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至9月10日,豫發集體·鄭州國際時裝周×鄭州國際時尚文化周將在錦榮國際輕紡城隆重舉行。
此前5年時間里,從鄭州領秀服飾董事長陳勇斌到鄭州服裝協會副會長丁巖再到豫發集團董事長王建樹、錦榮國際輕紡城董事長王建勛,幾位服裝業內“關鍵先生”接力奔走,促成此事。
以鄭州之名承載國際盛會,這場時裝界的盛會背后凸顯鄭州服裝產業謀求蝶變的迫切需求與行業自信。
一場時裝周,緣何吸引業內大佬5年奔走呼吁?一場時裝周,如何能立足本土市場兼備國際視野,實現原創設計與商業落地?一場時裝周,又是否能強化“國際鄭”作為中外創意和商業交融匯通十字路口的戰略地位?
豫發·鄭州國際時裝周9月6日啟幕,啟賦中原時尚文化
9月6日至10日,豫發·鄭州國際時裝周將在鄭州開幕。短短5天時間內,眾多一線時裝品牌將會聚鄭州,為中原時尚圈帶來數十場潮流時尚秀,多家時裝企業亦將新品發布會定在此間。
豫發·鄭州國際時裝周帶動的不僅是服裝產業中原區域的整體亮相,亦驅動時尚產業與創意產業在鄭州的落地,為鄭州打開一扇洞察時尚趨勢的窗口。
據了解,在時裝周中,IPM國際職業精英模特大賽暨中國職業模特大賽河南總決賽(中國)、IPM國際少兒模特大賽(中、俄)將在9月6日及9月7日舉行,屆時不少知名模特將在豫發·鄭州國際時裝周的舞臺上決一勝負,為市民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國際大學生服飾設計大賽、最鄭州本土獨立設計師聯合發布會等活動也將在時裝周中集中展現,通過創意火花的碰撞,啟賦中原時尚文化。
在9月10日,豫發·鄭州國際時裝周收官之時,中國、日本、韓國、比利時等7個國家的優秀服裝設計師會聚,將舉辦以“設計驅動與產業振興”為主題的時尚產業論壇,通過全球化視角把握設計與產業的趨勢與時代脈絡。
諸多“國際”打頭的盛會落地鄭州,是應時應勢。一方面政策、人口紅利與區位優勢持續釋放的鄭州,被賦予了“國際鄭”的新內涵,城市發展亦需要匹配時尚度等城市軟實力。
另一方面,每一個時裝周都有自己的定位與不可復制的特色基因,擁有“中原商貿城”美譽的鄭州以商業基因培育出一大批服裝產業集群,尤其是“鄭州女褲”的產業名片享譽全國,商業優勢與優勢產業底色驅動下的鄭州承載這場國際盛會底氣十足。
業內“關鍵先生”五年磨一“會”,鄭州服裝產業欲開“窗”看世界
豫發·鄭州國際時裝周的背后,除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外,亦有鄭州服裝龍頭企業及相關協會的辛苦奔走。始終貫徹促成此事的,則繞不開幾位“關鍵先生”的五年努力。
“這場時裝周呼吁了五年,終于將要落地。”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見到鄭州領秀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勇斌時,其剛從醫院打完點滴,時裝周前的準備工作,讓“連軸轉”的他病倒了,但仍然不肯下“火線”。用他的話來說,時裝周對鄭州服裝產業十分重要,這是鄭州服裝產業與世界時尚界對話的一扇“窗”。
△陳勇斌
這場時裝周并不是心血來潮,從提出到落地,5年時間里,鄭州服裝協會與諸多同仁一起力推此事。
2013年,陳勇斌接任鄭州服裝協會會長一職。據其回憶,恰恰在2013年,有媒體做了全國重要城市時尚度排名,鄭州墊底。這一排名讓陳勇斌久久不能釋懷。“無論是巴黎還是紐約,服裝對城市時尚度的貢獻率是很大的,尤其是巴黎國際時裝周,能給巴黎帶來超80%的時尚度。”作為鄭州市人大代表,陳勇斌同年建議打造“中原國際時裝周”。
陳勇斌肩負企業發展,2015年加入鄭州服裝協會作為專職會長的丁巖接過“接力棒”,重新開始謀劃此事。
“當時的時機并不成熟,但已經有此想法,女裝在鄭州要有一席之地,時裝周必不可少。”丁巖表示,此前的時裝周與產業和城市的發展程度不匹配。而此時,無論是從城市角度還是產業角度,鄭州都足以支撐起這場盛會。
因此,在落地中的“中原國際時裝周”也轉為“鄭州國際時裝周”,用更精準的地域來強化時裝周的定位。
△豫發集團董事長 王建樹
對于這個承載諸多國際盛會的時裝周,深耕服裝產業的豫發集團亦給予了強力支持。“沿海產業向中西部轉移仍在繼續,已搭載‘三區一群’等多項國家紅利的河南,有望獲得更多投資者的青睞。”豫發集團董事長王建樹認為,在承接包括服裝產業轉移的競爭中,如何構建完整而持續優化的產業服務生態體系是考驗。
“時裝周其實就是對優化服裝產業體系的外在表現”,豫發集團副總經理、錦榮國際輕紡城董事長王建勛說,豫發集團自2002年開始,深耕服裝產業,“可以說,豫發集團見證并參與了鄭州服裝產業的一步步發展壯大。我們對服裝行業感情深厚,我們希望能通過時裝周為鄭州服裝產業做些事情。”
不謀而合,促成此事的“關鍵先生”分別代表服裝企業、政府協會及服裝產業市場方,亦在某種程度折射,豫發·鄭州國際時裝周是鄭州服裝產業的共鳴與心聲。
用“時裝周”講好鄭州女裝的品牌故事
舉辦時裝周,究竟要為鄭州與本土服裝產業帶來什么?
答案在陳勇斌腦海中十分清晰,這也源于其自身的經歷與趨勢的把握。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群在鄭州火車站謀生的服裝批發商完成了原始積累,開始模仿南方的版型在自家的作坊里生產女褲。彼時,鄭州女褲從僅盤踞黃河以北發展到在全國市場遍地開花,即使在被廣州褲子鎖定的南方市場,也激烈上演起鄭州女褲和廣州女褲的“龍虎斗”。
真正讓鄭州女褲驚艷全國,則是夢舒雅在一場服飾博覽會的亮相。
2005年3月28日,鄭州領秀旗下品牌夢舒雅高調參與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令諸多本地同行始料未及。夢舒雅第一次光鮮地站在全國同行面前,此舉開創了鄭州服裝界品牌營銷之先河。
同年12月,婭麗達在鄭州宣布,與中研國際服裝咨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操刀婭麗達的品牌運作。2005年8月底,“中國女褲看鄭州”北京推介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鄭州12家品牌女褲企業集中亮相,吸引了眾多媒體和同行的目光。“中國女褲看鄭州”的口號也在當時被明確提出。
“在時裝周上與全國知名品牌比肩,想要做發布就需要倒逼研發團隊的設計研發能力、要引進高級人才。”陳勇斌認為,這對企業的設計團隊、品牌的研發能力都有推動作用,更重要的是認清自身在全行業內差距與短板。
如今的鄭州服裝產業,又站在了從女褲到女裝的行業轉型迭代新節點。丁巖告訴記者,2008年11月,鄭州服裝產業提出打造鄭州女裝品牌區域。
如何打造出鄭州女裝這張新名片?并不是一句簡單的思維轉型,與當時打造鄭州女褲發展環境相比,當下無論是行業環境還是消費者心理,都有了不同。
逸陽服飾電子商務中心負責人李東明認為,隨著場景的轉變,打造女裝品牌就有了新的要求,“年輕人喜歡的玩法,有年輕人喜歡的空間,要有新玩法,比如直播、網紅等元素,融入到對鄭州女裝品牌的宣傳” 。
以鄭州女褲基因為底色的鄭州女裝已在全國初露鋒芒,但出于品牌溢價及品牌傳播等方面考慮,不少發端于鄭州,在全國區域小有名氣的女裝品牌,優先選擇將總公司轉移至深圳、上海等大都市。
基于上述原因,時裝周成為鄭州本土服飾企業越來越重視的載體。“通過時裝周,給鄭州女裝品牌一個把握時尚話語權的機會,讓鄭州女裝品牌及本土設計師以時裝周為橋頭堡,講好品牌故事,彰顯行業自信。”丁巖認為。
從女褲到女裝,一字之差背后的艱難蝶變
通過時裝周打開一扇與全國行業對話的窗口,講好品牌故事,彰顯行業自信,對于現階段的鄭州服裝產業來說,顯得彌足珍貴。
如果說2013年提出“中原時裝周”是希望提升鄭州城市的時尚度,如今則希望通過這個國際性的平臺來呼喚產業關注度與供應鏈的重塑與整合。
從“中國女褲看鄭州”到“中國女裝看鄭州”的提出,看似簡單的“一字之差”,卻承載著艱難的涅槃重生歷程。
近幾年,在全球制造業普遍產能過剩和人力成本、商鋪租金快速上漲、電商沖擊劇烈的大背景下,鄭州女褲業陷入生產成本急劇上升,而銷售卻進入平臺期的“內憂外患”中。
以人力成本為例,5年以前,工廠工人的平均月工資不到2000元,而如今,三四千元的月薪也難以留住一個熟練的工人。
而原先單一作為鄭州七大主導產業之一的服裝業,近兩年在統計口徑中則悄然轉換為“品牌服裝和家居制造業是鄭州市七大主導產業之一”,這一句口徑的轉換,背后則是服裝業在主導產業中占比的收窄。收窄的背后,則意味著服裝業行業話語權的削弱以及相關資源傾斜度的轉移。
女褲業較低的進入門檻和低附加值,讓“領秀·夢舒雅”“婭麗達”“逸陽”等鄭州女褲領軍企業清晰看到,若想做大做強,就必須實現從單品向系列化、從貼牌生產到自主設計研發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做女裝,并非上一個生產線那么簡單,而是需要全方位改變,而在這個全新的產業鏈上,設計研發非常重要。”婭麗達服飾董事長趙孫立認為。
盡管轉型艱難,但趙孫立、陳勇斌、劉濤等一大批鄭州女褲領軍者則實現戰略突圍,“女裝發展空間廣闊,闖過去,前面就是艷陽天!”
面對服飾個性化消費釋放的年代,設計與創意,以及女裝產業鏈的完善成為破局的關鍵點。
王建勛坦言,盡管女褲的全產業鏈在鄭州相當成熟,但女裝的全產業鏈落地,比如優質布料供應與印染產業鏈等,還與南方有較大差距,“也缺乏成規模的產業集群來產生聚合效應”。
女裝產業鏈的完善,需要本土服裝產業的整體轉型,通過規模對全產業鏈產生“虹吸效應”, “如何不讓人才‘東南飛’,對于飛速發展的鄭州,已經有了留住人才的沃土,時裝周吸引全國的行業精英來鄭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本土服裝業集體發聲與招賢的集結號。” 丁巖說。
鄭州服裝產業亟須產業互動
經過再三挑選,豫發·鄭州國際時裝周主會場設于錦榮國際輕紡城,亦有較深的含義。“首屆國際時裝周,鄭州服裝人把它放在離市場最近的地方,既要有國際范,更要接上市場的地氣。”丁巖表示。
鄭州首批服裝創業者,發跡于火車站批發市場,完成原始積累,他們對于市場具有高度的靈敏性,這也是鄭州服裝產業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市場是檢驗企業的試金石”,陳勇斌認為,鄭州國際時裝周就是要打造秀、展、銷為一體的創新“浸入式”市場互動平臺,讓“作品”轉化為“商品”,讓流行元素從爆款到原創設計,浸入消費者意識。
“我們力推豫發·鄭州國際時裝周×鄭州國際時尚文化周也是順應鄭州服裝產業的發展態勢。王建勛認為,服裝不僅僅是加工制造業,也是時尚產業、文化產業。鄭州依靠區位優勢及人口紅利,在物流集散、加工制造等方面都優于其他省市,唯獨在產品的研發、設計這一具有時尚屬性的環節上比較弱。
“時裝周這一載體除了可以推出本土優秀設計師,還可以搭起舞臺吸引外來優秀人才,全球范圍內的行業互動也可以提升鄭州服裝行業的國際化視野。”王建勛表示,豫發集團在這幾年不斷加大與國際時尚潮流的接軌,今年8月份,錦榮·產業新城接待了意大利米蘭考察團的參觀交流,為下一步的合作夯實基礎。
除了時尚周的載體外,王建勛認為鄭州本土服裝產業需要足夠的互動與發展空間。
與省外服裝產業集群相比,河南有服裝企業上萬家,但90%的企業居無定所。“相比于廣州、杭州這些城市,鄭州服裝產業還有不少提升空間,特別是在當前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大環境下,鄭州服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大有可為。”王建勛解釋道。
據介紹,豫發集團自2002年開始,深耕服裝產業,打造了“錦榮商貿城”、“錦榮輕紡城”、“錦榮·產業新城”等知名服裝產業項目,涵蓋了服裝產業“原料”、“生產”、“流通”全產業鏈。
目前,豫發集團的“錦榮·產業新城”依托錦榮系服裝全產業鏈,全面承接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和國際品牌的紡織服裝產業轉移,致力于建設現代化的輕紡、服裝產業核心基地。
“錦榮·產業新城1期已經建成,入駐規模企業200余家,在當地已經形成了初步的產業集群效應,得到了政府、企業、市場的共同認可。但市場還遠遠不夠,仍舊有很多客戶無法滿足,我們正在積極協調安排后續的工業用地計劃,為鄭州乃至河南服裝產業發展爭取更多的空間,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助力鄭州服裝產業走高質量、現代化之路。”王建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