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_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偷_欧美区二区三区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行走京津冀 聚力開新局》第一集:以“疏”為“進” ,京津冀協同育“明珠”

發布時間:2023-07-01  閱讀數:23400

《行走京津冀 聚力開新局》第一集:以“疏”為“進” ,京津冀協同育“明珠”


圖片


“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9年前的早春,帶著這一時代之問,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并發表重要講話,發出了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動員令”。自此,一場從“聚”到“疏”、以“疏”為“進”的重大戰略調整拉開帷幕。


彈指9年間,抬望眼,千年古都、燕趙大地、渤海之濱,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藍圖正徐徐展開。北京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率先探索以減量發展推進高質量發展,騰籠換鳥、轉型升級。天津加快布局先進制造業,河北全面承接京津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疏解地的推力、承接地的拉力、相關產業的引力,匯聚成京津冀三地產業協作的強大合力。


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時,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了綱領和行動指南。從7月1日起,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新聞廣播聯合推出大型系列融媒體報道“行走京津冀 聚力開新局,見證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實踐。今天推出第一集《以“疏”為“進”,京津冀協同育“明珠”》。


從“大紅門”到“明珠”
流水翻了七八倍


清晨六點半,河北滄州明珠國際商貿城的“早市館”伴著朝陽,在晨曦中忙碌起來。南來北往的客商們拉著進貨的小推車,裝載著物流運輸的打包箱,在這個總面積達到142萬平方米的巨型服裝集散基地里來往穿梭。

? ? ? ? ?圖片


范瑩瑩的店有時候開門還要更早一些,“好多從大紅門時期就跟著我拿貨的老客戶,總是想著第一時間來我家,咱們肯定要服務好”。30多平方米的檔口內,時下銷售正旺的防曬罩衫、吊帶連衣裙和休閑褲等,按照色系分門別類整齊懸掛著。“過去我們在大紅門的檔口根本擺不開,每季只能做三四個品,現在我們每天都至少有十幾個品在輪流推。原先一年幾十萬的流水,到這邊翻了七八倍!”


十多年前,依托自家的服裝加工工廠,山東姑娘范瑩瑩在北京做起了“前店后廠”的服裝批發生意。從挑選面料,到設計版型,再到加工出售,一年365天都圍著服裝轉,時刻緊繃一根弦。“生意是不錯,但是壓力確實也很大。每年春節一過就要給檔口交租金,那會兒4平方米每年也要一二十萬元,還老讓換地方。再加上在附近租房子住,還要養導購員,真是一天都不敢歇!”回想起當時在大紅門批發市場闖蕩“淘金”的日子,范瑩瑩的臉上不禁露出難色。


彼時,作為華北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交易中心之一的大紅門地區活躍著45家市場,商鋪總數2.5萬多個,直接從業人員5.7萬人。和每天不眠不休忙碌的商戶們一樣,家住市場邊上的“大紅門原住民”,那十多年也沒睡過一個好覺。“他們都是每天早上五點鐘就起來進貨,老百姓睡不了覺的。孩子們上學出門都得躲著車,確實不方便。”附近居民李長川嘆著氣說。


改變發生在九年前的那個春天——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京時,明確了北京新的功能定位,提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要求。2015年4月,《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強調“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3個月后,北京敲定“疏解非首都功能”四大重點,“區域性批發市場”便是重點之一,傳統的服裝批發業態須另覓“新家”。


圖片


“大勢所趨,我是第一批就過來了。”2018年,范瑩瑩和許多大紅門商戶們一起正式遷至滄州明珠,還一次性買斷了現在的檔口位置,“其實像我們這種工廠店本身也需要更大的地方才能發展,來這邊考察了幾次覺得各方面都很不錯,檔口也大了,工廠就在旁邊,3000塊錢就能租到三室一廳的房子,這下踏實了!”


北京批發市場及服裝加工行業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總體從業人員曾一度達60多萬人,是疏解、承接工作中難度最大的項目,但這塊難啃的“硬骨頭”也正是促進承接地經濟升級轉型的一次良機。


好風憑借力。距離北京僅51分鐘高鐵車程的滄州,過去是一座典型的工業城市。“北京疏解,我們滄州承接,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滄州明珠商貿城運營總監楊秀芬萬分感慨。


為了抓住承接機遇,將北京的“大樹”移過來、養得好,滄州高投入、大布局,在位于高新區的市場所在地,規劃總投資150億元,快速搭建起早市館、精品館、品牌生活館等集散基地,提供商貿經營及商業配套142萬平方米,可以承接商戶20000多家。


圖片


同樣經歷過北京服裝批發“黃金十年”的商戶李曉梅,更看重滄州市場給出的滿滿誠意,“2017年年底,我們先是從動批遷到了燕郊東貿服裝城,后期又因為疫情原因,燕郊市場關門停業。正迷茫的時候,接到了明珠遞來的橄欖枝。”去年6月,剛剛經歷了“二次搬遷”的李曉梅發現,這一次,基本沒用她動手,大到檔口貨物搬運、小到自家的家具轉移,明珠都一站式幫她免費“搞定”了。3年租金減免、裝修按面積補貼……“市場給我們所有的承諾都一一兌現,過去每年六七十萬的租金,現在省了就是賺了。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家老二上學的問題一個月內就辦好了!”


圖片


2022年,歷經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滄州明珠的營業額仍突破了400億元。現在“滄州制造”的棉服、羽絨服已經銷往中東、中歐、非洲、俄羅斯、蒙古國等地。與此同時,在滄東經濟開發區,3萬畝的鹽堿地上還正在“成長”著一個明珠國際服裝生態新城,這是河北省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轉移投資和體量最大的輕工生產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成為集研發設計、商貿物流、自建工廠、配套設施于一體的服裝服飾生產加工“夢工廠”,預計年營業額可突破1000億元。“正是因為有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才能讓我們在短短幾年間發展這么好,有這么大影響力!”楊秀芬說。

? ? ?

從傳統制造到專精特新
產業外遷培育更多“小巨人”
? ? ??


黃驊港邊,一個占地100畝,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河北省綠色制造工廠等稱號于一身的北京外遷企業,同樣如“明珠”一般閃耀于渤海之濱。


2016年,金隅微觀(滄州)化工有限公司從北京搬遷到河北滄州臨港國家級化工園區,如今已是國內高品質環保型木材加工膠黏劑和各種工業樹脂行業中規模最大的專業生產企業之一。


圖片


當年,和“超載”的區域性批發市場一樣,一般性制造業也是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四大重點領域之一。“當時我們公司在四環內,科研、生產都擠在10畝地的空間里,基本的隔離空間都不足,本身生存就難以滿足越來越嚴苛的法律法規要求,更談不上未來發展。”公司總經理姜長武坦言,搬遷時,不少北京員工也有思想顧慮:一個是對外遷后的發展沒有把握,另外就是路途遙遠,難以顧家。但最終公司業務的引力和承接地主動靠前服務的拉力,讓20多名核心骨干們決定“放手一搏”。?


陳國立是首批從北京跟隨企業搬遷過來的老員工之一。在河北的八年時間,陳國立從生產主管、生產副經理,成長成為公司副經理兼生產經理。“我們從事的這個行業確實比較小眾,新工廠新地方,除了困難和挑戰,我更看到了機會和發展。”現在,每周他都會坐上公司提供的免費班車往返京冀,“雖然上有老下有小,但是家里人都比較支持我的工作,我就每次回去都多干點家務補償吧!”陳國立笑道。


疏解的過程并不是簡單的“搬家”,疏解更需要提升。


在金隅微觀的生產車間,幾乎看不到現場操作的工作人員,每一個生產步驟、每一個閥門的開合全部實現自動化。流水線24小時不間斷生產,達到國際上最先進的黑燈工廠標準。“我們原料從儲罐到反應釜全都是密閉的,需要排放的地方都有廢氣回收系統,經過三層水洗加上活性炭處理才能排放到大氣中,廢水回收利用零排放,廢渣全部做無害化處理,各種排放指標遠低于國家標準。”主管生產的陳國立指著眼前大大小小的管道說,目前公司已經是河北省環保白名單企業、免檢單位。


圖片


更讓陳國立自豪的是,多年的持續投入,使得公司每年都有新的科研成果,其中貢獻最大的是無醛膠。這個產品已經被金隅集團列為唯一一個北京市國資委重點股權激勵項目,主要應用在板材和保溫材料領域,電影院、醫院、食品級的工廠,甚至高鐵制造上都會用到它,目前年外銷量已過千噸,年產值3000萬元。


從“蜷縮”在北京四環的方寸之間,到“舒展”在河北國家級化工園區內,從傳統制造業,到成為高新技術企業,金隅微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也迎來了新生。截至目前, 金隅微觀一期年產值已達2億元,上交地方財政的利稅每年近800萬元;二期項目已經建設完畢,投產之后年產值能達到5億元。


濱海共振。地處“京津走廊”的武清區則是天津市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橋頭堡”。“現在天津地鐵6號線用的已經是我們的制動系統。” 落戶短短五年時間,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的生產基地在武清扎根,逐漸成長為軌道交通產業的“火車頭”,鐵科縱橫(天津)公司副總經理于軍介紹,從最初的生產線遷移,到“行業產品中心”、“檢驗檢測中心”等多產業鏈板塊,鐵科院將越來越多的重點板塊“落子”武清。截至目前,武清區已經吸引了60多家軌道交通項目企業。近兩年,天津還成立了軌道產業聯盟,涉及200多家重點企業,京津冀的產業協同和集聚效應逐漸顯現。


統計顯示,僅2022年,北京投資來源企業在津新設機構就有203家設在武清,累計落地的北京重點投資項目23個,總投資142億元。今年,武清區將繼續推進通武廊市域(郊)鐵路武清段前期工作,升級打造通武廊“小京津冀”改革試驗示范區,落實通武廊91項合作協議并持續擴面增項,深化產業分工協同協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體制機制創新,探索積累更多區域一體化發展新模式新經驗。

疏解換提升
新定位下京津冀協同再向深度“鏈接”??


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帶動北方腹地發展的需要……”回頭看中央2014年對京津冀寄予的厚望,意味深長。


疏解非首都功能,不是限制北京的發展,更不是不發展,而是“以疏為進”,使首都發展與戰略定位相適應、相一致、相協調。剝掉白菜幫,集中力量做好白菜心,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 ?


圖片


透過北京金融科技中心16層的玻璃幕墻,向下可以俯瞰北京動物園內茂密的綠植,向西則可以無遮擋地輕松遠眺西山。


這里,原先是“動批”最大的市場——“世紀天樂”,曾經聚集了3000多家商戶。今年年底前,將華麗轉身為近9萬平方米的5A甲級寫字樓,成為“金科新區”物理高度和服務高度的“制高點”。


“我們這座寫字樓已經獲得LEED金級認證,達到國家綠建2星標準,還設有城市會客廳、復合型文化藝術空間等多重高端商務服務及社交空間。投用后,整個金科新區的服務配套品質也會被帶上一個新的臺階。”項目負責人、華遠地產副總經理侯正華介紹,通過吸引科技龍頭企業設立金融科技板塊,未來將孵化一批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細分領域底層技術“單項冠軍”和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成為金科新區集聚傳統金融升級、創新金融業態、數據信息技術等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圖片


沿著北京中軸線一路向南,由“大紅門服裝商貿城”騰籠換鳥而成的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二期建設,今年年底前,一二期近20萬平方米的科技+文化產業園將整體亮相。


“過去大紅門所有市場加在一塊的產值也不足百億,現在僅我們這一個園區,注冊+落地一共86家企業,其中2家是小巨人企業,還有20多家國高新企業,整個高精尖企業占比大概占百分之七八十,預計三年后產值將達到百億。”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董事長閆福說。


9年多來,北京疏解一般制造業企業約3000家、疏解提升區域性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近1000個。在嚴控非首都功能增量的同時,高精尖產業發展獲得更多空間,2022年全市科技、商務、文化、信息等高精尖產業新設市場主體占比達65.6%。與此同時,流向津冀的技術合同成交額超2100億元。天津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國領先,全市家庭千兆光纖網絡覆蓋率等3項指標全國第一;河北快遞業務量占京津冀地區的比重由2017年30.1%提升至2022年62.4%。


2022年,京津冀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繼續成為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三大重要動力源之一。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正加快形成。


“產業合作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為深入推動三地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深度融合,三地協同辦公室共同發布了京津冀產業合作重點平臺目錄,三地經信部門也簽訂了京津冀重點產業鏈協同機制方案。”北京市發改委京津冀協同發展綜合處處長周浩說,下一步將會同市相關部門主動完善京津冀產業鏈圖譜,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工業互聯網、氫能等重點產業鏈,形成緊密分工協作格局。統籌建立“鏈長制”一鏈一策,制定產業鏈延伸布局和協同配套政策,開展產業鏈聯合招引布局。


京畿大地,?揚帆正起。


“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各項工作,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習近平總書記在5月12日下午召開的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說。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京津冀作為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之一,必將掀開新的時代篇章。

? ? ? ? ?

記者:北京新聞廣播記者史喻、郭晉旭、陳翾

天津新聞廣播記者肖荻、翟婧秋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彭妍

監制:姚柏言

文章來源:北京新聞廣播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