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是國家重點扶持和發展的集生產、出口功能于一體的產業集聚體,是穩定和暢通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為充分利用廣交會平臺展現我國區域產業發展成果,進一步發揮廣交會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作用,更好地服務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第133屆廣交會第三期設置了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和產業集群展示區。其所展示的服裝及服飾配件、皮具、箱包、鞋類等類別的產品備受境外采購商們關注,抱團出海效應凸顯。
廣交會力促基地發展
吉林省遼源國家外貿轉型出口基地是首次在廣交會上亮相,遼源市邦興襪業有限公司是組團參展的10家企業之一。參展僅一天多,該公司總經理楊寶順就接待了來自歐美、俄羅斯、以色列、印度等地的多批采購商,還與部分采購商敲定了實地考察工廠的具體時間。短時間內面對面接洽如此多的境外采購商并取得實效,這是他之前根本就沒有預料到的。
“一天內接洽的外商,趕上以往10年的數量,這種高效的無縫對接遠超預期。”楊寶順說,遼源地處東北內陸,雖有好產品,卻不具備東南沿海的地理優勢。這次到廣交會上參展,不僅讓企業了解了國際市場需求,開辟了客源渠道,還增強了發展底氣。“訂單大量增加將推動企業擴規模、擴產能,加速轉型升級,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促進產業發展,帶來巨大社會效益。”
遼源市商務局副局長郭愛告訴記者,遼源國家外貿轉型出口基地聚集的300多家企業側重點不一,本次參展的10家企業是基地多元產業發展的縮影。這些企業通過廣交會獲得大量訂單,并通過產品展示和廣交會的背書,加深了國際市場對遼源產業、產品的了解和信任,打響了遼源品牌,這對促進整個基地的發展作用巨大。
廣交會力推地方產業發展
遼寧西柳服裝城的展位賞心悅目,里面聚集了多家服裝生產和貿易企業。參展兩天來,前來展位的各種膚色的境外采購商絡繹不絕,不少企業均獲得了意向訂單。
西柳服裝城是較早嘗到抱團參展甜頭的企業,在廣交會開設產業集群展之時就組團參展,并在國際市場成功地打響了西柳服裝品牌,顛覆了人們對東北只有重工業的傳統認知。
西柳服裝集團經貿部相關負責人李榮譽認為,一個響當當的地域品牌,對當地產業的發展具有強大推動作用。西柳服裝以產業集群方式通過廣交會在國際上樹立品牌后,加速豐富參展品類和擴大企業覆蓋面。參展企業所獲得的國際訂單,遠遠超過單打獨斗參展時。“如今,不少境外采購商在廣交會上一看是西柳服裝,心里就給了個OK;再加上親眼見識產品的品質,簽單的成功率自然就大大增加了。”
對于產業集群展帶來的品牌效應和出海效應,溫州甌海區鞋類出口基地的溫州陸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蔣健深有感觸,他說:“產業集群展位高大上,十分顯眼,一下子就把采購商吸引過來。再通過展品展示,讓采購商直接感知生產企業的實力。此外,集群展還為有創新活力、有發展特色和實力、但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提供了參展機會,大大增加企業出海契機,這對促進企業和地方產業發展有莫大好處。”
以地區性產業集群作推介,已成為眾多地區在廣交會上對外推介、招商、獲取外貿訂單的趨勢。這種向客商傳遞地方產業名片的方式讓抱團出海效應得以彰顯。
文章來源:西柳服裝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