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2021、2022的監察結果,再度提升能效監管力度;外加市場過剩嚴重,工廠檢修增加,部分產業產能減產竟超過400萬噸!市場雙壓減產能否穩住價格?
鋼鐵、焦化、鐵合金、水泥(有熟料生產線)、平板玻璃、建筑和衛生陶瓷、有色金屬(電解鋁、銅冶煉、鉛冶煉、鋅冶煉)、煉油、乙烯、對二甲苯、現代煤化工(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合成氨、電石、燒堿、純堿、磷銨、黃磷等17個行業企業又要被監察了!4月21日,工信部發布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度工業節能監察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要在2021年、2022年的基礎上對以上17個行業企業,開展行業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以及電機、風機、空壓機、泵、變壓器等產品設備強制性能效標準執行情況專項監察,原則上“十四五”前三年應對本地區上述行業企業實現節能監察全覆蓋。按照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開展能效專項檢查,開展能耗超限額企業和其他違反節能法律法規的企業進行“回頭看”,對未按照要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規予以處理。包括:煉油、乙烯、對二甲苯、現代煤化工(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合成氨、電石、燒堿、純堿、磷銨、黃磷。據了解,近期位于上述行業下游的聚酯產業鏈也啟動了減產大動作,累計減產近440萬噸!
在原油不振、下游需求不足的影響下,聚酯產業鏈面臨成本、產銷的雙重壓力,外加2023年以來以滌綸長絲為主的新產能累計投產241萬噸,投產>需求,市場反饋部分聚酯產品已經面臨嚴重的虧損。據化纖頭條數據,滌綸長絲減產預計高達439.5萬噸,行業整體開工負荷正在繼續下調。“銀四”尾聲已至,旺季并未出現。目前聚酯產銷低迷,庫存攀升制約價格,且原油大幅波動,下游以按需備貨為主且存在減產行動,聚酯面臨累庫壓力。截止4月中旬,國內大陸地區聚酯負荷在87.8%,聚酯裝置減產檢修為主,也有局部工廠負荷微調,綜合來看聚酯負荷有所下滑。基于經濟效益或者庫存考慮的檢修減產明顯增加,預計4月下半月如廣東的瓶片、江陰的短纖、瓶片,桐鄉的長絲,以及蘇北的短纖近期陸續檢修。旺季不旺,且累庫壓力漸增,預計中期來看聚酯負荷仍面臨下降壓力。后市要留意主流聚酯工廠的減產檢修計劃。面對環保和累庫高壓雙層高壓,監察整治或將造成部分不達標的企業停產整治,累庫高壓也迫使部分產業鏈集體開展減產動作。
來源:廣州化工交易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