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委會 醫療科技高峰論壇
作為一個最近才從科幻小說中出現的概念,元宇宙還沒有一個被普遍接受的定義。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共享的、三維的、可探索的數字空間,在這里,用戶可以以一種他們在當前互聯網上無法實現的方式完全存在。物聯網硬件設備通常扮演著關鍵角色。
大多數關于元宇宙的概念都是通過虛擬現實設備來感知的。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問題。元宇宙究竟是電子游戲、社交網絡、聊天應用、增強現實平臺,還是上述的某種組合,抑或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迄今為止,構建元宇宙的努力一直是支離破碎的,企業不愿意合作建立《頭號玩家》等電影中出現的那種龐大的共享世界。
元宇宙的支持者有時會用這個詞來描述體驗的不同層面,從內容到驅動引擎,再到像區塊鏈這樣的底層概念,從而造成混淆。盡管如此,通過一些研究,我們可以分辨出元宇宙的建設者在哪些方面達成了共識,在哪些方面仍然存在分歧。
“
1. 目前尚未有統一的元宇宙

“
2. 消費者熱衷建立社交聯系

在這些受訪者中,44%的人表示,他們最期望的是使用元宇宙以一種更身臨其境的方式與朋友和家人聯系。另有26%的人表示他們對“探索數字世界”感到興奮,10%的人表示他們會用它來遠程工作,9%的人最熱衷于通過NFT和房地產將元宇宙通證化。還有一些其他用途,占調查總數的11%。
“
3. 娛樂業變革潛力最大

舉個例子,通常用于制作和分享視頻游戲的共享的PlayStation Dreams世界正被用來制作一部長篇電影。《冬天的旅程》由Alex Helfrecht執導,John Malkovich主演,目前正在制作中,尚未確定上映日期。
“
4. 時尚和零售也可能受到影響
元宇宙從概念到可行性的歷程跨越了幾十年。今天,隨著公司嘗試各種方法來創建共享的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它仍在不斷發展。
“
5. 1978年第一個共享虛擬世界
“
6. “元宇宙”一詞首次出現于1992年
“
7. 《堡壘之夜》全球使用率最高

《堡壘之夜》是最受歡迎的APP,可以被稱為元宇宙。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絕地求生》,作為大逃殺題材的鼻祖,公布的玩家人數比《堡壘之夜》多,但這些數據并不總是與玩家的觀察相符。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暫時給《堡壘之夜》冠名。
“
8. 用戶對元宇宙的興趣正在下降
最近,人們對元宇宙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是由金錢驅動的。從2021年開始,大量投資者開始將元宇宙視為具有巨大潛在回報的真正商業機會。
“
9. 元宇宙投資在2022年爆發

雖然2021年的投資翻了一番以上令人印象深刻,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的大部分資金來自微軟收購視頻游戲公司動視暴雪的提議,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為元宇宙提供構建模塊”。截至2023年8月,由于美國的反壟斷擔憂,這筆交易仍被擱置。
“
10. Facebook的豪賭

扎克伯格表示,元宇宙可能需要10年才能實現,這意味著總投資將超過1000億美元。這種全包的方法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歡迎。2022年10月,Meta的股價下跌了60%以上,一位知名股東寫了一封公開信,要求董事會撤回對Meta的投資。
“
11. 另外10億美元的投資
擁有《堡壘之夜》和《火箭聯盟》的Epic Games從投資者那里獲得了20億美元,用于推進其元宇宙的雄心,包括開發虛幻圖像引擎另一家3D渲染引擎Unity斥資16億美元收購了新西蘭特效公司Weta Digital,后者制作了《指環王》三部曲。
“
12. 甚至政府也參與其中
“
13. 2023年巨頭的撤回
即使是Meta也不再強調元宇宙,盡管在Reality Labs上花費了大約360億美元。扎克伯格在2023年3月告訴股東,生成式人工智能現在是他公司最大的投資,而元宇宙被降級為眾多產品中的一種。
加入元宇宙最常見的方法之一是在流行的元宇宙中購買土地。就像在現實世界中一樣,元宇宙平臺使房地產供應保持稀缺,以推動需求。元宇宙房地產的所有權記錄在區塊鏈上,使得每個地塊在理論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很像NFT)。
“
14. 2022年14億美元的房地產交換

這張概念圖展示了沙盒元宇宙中緊湊的房地產情節。
有趣的是,2022年破紀錄的銷量大部分來自新平臺,尤其是Yuga Labs的Otherside,占了四分之三的銷量最后,2021年,由于人為稀缺的供應枯竭,交易量仍然很低,四大經濟體失去了大部分市場份額。
“
15. 熱潮可能已經結束
另一個不好的跡象是,2023年4月的交易量仍然處于谷底,每周在Decentraland上只有約5萬美元的虛擬土地交易。考慮到2022年也是Crypto大崩潰的一年,這并不奇怪。
盡管企業在開發元宇宙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但如果沒有客戶采用該技術,未來的元宇宙就毫無意義。衡量公眾對元宇宙的接受程度可能很棘手。然而,根據普通互聯網用戶的情況,我們可以得出一些關于元宇宙的結論。
“
16. 每日用戶超過4億
如果算上像《我的世界》這樣的游戲,元宇宙似乎更受歡迎。
這種區別很重要,因為Web3技術是實現元界承諾的關鍵。例如,許多炒作都依賴于能夠將NFT等資產從一個平臺轉移到另一個平臺。公眾接受Web3概念的意愿可以看作是對整個元宇宙的接受程度的代表。
“
17. 元宇宙可能會造成傷害

不過,結果也不全是悲觀的。在同一項調查中,39%的受訪者認為元宇宙可以讓人們克服現實世界的殘疾,37%的人認為元宇宙可以增強他們的創造力。
“
18. 一些現實生活中不會做的事
當我們想到元宇宙是一個虛擬世界,沒有真實的人(或動物)會受到這些行為的傷害時,這些數字就不那么令人擔憂了。然而,14%的受訪者確實表示他們會在元宇宙中發表仇恨言論,因此現實世界的潛在傷害仍然存在。
Facebook的更名讓元宇宙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還不到兩年,但感覺時間似乎更長了。自2021年以來,我們已經看到了元宇宙從一個未來主義的比喻變成了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再到昨天的新聞。劇烈的波動讓我們很難預測明年的元宇宙會是什么樣子,更不用說2030年了,但我們仍然可以嘗試。
“
19. 2024年 8000億美元
“
20. 2030年 9360億美元

該報告使用了廣義的元宇宙定義,包括基礎設施、硬件(尤其是AR和VR頭顯)、軟件(包括虛擬世界和用于創建虛擬世界的工具)和元宇宙中的資產(如房地產)。根據Grandview的說法,AR和VR設備為虛擬世界創造了最大的收入,因為它們被廣泛用于模擬現實的行業。
盡管元宇宙在2023年面臨挑戰,失去投資,被生成式人工智能超越,但支持者仍然相信,這些只是成長中的歷練。對傳道者來說,元宇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它不是由Meta建立的。他們指出,研究表明,人們想要更好的虛擬世界,而且是在游戲以外的領域。
反對者指出,元宇宙一直缺乏連貫性,構建者們對其最終形式意見不一。他們認為,就其價值而言,這項技術過于昂貴。最終,只有市場才能證明哪一方是正確的。
原文由Samuel Chapman撰寫,中文內容由元宇宙之心(MetaverseHub)團隊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