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訪中,饒秘書長向熊總通報了商會將在6月9-11日舉辦首屆“‘面’向時代‘輔’看未來"面料輔料展、6月12日協辦"童心向黨 強國有我”公益活動、6月16日前往東莞參加13屆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等重要事項的籌備情況,并希望熊總一如既往的關注、支持、熱心商會工作。
交談中,熊總提及目前國外需求疲軟,國內消費動力不足,紡織服裝行業近幾年舉步維艱,尤其是疫情之后,行業面臨生產同質化問題,且最大弊端是缺乏核心競爭力,沒有一招制勝、一劍封喉的“絕活”;他認為,做好針織服裝產業,并不能僅靠硬實力,還需要倚仗軟實力,而軟實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歲月的沉淀,需要時間的打磨;在談到投資擴產時,熊總也有獨到見解。他認為,擴廠房、購設備要量力而行,更要考慮投入產出,不要盲目跟風內卷。假若投資沒有預期的回報,即便是再優惠,甚至送上門的零費用資訊也要斷然說No,否則會困住自己的手腳,最后會拖垮企業。
超前的洞見,慎密的思維,這些傳奇調性的東西,似乎很難與這位身材魁梧的80后企二代關聯起來。但當你追溯他二十幾歲就擔杠管理年產逾億大廠的重任時,當你回望他在主業之外、馳騁于期貨市場的盈虧峰谷之間時,當你回眸他十幾年前就早早完成"跑馬圈地”、一口氣建成園區式工廠時,我們算是尋到了他成功的注腳與定義。他的思維,他的眼界,加上他的低調沉穩、務實干練,他想要的結果,正如當下走紅的一首流行曲歌名那樣,一切皆有《可能》。
南昌得體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張成星作為商會戰略合作方的代表,一同參加走訪,并就其銷售的產品進行了推介。
文章來源:南昌市青山湖區紡織服裝行業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