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_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偷_欧美区二区三区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終于緩過來啦!上半年服飾行業超七成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增長!

發布時間:2023-08-30  閱讀數:38212

終于緩過來啦!上半年服飾行業超七成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增長!

2023年上半年,服飾行業正在經歷疫情之后的溫和復蘇。

據《聯商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經有31家服飾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

細分來看,有23家企業實現凈利潤增長(包括虧損收窄),約占總數的74%。其中九牧王、龍頭股份、雪松發展、美邦服飾、哈森股份、三夫戶外這6家企業成功扭虧為盈;搜于特、天創時尚、步森股份、柏堡龍這4家企業實現虧損收窄。思捷環球、遙望科技、如意集團、摩登大道4家企業由盈轉虧;貴人鳥、美爾雅、起步股份3家企業虧損擴大。

安踏最為賺錢

特步、太平鳥、報喜鳥等穩中有進

根據31家服飾上市公司業績預告來看,與2019年同期凈利潤相比,有部分公司已經恢復至疫情前發展水平,如佐丹奴、七匹狼;有的則實現高質量發展,例如安踏體育、特步、太平鳥、報喜鳥、錦泓集團、雪松發展、三夫戶外。

23家凈利潤增長企業中,安踏最為賺錢。822日,安踏體育發布中期業績報告,2023年上半年,安踏集團股東應占溢利達52.6億元,同比增長39.8%;收益達296.5億元,同比增長14.2%,在高基數之上較2019年同期實現翻倍。

在品牌矩陣中,安踏、FILA斐樂、亞瑪芬體育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實力。其中,安踏品牌收益達141.7億元,同比增長6.1%FILA斐樂品牌收益達122.3億元,同比增長13.5%;所有其他品牌總收益達32.5億元,同比增長77.6%;亞瑪芬體育收益達132.7億元,同比增長37.2%。在品牌差異化布局上,安踏旗下的DESCENTE迪桑特、KOLON SPORT可隆體育、Arcteryx始祖鳥、Salomon薩洛蒙、Wilson威爾勝等諸品牌聚焦各自領域,鞏固市場領先地位。


圖片


823日,特步發布中期業績報告,2023年上半年實現收入65.22億元,同比增長14.8%;股東應占溢利6.65億元,同比增長12.7%2019年同期凈利潤4.63億元,20202.48億,20214.27億,20225.90億,回顧近幾年數據可見,特步在2022年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并在今年維持增長勢頭,展現出強勁韌力。


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來的戶外運動熱潮中如“絕緣體”般存在的三夫戶外,自2019年起凈利潤連續4年虧損,在今年終于迎來了翻盤,成功扭虧為盈。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0億元,同比上升51.87%;利潤總額0.14億元,同比增長213.70%

貴人鳥、美爾雅等7家企業虧損

幾家歡喜幾家愁。31家企業之,有7家企業虧損。其中,思捷環球、遙望科技、如意集團、摩登大道4家企業出現由盈轉虧;貴人鳥、美爾雅、起步股份3家企業虧損擴大。


圖片


重組之后的鞋服上市公司貴人鳥所實行的“運動鞋服+糧食貿易”的雙主業經營模式并不順利。713日,貴人鳥發布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23年上半年虧損2910.03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虧損幅度有所加大。

針對虧損擴大,貴人鳥將原因歸為兩點,一是受宏觀經濟等因素影響,市場有效需求不足,二是公司主營業務所處行業主要為運動鞋服行業和糧食行業,而公司在這兩個行業中所占市場份額較小,市場競爭壓力較大。

與貴人鳥相同,面對壓力加大、競爭激烈的服裝行業市場,美爾雅選擇尋求新的利益點,跨界醫藥賽道,并在今年上半年再次進軍新能源賽道。然而跨度之大的轉型并未給美爾雅帶來新的利益增長,反而成了一種拖累。根據美爾雅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可見,上半年預計凈虧損為2250萬元到1500萬元,同比降低261.09%140.73%,虧損進一步擴大。

除消費需求緩慢、市場競爭激烈等原因外,美爾雅在財報中直言,業績變動的原因之一為公司所屬區域醫藥市場競爭加劇,公司醫藥板塊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導致凈利潤下降約300萬元。

消費者變得更精明

品牌聲量或是破局利器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588億元,同比增長8.2%。總體看,國內消費市場較快恢復,消費結構優化升級持續推進,新型消費快速發展,外部環境整體向好。

但也要看到,作為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心態也在發生變化。

根據麥肯錫發布的《2023年中國消費者報告》,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變得更精明,產品的功能性及品質繼續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最重要因素。

受此影響,49%中國消費者認為,本土品牌較國外品牌的品質更佳。在中國消費者更為關注品牌自身品質的大背景下,本土公司迎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上述31家服飾上市公司所透露的業績預告在某種程度上印證了這一結論。

但打鐵還需自身硬,品牌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承接住來自市場和消費者的“雙重利好”。

總體來看,從31個服飾上市企業的業績預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擺脫疫情影響后的半年內,大多數服飾企業已經恢復元氣,少部分更是實現了高速發展,同時也迎來了市場和消費者的雙重利好的機遇。

面對全新的市場環境,品牌們下一步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抓住機遇,實現騰飛。



本文內容選自:全球紡織網

文章來源:全球紡織網訂閱號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