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泰智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泰集團”)9月15日發布公告稱,2023年6月2日,公司將位于浙江省嵊州市經濟開發區城東區加佳路69號的國有出讓土地使用權、該地上的混合結構建筑、部分機器設備以及排污權轉讓給浙江興暄和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暄和”),6月30日,公司與興暄和簽訂補充協議,目前,經雙方友好協商和紹興生態環境局嵊州分局確認,公司與興暄和于2023年9月14簽訂《主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合同》以及相關《變更協議》,相關情況如下:
(一)簽訂環保局制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合同》,經雙方協商一致,主要條款如下:
1、交易標的物和交易價格:化學需氧量排污指標57.25噸,交易單價178300.1582元/噸·年,交易年限2年3個月,共計22967289.13元;氨氮排污指標2.862噸,交易單價184666.00元/噸·年,交易年限2年3個月,共計1189156.71元;二氧化硫排污指標0.016噸,交易單價33769.4元/噸·年,交易年限2年3個月,共計1215.70元;氮氧化物排污指標0.294噸,交易單價33769.4元/噸·年,交易年限2年3個月,共計22338.46元;
2、交易款項及支付方式:根據本合同所涉及的交易內容,交易價款共計2418萬元,人民幣(大寫)貳仟肆佰壹拾捌萬元整。興暄和在合同簽訂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將交易價款轉賬至本合同約定的公司賬戶。
3、交易成功后,興暄和取得交易標的排污權,且須按照政府排污權相關政策文件執行。如因興暄和的項目未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審批而終止,興暄和方退還公司排污權指標,公司退還興暄和所繳交易價款。
4、違約責任:本合同生效后,公司單方面解除本合同,或拖延履行本合同中應盡義務超過30個工作日,視作公司違約,興暄和有權解除本合同。公司應按照全部交易價款的100%向興暄和支付違約金,并退還向興暄和收取的交易價款。興暄和延遲支付交易價款給公司,應按延遲金額100%支付違約金給公司,逾期30個工作日,公司有權解除本合同,興暄和應按全部交易價款的100%向公司支付違約金。
(二)簽訂《排污權轉讓意向書》相關變更協議,經環保部門審核,排污權指標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審查確定后,雙方協商一致,盛泰集團同意將其持有的排污權轉讓金額由人民幣2500萬元調整為人民幣2418萬元,大寫人民幣貳仟肆佰壹拾捌萬元整(含稅)。
截止今日,上述交易相關不動產過戶登記手續已辦理完成,排污權抵押已解除,正在辦理排污權轉讓登記手續,完成后方能正式過戶完成。
公開資料顯示,盛泰集團成立于2007年,由雅戈爾集團、日本伊藤忠商社、寧波盛泰紡織等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公司從在浙江嵊州生產色織面料起家,2011年通過并購香港新馬集團(原雅戈爾旗下的服裝制造商)進入成衣制造領域并初步實現海外生產基地的布局(越南、斯里蘭卡、柬埔寨),同時獲得了香港和美國的銷售團隊。2013-2014年,公司接連在越南設立了棉紡廠和色織面料工廠,完成了在越南的全產業鏈布局,并在此后幾年間持續并購越南、羅馬尼亞工廠以完善全球化布局。目前,公司為全球優質服裝品牌提供中高檔棉紡織面料和成衣產品,客戶包括優衣庫、拉夫勞倫、Lacoste、FILA等。
作為一家全球化布局的跨國公司,盛泰集團的面料紡織布局在浙江嵊州、河南周口、越南,成衣制造布局在河南、湖南、安徽等省份以及越南、柬埔寨等多個國家,在海內外形成了完整的雙循環布局,實現國內生產基地為國內客戶提供服務、海外生產基地服務海外客戶的產能布局。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越南、柬埔寨等工廠的逐漸成熟,員工效率持續提升,疊加當地更為便宜的勞動力成本、運營成本等,公司增加了產能擴張及利潤提升的可能性;公司龐大的產能基礎也保證了公司持續承接優質客戶大額訂單的能力。
財報顯示,2017-2019年,得益于原有戰略客戶優衣庫等訂單的增長以及與新客戶李寧等建立合作,公司營收及凈利潤持續增長。2020年受疫情影響收入/扣非凈利潤分別下滑16%/4%。2021年收入恢復性增長10%,而扣非凈利潤下滑34%,主要是由于海外疫情導致生產及海運不暢,公司為確保產品準時交付,以空運代替海運,導致空運費同比增加超8000萬,以及棉價大幅上漲導致毛利率承壓,當年非經常性損益較多系公司持有的非凡中國(8032.HK)股票確認的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2022年隨著海外疫情趨于緩和、物流恢復及產能逐步釋放,訂單情況良好,且去年壓制利潤的因素消除,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銷售收入59.66億元,同比增長15.68%,實現凈利潤3.84億元,同比增長27.79%,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76億元,同比增長29.08%,扣除非經常損益后3.47億元,同比增長118.38%。
2023年上半年,盛泰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5.5億元,同比下降10.38%,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25億元,同比下降36.03%,分地區看,報告期內,公司(含港澳臺)的營業收入達11.25億元,占比44%,境外收入達14.24億元,占比56%。公司業績下降主要系海外客戶需求有所有下降,國內客戶需求尚在回暖過程中。受海外貸款利率大幅上升、公司新增可轉債應付利息及公司借款有所增加等因素影響,公司財務費用增幅較大;上半年公司對海內外資產進行一系列調整過程中,除收益外還有部分設備處置損失、人員辭退費用及處置境外資產外幣報表折算差額亦進入損益;3月底公司成功完成澳洲農場交割,目前暫未形成收益,但并購產生的費用等影響公司上半年業績。
盛泰集團表示,為聚焦主業發展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保持固定資產的合理配置,報告期內,公司已出售國內歷史較為悠久的嵊州梭織面料廠區,并把原有產能搬遷至公司嵊州新廠區,該事項目前進展順利,預計將按計劃在 2023 年下半年順利交割完畢。同時整合海內外生產基地,出售了部分盈利能力較低且可能存在不確定因素的海外工廠,并對未來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基地進行更深度的擴展開發;與此同時,公司各項募投項目均陸續按計劃施工、投產,其中公司越南十萬錠紡紗項目的第二期五萬錠紗線項目預計今年下半年可正式投產;光伏項目和河南項目亦按照新的規劃持續投入建設。
業內人士認為,盛泰集團通過自有各項工藝技術優勢,生產面料在抗皺、透氣、保暖、輕薄等特性上具有一定的優勢。面料的優質特性,令公司受到全球各大品牌服飾的青睞,可提升公司的產品質量及銷售數量,獲了眾多服裝品牌等大客戶的青睞,享受下游行業增長紅利。
來源:第一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