利工民”針織衫,曾一度風靡華南地區,就連李小龍也曾穿著它一展武藝。


“利工民生產的汗衫韌性很高,穿起來很爽滑,而且幾乎沒有線頭。這是因為我們一直堅持衣服不做開肩。”從一線師傅成長為利工民公司副總經理,吳偉麟在20多年的時光里,見證了“利工民”對品質的堅守。


吳偉麟指著肩膀上的衣服解釋道:“因為開肩的衣服在肩膀會有一道縫紉線,這條線壓到肩膀會扎肉,穿上不舒服。為了減少縫紉線扎肉,我們的師傅們想了不少辦法。”


“近年來老字號已在年輕人中走紅,新銳國產品牌不斷涌現,國潮經濟已呈現蓬勃發展之勢,成為促消費擴內需的重要推動力量,也為傳統產業升級提供了契機。”廣州紡織工貿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關勇說道。


圖片

“利工民”是該公司的屬下品牌,關勇用“大刀闊斧”來形容它邁向第二個百年的變革,“我們緊貼市場需求,深入調研分析行業市場發展趨勢。同時,堅持古法精工細造,專注產品革新,持續提高產品質量。此外,線上線下相結合,構建適應新消費方式的全渠道品牌營銷體系。”


這些改革體現到本屆時裝周上,形成了“利工民”一大批新亮點:高品質時尚休閑品牌“LIGOMIN”首次亮相,“黑白灰”的色彩碰撞,“簡繁結合”的時尚設計,“一衣多穿”的衣著體驗都讓人耳目一新。


“今年外需增長持續放緩,行業普遍面臨外需走弱、訂單下降的壓力和挑戰。”關勇認為,除了積極發展內外貿互轉,形成買全球賣全球、全球一盤貨的貿易模式外,更重要的是實現“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轉變。


圖片

目前,廣州紡織工貿企業集團屬下紡出公司,依托旗下自主研發機構TIT品牌研發中心,推動設計市場化與國際化,精心打造了“GOGO”牌牛仔休閑服裝 、“LIVEN”牌時尚服飾、“PET”牌童裝等系列產品,深受歐美市場歡迎。


“去年,我們在位于廣州市海珠區的原創基地增設了TIT品牌中心共享研發基地。”關勇希望,圍繞中大布匹市場的產業資源,進一步增強品牌設計研發力量,不斷提升品牌孵化培育能力。


“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


生產一件成衣的時間從40至60分鐘,飛躍式地降為僅需4至7分鐘,產出的針織面料更輕薄更綿柔……在本屆廣東時裝周上,圣東尼、盈云科技、寶娜斯三大針織龍頭企業打造了一系列28針無縫超細針織智造的大秀,“智能制造+高端針織技術”讓業界十分震撼。


近年來,紡織服裝行業線上模式漸具規模,“小單快反”的方式興起,這也讓更多生產端的針織企業步入數字化生產的行列。“快是第一競爭力,不僅要有滿足市場的快速反應,更要有品質保障。練好產品內功成為各大針織企業的頭等大事。”東莞盈云副總經理蘭倉倉說道。


圖片

傳統的全自動電腦針織橫機,常規厚薄的針織類產品一般使用的是12針、14針,織針最細也只能到18針。針數越多,針越細,產出的針織面料就更細膩。采用14針機器編織一件荷葉邊花型的成衣要耗時40—60分鐘。假如采用18針超細針,編織時間會更長。


不僅如此,傳統的機器還受針種限制,若要實現多品類產品的拓展,還要再次甚至多次進行購買投入,機器操作人員勢必增加,企業成本劇增。


而這款28針無縫超細針織智造圓機,能實現一體式成形,生產一件成衣的時間縮短至4—7分鐘。10倍的提速,大大提升了生產效能,也降低了人工制作時長。


最令人興奮的是,它還能實現一機生產多類型服飾,如毛衣、內衣、運動衣、襯衫、T恤、棉服等。“這意味著一年四季的服飾都能在一臺機器上生產出來,厚薄皆可。而且薄的衣服更加輕盈透氣,面料更細膩,手感更綿柔。”蘭倉倉說。


圖片

“數字化轉型對于服裝行業來說已不是選擇題,任何企業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在春曉科技CEO陳波看來,低端的紡織服裝產業鏈的轉移不可逆轉,只有高端制造業才能站在全球產業的頂端。“要打造精準匹配的供應鏈、產銷協同的高效運營,用原創研發和全鏈條數字化運營來驅動品牌業績的增長,才能創造品牌的不可替代性。”


“服裝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大多仍處在初級階段,即數字化營銷。”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首席數據官文丹楓認為,要發揮大企業引領作用,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鏈式”數字化轉型。同時,提煉聚焦細分行業規范高效、有利復制推廣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不斷推動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