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支持民營經濟最大限度釋放活力潛力,日前,《廣州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下稱“廣州民營經濟20條”)正式對外發布并印發實施。“廣州民營經濟20條”瞄準企業融資、市場機會、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普惠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科技金融、企業信用數據等作用,進一步為民營企業融資增信;支持民間投資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應用場景,切實幫助民營企業獲得更多發展空間、投資機會。
8月11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廣州民營經濟20條”政策解讀會。會上,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鄧宏永針對記者提問,對“廣州民營經濟20條”相關內容進行解讀。

“廣州民營經濟20條”中提到《廣州市關于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重點領域建設的指導意見》,目前該《指導意見》落實情況如何?下一步將從哪些方面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發展?
鄧宏永:去年3月,為進一步引導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參與廣州建設,激發社會力量參與廣州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市出臺了《廣州市關于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重點領域建設的指導意見》,聚焦四大重點領域,提出成立產業基金、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基金等創新政策,目前各項創新政策正逐步落地。
今年2月18日,總規模2000億元的廣州市產業投資母基金、廣州創新投資母基金正式成立,投向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能源等重要產業領域,聯動社會資本構建產業集群,助力廣州高質量發展。6月17日,廣州市基礎設施產業基金成立,加快引導包括民間資本在內的各類資金廣泛參與廣州市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激發我市民間投資活力。在各項政策的帶動下,我市民間投資結構不斷優化,2023年上半年,投向基礎設施領域的民間投資同比增長39.7%,占民間投資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近一倍;投向工業領域的民間投資連續12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深入推進實施《廣州市關于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重點領域建設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出臺促進民間投資相關政策措施。一是出臺我市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盤活存量資產系列政策,鼓勵更多民營企業、社會資本通過發行基礎設施REITs、參與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基金、產權交易等方式參與盤活基礎設施領域存量資產,回收資金用于新的符合政策鼓勵方向的項目建設,形成投資良性循環。二是從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項目、特許經營項目中遴選一批小而美的項目,通過廣東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公開滾動發布,不斷加大向民間資本推介力度,歡迎各位企業家朋友持續關注,把握投資機會。三是從降成本、促融資、拓渠道、優服務等方面持續優化民間投資營商環境,不斷提高民間投資積極性,為促進我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壯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本次出臺的“廣州民營經濟20條”中提出,要加強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和完善市場主體信用修復機制,請問我市接下來將如何在這兩方面發力,進一步助力民營經濟發展?
鄧宏永: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簡稱“信易貸”)是國家部署的一項重點工作,目的是解決中小微企業因輕資產、缺乏抵押物、政企銀信息不對稱等導致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要推廣“信易貸”服務模式。“廣州民營經濟20條”中第四條提出要“加強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助力提高企業融資便利度和獲得感。
為落實國家有關部署,推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廣州市聚焦信用信息共享和大數據開發利用,積極打造廣州特色“信用+科技+普惠金融”的信易貸服務模式,搭建便捷高效的公益性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即:廣州“信易貸”平臺),通過挖掘信用數據價值,輔助提升銀行機構審批放貸效率,通過研發提供針對性專屬金融產品,提高企業貸款可得性,為企業提供溫暖貼心的信用融資服務。
目前,廣州“信易貸”平臺已注冊近70萬市場主體,累計促成融資放款1860億元,已先后研發了“信易越商貸”“餐飲信易貸”“茶商貸”等一系列特色金融產品并取得積極融資成效。
廣州“信易貸”平臺的服務對象是廣州市范圍內登記注冊的市場經營主體,包括國有、民營、個人獨資等類型的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等,大家可以通過下述幾種方式登錄使用廣州“信易貸”平臺:
第一種,在瀏覽器中搜索“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廣州站)”或“廣州‘信易貸’平臺”,點擊使用官方網站;
第二種,關注“廣州信易貸”微信公眾號,點擊菜單欄“平臺首頁”即可使用官網移動端頁面。關于信易貸的最新政策以及相關產品服務創新的動態也會在公眾號上不定時更新;
同時,在穗好辦APP、廣州市企業服務平臺(穗好辦@企)、信用廣州網站等平臺都加載了廣州“信易貸”平臺的鏈接,市場主體在電腦端或移動端的不同設備,都能方便快捷地觸達廣州“信易貸”平臺。
在平臺上,市場主體只需要填寫企業名稱、法定代表人身份證號及手機號等信息,完成實名認證后,即可提出融資申請并獲得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將自動為企業智能匹配推薦合適產品,并自動派單到距離企業辦公地點最近的銀行支行網點,由網點客戶經理提供融資服務。
這里也要溫馨提醒一下,請廣大企業主注意辨別真偽,廣州信易貸平臺是一個政府主導、委托國企運營的公益性平臺,不向企業收取任何費用,非經主體授權不觸及市場主體非公開信息。
為深入落實“廣州民營經濟20條”,廣州“信易貸”平臺已專門設立了“民營經濟專區”,接下來將緊密結合民營企業需求,創新創造性、差異化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不斷提升信用支持金融服務民營經濟能力水平。
“廣州民營經濟20條”第十一條提出要完善市場主體信用修復機制,目的是幫助相關企業在糾正失信行為,履行相關義務后,盡快完成信用信息修復,重塑信用形象,便利企業恢復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實施《失信行為糾正后的信用修復管理辦法(試行)》,對涉企信用信息修復進行了明確和規范。以普通程序作出的對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的行政處罰信息,通過信用平臺網站進行歸集公示,被處以警告、通報批評的信息不予公示,其他行政處罰信息最短公示期三個月,最長公示期三年;涉及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消防領域的行政處罰信息最短公示期一年。最短公示期屆滿,已糾正失信行為并履行相關義務的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可以在“信用中國”網站上提出修復申請,經審核后提前終止公示。對于符合修復條件的申請,市發改部門將提高市級初審工作效率,將國家規定的“受理+初審”合計5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完成,便利企業加快修復進程。
失信行為糾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復,除了發改部門負責的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外,還涉及市場監管、海關、稅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多個部門,我們正在著手梳理相關部門的修復流程指引,完善后將在信用廣州網站公布,方便企業清晰了解相關失信信息的修復路徑和修復要求。
來源: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