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家紡產業集群,作為全國最大的家紡產品生產和集散中心,擁有涵蓋“織、染、印、成品、研發、物流”的完整家紡產業鏈。以海門疊石橋和通州川姜為核心,構建了“兩大市場+兩大集群”的新格局。
市場份額全球領先 目前兩大家紡市場建筑面積約200萬平方米,有近2萬家經營商戶,2022年市場交易額超2300億元,國內銷售占全國比例50%以上,出口總量占全國比例30%左右,成為規模龐大、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影響力強、覆蓋面廣的產地型專業市場代表。產業集聚優勢明顯 以家紡市場為核心,周邊集中了全市90%以上的家紡制造企業,形成特色鮮明的家紡產業集聚區。2022年,規模以上家紡企業255家,實現工業產值168.7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48.29億元,實現利潤7.11億元,出口交貨58.07億元人民幣,從業人數達到78366人;規模以下家紡企業3895家,實現工業產值319.21億元,主營業務收入297億元,實現利潤6億元,出口交貨40.36億元人民幣,從業人數達到70334人。產品品類齊全豐富 南通家紡聚集了眾多的家紡品牌,囊括了高中低檔床上用品,擁有套件、被子、枕芯、床墊、毛巾等眾多產品。經營200多個系列、560多個品牌、1000多種家紡產品。品牌創建成效初顯 致力品牌打造正成為南通家紡的新亮點,寶縵、凱盛、金太陽、藍絲羽、晉帛等品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擁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
渠道豐富 市場采購貿易、跨境電商、直播電商等新業態貿易渠道不斷興起,并快速發展,2022市場采購貿易報關出口10.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3.6%;跨境電商出口42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1.9%;近三年來涌現出南通慧道、江蘇黛恒等眾多頭部和腰部直播電商企業。研發提升 南通家紡專業市場周邊聚集設計工作室兩百余家,張謇杯家紡設計大賽、畫稿交易會、流行趨勢發布等為南通家紡設計能力的提升和設計力量的集聚創造了有利條件。園區家紡企業與清華大學、東華大學、中央美院、蘇州大學等百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聯系。率先推動家紡中小企業在智能化生產、信息化管理、數字化運營等方面先試先行,建設大數據創新中心、鼓勵企業智改數轉、打造供應鏈平臺、建立營銷新模式,全面推動家紡行業數字化升級。品牌亮點 南通家紡依托強大的生產制造能力,積極推進品牌化發展,通過區域品牌、市場品牌、企業品牌的打造,行業影響力不斷攀升。“南通家紡”在全國影響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成為享譽業界的區域品牌。家紡產業集群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0個,江蘇省著名商標32個、南通市知名商標58個,4家企業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工業品牌培育試點示范企業。當前紡織產業集群發展存在著量大質低、企業發展基礎薄弱后勁不足、創新高質量發展瓶頸多難度大等問題。江蘇南通國際家紡產業園區今后的發展思路為:推進“大數據”賦能家紡產業,推動產業能級持續提升 圍繞家紡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強培訓引導,提升企業家數字化轉型意識;加大對外招商,吸引阿里云、海爾卡奧斯等一大批數字化領軍企業賦能家紡,從設計、生產、銷售等領域推動成立設界、藍絲羽、找家紡網等一批試點項目,推動家紡產業踐行數字化轉型工作穩步啟航。繼續組織舉辦張謇杯等賽事展會活動,持續提升南通家紡影響力 繼續通過大型賽事展會活動提高南通家紡知名度與影響力。通過各大活動加強資源的整合和優化,釋放設計潛力,展示時尚魅力,促進南通家紡產業與時尚文化的碰撞與交流;通過創意設計賦能南通家紡高質量發展,提升南通家紡對外影響力。全面開展家紡行業質量提升行動,推動家紡產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以產品質量、品牌培育、知識產權保護為抓手,全面開展家紡行業質量提升行動,推動企業質量源頭治理,力促產業鏈發展壯大,推進家紡產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全面深化知識產權產出、運用、保護機制,不斷發揮知識產權對家紡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