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圍爐煮茶”到“戶外看球”,露營休閑的新場景、新話題層出不窮,形式和內容不斷拓展。一頂頂帳篷撐起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提振了消費新活力。
近日,艾媒咨詢發布《2022—2025年中國露營經濟發展前景與商業布局分析報告》,對目前中國露營經濟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未來的發展前景和商業布局。
報告指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費觀念的轉變,露營旅游逐漸成為一種新型的休閑旅游方式。預計未來幾年,中國露營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大,成為旅游業的一個重要領域。
持續升溫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和帶動市場規模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21年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達到747.5億元,同比增長62.5%;帶動市場規模為3812.3億元,同比增長率為58.5%。預計到2025年,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將上升至2483.2億元,帶動市場規模將達到14402.8億元。
根據報告,中國露營消費者最期待露營地融入的新元素是親子元素,占比為63.8%,其次是農家樂元素,占比為60.6%,音樂舞蹈元素和冒險元素也是消費者較為期待的新元素,占比分別為51.7%和27.9%。露營地引入新元素有利于增加消費者的體驗感,也可以吸引新的消費群體的加入,有利于露營行業的完善和發展。
節假日期間,熱門露營場地更是“一席難求”。分析師表示,由于露營活動受到多方面的影響,還具有季節性等特征,5月中國各地氣溫的升高促進了更多的人加入到露營的活動中,熱度指數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數據顯示,露營的熱度指數在2022年4月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在2022年5月6日達到頂峰,熱度指數為612。
必備裝備
調研數據顯示,26.5%的露營消費者過去在露營器械上花費3000元以下;25.9%的露營消費者在露營器械上花費超過3000元,47.6%的露營消費者花費金額大于5000元。平均每位露營消費者在露營器械上花費6995.3元。
2022年,超過半數中國露營消費者會購買睡袋和防潮墊;超過四成消費者會購買帳篷燈、帳篷、充氣墊和防風繩;僅有0.1%的消費者不會購買露營裝備。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露營裝備基本屬于耐用品,除了露營初始階段花費的金額較大外,后續花費的金額較少,露營裝備商家可不斷推出性能更高、更方便、更美觀的精致露營裝備以吸引消費者購買,提升品牌的連續盈利能力。
進擊下沉
數據顯示,中國“Z世代”群體中露營頻率為1~3個月一次的占比最多,比例達35.1%;其次為3~6個月一次,占比為26.9%。在單次露營時長上,中國“Z世代”群體的占比分別為46.8%和31.6%,單次露營時間通常為兩天一夜和一天一夜。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Z世代”群體的露營頻率和單次露營時長適中,露營已成為短期出游的一種較好選擇。
調研數據顯示,中國“Z世代”群體參加露營的主要目的為放松心情,緩解壓力,占比84.2%;為促進家庭、朋友關系和親近大自然,分別占比64.9%和62.6%。此外,中國“Z世代”群體參加露營還為了體驗新生活和學習新技能等需求,分別占比52.6%和18.7%。
露營作為文旅產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的細分領域,未來或可通過“營地+”的模式,與更多相關產業生態做有效的連接與融合,以豐富的內容和元素為營地帶來增量市場,形成疊加的經濟效應,從而不斷為露營地注入新活力,提升露營地的綜合效益,有效促進露營地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