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舊改勢在必行,康鷺片區服裝產業開啟有序轉移,廣大從業者何去何從?7月28日,由廣東省湖北商會主辦、廣東省湖北商會服飾時尚產業協會承辦的海珠服裝產業轉移調研座談會在廣東省湖北商會會議室舉行。去清遠?回老家?還是堅守在廣州另找棲身處?會上各商協會、企業負責人就海珠區服裝產業轉移目的地暢所欲言。
中大紡織商圈企業近1.6萬戶
在紡織行業有一句話,“全國紡織看廣州,廣州紡織看中大”。紡織服裝產業是廣州市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海珠區分布著多個布匹市場和紡織商圈,其中,中大紡織商圈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紡織面輔料專業市場商圈、我國紡織服裝產業鏈最重要的產業資源配置中心。
廣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大紡織商圈內有逾60家大小面輔料專業市場,商鋪約2.3萬間,經營商戶、企業近1.6萬戶,直接從業10萬人,關聯從業超200萬人,經營品類超10萬種。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圍繞著中大布匹市場這顆“太陽”,周邊的康樂、鷺江片區逐漸駐扎了數目龐大的制衣廠及小作坊,在這里,占地面積僅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卻超過10萬人,其中,湖北籍服裝從業者占了很大的比例。
4月初,在清遠中大時尚科技城,已有湖北老板的工廠在此開工
廣州一度有意將“小作坊式”制衣廠企業轉移至清遠。2022年12月,海珠區明確將中大紡織服裝商圈加工生產制造業向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轉移,打造“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集群”。但半年來,中大紡織服裝商圈部分生產加工制造業向清遠轉移,但絕大多數企業卻仍是舉棋不定。
許多“老板”不愿離開廣州
“為什么要搬到清遠?”會上,湖北網紅大V傅姐姐表示,目前制衣廠“小單快返”的模式正是依賴廣州時尚產業聚集發展的優勢,離開了廣州,便沒有了“快”這個核心競爭力。
代表企業紛紛表示贊同。“在中大紡織商圈,一批衣服的出貨周期只需要3天:第一天客戶拿版、找面料,當天晚上工廠定版型拼裁面料;第二天工廠開始做貨,第三天早上貨就可以到倉庫。”“到清遠的話,沒有這個效率?!薄澳呐乱デ暹h,可能也要三五年后,等那邊的市場成熟了再考慮。”
一條數百米長的招工街,成為廣州乃至中國服裝產業的晴雨表
一位企業代表向記者透露,在康鷺制衣廠的“老板群”里,80%至90%的人不愿意離開廣州,有三成的人表示:“若真的要走,寧愿回湖北老家?!?/span>
那么“回老家”是一個好的選項嗎?現場企業代表認為,現在湖北各地政府都紛紛號召回老家開廠,這對于有穩定訂單、有穩定工人的企業來說是有吸引力的,但現實是,海珠的制衣廠大部分是“小蝌蚪”型的,高度依托廣州的服裝產業鏈條,包括中大商圈、沙河商圈、十三行商圈等?!吧a必須要有銷售,才能在最短時間內產生效益,這是老家做不到的。加上目前很多年輕一代離鄉打拼的工人,好不容易在一線城市站穩腳跟,也不愿意回老家去?!?/span>
贊成留在廣州的廣州依迪娜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擁軍在會上提出一個新方向——新塘?!靶绿僚W惺侨蚍b產業響當當的金字招牌,我們也有不少老鄉在那做牛仔。聽說新塘有大量閑置廠房,也有布匹輔料市場、服裝批發市場,電商基因雄厚,聚集大量產業工人,還有完善成熟的生活商業配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廣東省湖北商會會長滕華國表示,海珠區湖北籍服裝企業眾多,湖北服裝人要以“報團取暖、為產業貢獻力量”為原則,共商共謀發展大計。廣東省湖北商會服飾時尚產業協會會長梁富斌則承諾,商會將根據海珠轉移及產業現狀,組織湖北對有利于服裝產業發展的地方進行調研考察,為老鄉找出一個真正合適發展的新天地。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