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第二十屆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織交會”)如期而至,國內外客商云集大朗,現場生氣勃勃,人頭攢動,一個個專業技術和成品展臺,一場場技能競賽、T臺走秀和研討會,集中展示了大朗毛織行業的時尚魅力和澎湃活力,以及東莞的制造實力,讓與會嘉賓收獲良多。
本屆展會以“時尚潮·東莞造”為主題,依托大朗鎮毛織產業的傳統優勢,深度融合時尚潮流文化,展現世界毛織之都新風尚,讓東莞制造美學引領毛織行業潮流。通過“更加注重服務產業發展、更加注重對外開放合作、更加注重展會的互動性、更加注重提高服務配套”,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秘書長夏令敏、副會長徐迎新等國家、省市的行業協會、產業集群負責人,東莞市委常委、副市長邢文聚,大朗鎮黨委書記郭懷晉,黨委副書記、鎮長鄧柏松等參加了開幕儀式。
把握新型工業化發展機遇,推動傳統行業高質量發展
“大朗以毛織為特色,40多年深耕細作、傳承創新,成功建立起國內最具規模與體系優勢、最具市場與創新活力的毛織產業集群。‘織交會’與區域同發展,與產業共成長,已經成為行業標志性事件。”孫瑞哲致辭時表示,本屆“織交會”鏈接本土與全球,做強特色與品牌,是呈現新時期大朗毛織風姿風采與實力魅力的重要窗口,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打開嶄新局面。
他希望,大朗毛織在新型工業化實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有更大擔當作為。針對大朗毛織未來高質量發展,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固本興新,推動科創制造,做精、做實特色毛織產業,加強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對接,推動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二是要登高涉遠,暢通內外循環,用好區位優勢,打造開放高地,融入灣區發展,發揮集群的產業集聚優勢和資源集聚效應,更好嵌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三是要文修武備,做強區域品牌,融入產業優勢、文化特色、生活方式,打造流量經濟,講好毛織故事,借助風情文化節、村BA等推動更具人文、更有溫度的發展。
“作為東莞這座國際制造名城的生動縮影,大朗毛織產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和沉淀,已經成為了全國范圍內最具規模、產業鏈最完善的毛織產業集聚區,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的華麗轉變。”邢文聚致辭時表示,服裝紡織鞋帽產業是東莞的支柱產業之一,目前已是千億級規模。為進一步做強做優東莞傳統優勢產業,市委市政府近年還專門設立了“3+1”產業集群試點培育專項資金。今年市政府“一號文”更是推出了20條政策、75項措施,涉及產業培育和企業發展各項獎補政策資金約15億元,進一步推動了東莞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他指出,近年來,大朗積極主動作為,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共建“世界級毛織產業集群先行區”,“世界毛織之都”日漸鮮明。希望大朗乘勢而上,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進一步壯大毛織產業集群,為東莞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創制造強市、為中國紡織事業發展貢獻更大力量,市委市政府也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和推動紡織行業的發展,助力我國紡織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織交會’自2001年創辦至今,已成為享譽中外的毛織產業產銷對接、行業交流重要平臺,20多年來大朗毛織產業因實干而繁榮、因創新而迭進、因機遇得發展,實現了“中國羊毛衫名鎮”向“世界毛織之都”的跨越。”郭懷晉在致辭時表示,今后,大朗將堅持守正創新,推動產業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融合化發展。同時,大朗將把握新型工業化發展機遇,全面推動傳統行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核心區,加強文化賦能與時尚升級,做強“大朗優選品牌”,進一步暢通內外環境,為“世界毛織之都”注入新內涵。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大朗毛織產業創新服務平臺揭牌儀式。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大朗鎮毛紡織行業管理委員會和東莞市貴德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毛一)三方簽訂了《中國紗線流行趨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大朗鎮毛紡織行業管理委員會和東莞廣達塑膠制品有限公司三方簽訂了《智慧毛織企業投資合作框架協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與大朗鎮簽訂了《共建世界毛織之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開幕式后,領導們一行先后來到機械展館、新型紗線區、大朗優選綜合展區等展區,走訪了慈星智造館、STOLL、強隆科技、巨星、印象草原、富鵬紡織、大朗毛織產業智慧生產項目、國際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等展位,詳細就企業智能制造、研發創新、貿易出口等進行了交流。
4個“更加注重”構建新發展格局
據了解,1979年5月,香港協和織造有限公司以“三來一補”形式開辦了大朗第一家毛織企業——大朗毛織一廠,從此開啟了大朗毛織產業發展的征程。依托區位之便、產業之實和市場之利,大朗用40多年時間構建起了全國最具規模、產業鏈最完善的毛織產業集群。
近年來,大朗毛織持續強化制造、集成服務,產業的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和先發優勢不斷夯實,在數智轉型、創意設計、品牌培育中走在前列,“世界毛織之都”的形象日漸鮮明。截至今年9月,大朗擁有毛紡織市場主體超2.5萬家,從業人員超20萬人,規上毛紡織工業企業近200家,規下毛紡織工業企業1.5萬家,培育毛織工藝美術設計師、工藝師超3000人,年設計毛織工藝美術作品數十萬款,全產業鏈年銷售額達720億元,年產毛衣9億件。
同時,大朗擁有紗線銷售企業超過2500家,年銷售紗線超過100萬噸,交易額超350億元,占全行業市場交易額的一半左右,是全國最大的紗線現貨交易市場。大朗還是國內毛織行業產業鏈最集中、最完善的集群,形成了10平方公里的毛織商貿城,集聚了大朗超過半數的毛衣生產企業,80%以上的毛織紗線和數控織機銷售企業,以及4個大型毛織專業市場、6個毛織配套片區和12條毛織專業街。
作為一個展現產業風采風貌、活力魅力的重要平臺,大朗“織交會”自2001年開始舉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了19屆,以高端化、特色化為方向,推動供需對接、產業聯動,已成為創新創業的風口、品牌成長的沃土,為促進大朗乃至全國毛織產業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時隔兩年,“織交會”強勢回歸,第20屆“織交會”計劃通過更加注重服務產業發展、更加注重對外開放合作、更加注重展會的互動性、更加注重提高服務配套等4個“更加注重”,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現場直擊:增設源頭紡廠展區,促進行業高效合作
第20屆“織交會”由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中國針織工業協會主辦,東莞市毛紡織行業協會承辦。高標準設置了中國·大朗毛織貿易中心為主會場,以及環球貿易廣場、紡織世界、毛一毛織商貿街、紗線世界、廣東毛織市場等5個分會場,各會場展覽總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共有800多個搭建展位、2000多個鋪位展位。
其中,主會場共有展覽面積12萬平方米,吸引了超800家展商進駐,具體又劃分為大朗優選綜合展區、新型紗線區、源頭紡廠展區、毛織智造區、產業幫扶專區等5個展區,展品涵蓋毛衫、紗線、機械、鞋帽、襪子、輔料等細分品類,全面展現大朗毛織產業的規模優勢、配套優勢,以及時尚風采。
在全國最具規模、產業鏈最完善的加持下,大朗毛織擁有不可復制的源頭優勢。本屆“織交會”充分提高展會的互動性和配套服務,首次增設了源頭紡廠展區,客商們在觀展后可以即時深入企業參觀交流,實地對接廠商,充分展示紡織產業鏈的源頭,以及源頭企業的創新與實力,打造一站式無憂商貿交易對接平臺,把握市場新動向,促進行業高效合作。
除了不斷更新迭代的電腦橫機外,一體成型機在近年來也成為毛織行業的一個新趨勢。在展覽面積達5000平方米的機械展館里,吸引了慈星、巨星、強隆、豐帆、夢之星、連興等眾多國內外機械龍頭企業參展,更大規模、更高水平地展示了更為先進的一體成型設備,讓客商連連驚嘆毛織產業智能化、數字化升級步伐之快。
大朗優選綜合館集中展示大朗毛織先進工藝和產品魅力
毛織產業是大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如何更好地發展毛織產業集群,需要在打造區域品牌上下功夫。當前,大朗正大力實施的大朗優選品牌行動計劃,就是為了進一步服務產業,以期培育出一批核心競爭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價值鏈的延伸,發展毛織產業集群,助力大朗經濟行穩致遠。
在本屆“織交會”上,首次增設了180平方米的大朗優選綜合館,30家大朗優質毛織企業集中在綜合館特裝亮相,充分展示大朗毛織產業的先進工藝和產品魅力,成為了本屆“織交會”的亮點之一。據了解,這些企業在設計力、產品力和競爭力等方面綜合優勢突出,代表了大朗毛織行業的最高水平和創新能力,為客商帶來了豐富多樣的產品展示和技術交流機會,提供了難得的商機。
此外,今年大朗鎮以第20屆“織交會”為平臺,組織策劃了“大朗優選杯”電商直播技能競賽活動,分校組、新商組、標桿組等三個組別,發動200多名電商企業及新媒體人士參與。通過大賽,培養超100名帶貨主播,賦能30家制造企業數字化發展,打造50個大朗示范直播間,帶動培育一批本土電商產業服務機構。
列活動輪番上演,擦亮東莞“國際制造名城”城市名片
據介紹,第20屆“織交會”還專為跨境渠道的生產商、供應商、服務商、渠道平臺及跨境賣家提供資源對接,高效精準為參展商提供對接各類需求的生態場,線上線下一體化,激發更多合作機遇。
為打造全天候市場促進平臺,本屆展會將創新舉行2024年中國(大朗)毛織服裝流行趨勢講座及發布會,第20屆中國(大朗)毛織服裝設計大賽,同步創新舉辦第5屆設計師年會、采購對接會和各類座談會/研討會,以及各大平臺政策宣講會、產品對接會,舉辦毛織時裝走秀等推廣活動,全面提升大朗毛織區域國際品牌的城市影響力、擦亮東莞“國際制造名城”的城市名片。
同時,以“織交會”為品牌推廣契機,對主會場毛織貿易中心三樓多功能表演廳進行全面升級,打造大朗毛織創新服務平臺,作為“織交會”等時尚活動的主要發布表演廳,引進紡織服裝創意設計示范平臺——pop設界運營該創新服務平臺,為2萬多家大朗毛織企業進行全程研發設計和定制服務,不斷構建大朗毛織未來時尚設計生態。
延伸閱讀:
文化賦能毛織展現藝術之美
近年來,大朗鎮依托毛織產業集聚優勢,以創建“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抓手,在產業中萃取提煉潮流毛織文化,通過潮流毛織文化與毛織產業的深度融合碰撞,打造潮流毛織文化多維度展示平臺,煥發產業發展新勢能、新血脈、新業態,以潮流毛織文化賦能毛織產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活動”造勢,積極搭建毛織文化發展的載體和平臺,不斷拓展毛織文化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增強活動的吸引力與影響力,把文化活動的人氣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底氣,讓毛織文化充盈更多人的生活,從而帶動毛織產業的蓬勃發展。今年“織交會”期間,以中國大朗毛織貿易中心為主舞臺,結合“潮流東莞”火柴盒活動,以輕松的音樂part的形式,策劃開展“毛線派對潮流音樂會”,通過潮流音樂文化與毛織產業的碰撞,以沉浸式的體驗方式,讓更多年輕人接觸毛織文化、喜愛毛織文化,激發毛織產業發展新動能。
堅持“品牌”造勢,圍繞貫徹文化強勢“1+8”政策,發起“大朗優選”+文化行動計劃,籌劃舉辦大朗鎮首屆毛織主題文創產品征集活動,豐富潮流毛織文化內涵,唱響大朗毛織之音。
堅持“空間支撐”,將荔枝、毛織等元素更好的融入大朗文旅項目及新型文化空間建設,以“見縫插針”式,推動建設更多毛織主題打卡裝置、城市家具裝飾、墻繪、景觀等,將毛織元素更好地融入大朗城市更新、鄉村振興及文旅項目建設,植入城市建設的各個空間角落,讓毛織文化融入市民生活,使毛織文化觸手可及。結合“潮流東莞”建設,推動形成新型文化空間植入毛織工藝美術新業態,打造系列集體驗、打卡、互動于一體的毛織文化“微特精”空間,為毛織文化藝術的發展提供活動載體。以新型文化空間為載體,通過投放毛織文創品、舉辦毛織主題活動沙龍等形式將毛織工藝宣傳推介出去,做大宣傳格局,讓新型文化空間以獨特的文化內涵助力毛織產業多元化發展。
堅持“文化”賦能,以潮流文化賦能毛織產業,激發產業發展時尚活力,展現毛織的產品之美、工藝之美、設計之美、品質之美,培育毛織產業制造力、智造力、創造力的潮流新動能,以東莞制造美學助力毛織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東莞制造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強化保障服務,助力毛織企業出海拓市
今年以來,大朗鎮錨定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堅持制造業當家,夯實經濟穩增長“硬底盤”,聚力實施“百千萬工程”,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規范傳統毛織制造企業的生產經營,提升產業的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
為進一步優化大朗鎮營商環境,加強政府與企業的溝通,切實為企業解決困難,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大朗鎮在今年還成立了企業服務團,給予鎮內毛織企業很大支持。在開拓市場、搶占商機方面,大朗企業服務團在強化保障和做好服務上下功夫,積極宣傳發動毛織企業參展拓市,并與展會主辦方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協助參展企業爭取更好的位置、展后協助企業申請參展補貼等多項服務。
僅今年以來,大朗鎮就先后組織毛織服裝、紡織機械及紗線企業赴浙江濮院、上海國際會展中心、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等地參展,還組織毛織企業越洋出海參加了印尼國際紡織及服裝機械展覽會和日本亞洲紡織成衣展,及時了解市場動向,加強中外技術交流,為開拓國際市場創造條件。
接下來,大朗毛織將在培養和使用青年人才上下功夫,大膽創新工作思維模式,不斷推動毛織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邁進,實現大朗毛織產業“老樹發新枝”。積極發揮好五大行業協會聯絡交流、維權建言、橋梁紐帶作用,搭建產業協同創新服務平臺,全面提升行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同時,強化行業發展保障,以“大朗優選”品牌行動、“新銳人才”培養行動等“六大行動”為抓手,引導好、服務好、管理好毛織企業發展,努力將“大朗毛織”打造成為時尚與品質兼具的全國性產業品牌。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