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18日,作為2023年中國(阜寧)環保新材料大會的一部分,第八屆中國(阜寧)環保新材料創新論壇暨第三屆全國紡織行業“阜寧杯”職業技能競賽在阜寧舉辦。會議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指導,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中共阜寧縣委、阜寧縣人民政府、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產業用紡織品專業委員會主辦。

中共阜寧縣委副書記郭碧玉主持大會開幕式。
高溫濾料產業已成國際競爭優勢產業
環保濾料是污染物治理和改善空氣質量的重要材料,是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重點發展領域,是我國紡織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過濾產品和技術對于有效控制工業廢水和廢氣排放,減少環境污染起著關鍵作用。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在致辭中說,當今世界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和資源壓力,我國紡織行業作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對國家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和促進貿易出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肩負著推動資源可持續利用、環境保護、綠色制造等巨大的社會責任。過去十年,我國高溫濾料行業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牽引下,迎來了跨越式發展,已在燃煤發電、鋼鐵、水泥、垃圾焚燒、有色冶金等領域形成了系列化差異化產品應用,實現了高溫濾料產品的高效低阻長壽命,行業多項科技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中國專利獎。可以自豪地說,我國高溫過濾用紡織品已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
對于環保濾料產業下一步高質量發展路徑,李陵申建議,一是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強關鍵技術突破。要更加注重基礎應用研究培養自身的競爭優勢,持續加強前沿技術研究,激活行業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專注高端化、高技術產品的開發和應用。二是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助力低碳循環發展。行業應建立低碳科技創新體系,推動高效能資源循環使用,強化綠色產品設計,提升綠色低碳產品供給能力和市場影響力。三是聚力智能制造技術,推動兩化深度融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濾料產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將重塑企業的競爭優勢和產業集群在全球的競爭格局。四是搭建人才培養體系,賦能行業人才發展。堅持立足行業、面向社會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持續完善行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銷售人員、生產工人等人力資源的知識更新、技能提升、技能評價等工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紡織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徐衛林為大會發來視頻致辭。他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產業用紡織品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新型紡織材料、高端紡織裝備、智能紡織品、紡織產業可持續發展、數字化工廠、電子紡織品物聯網平臺以及科技創新中心等等,這些紡織前沿創新將帶來一些顛覆性變化,未來紡織硬核科技也將制造“美好生活”。過去十年,我國過濾與分離用紡織行業與時俱進,成為創新的重要策源地。行業聚焦環保濾料全產業鏈,著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市場份額持續擴大,品牌效應逐步顯現,載體平臺優勢顯著提級。今后還要不斷強化科技的力量、加強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工作,建立濾料行業大數據中心,推動袋式除塵環保裝備智能運維等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實現環保濾料產業的智能化和服務化轉型。
“阜寧濾料甲天下”獲高度認可
近年來,阜寧縣大力發展環保濾料產業,率先建成全國第一個“濾料集”、全國唯一環保濾料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園區,有“阜寧濾料甲天下”的美稱。
中共阜寧縣委書記張利華在致辭中說,近年來,阜寧縣持續推進強鏈補鏈延鏈,加快構建新能源、新型纖維材料等產業為骨架的綠色低碳產業體系,不斷推動晶硅光伏、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節能環保等產業鏈做大做強,持續促進石油機械、糧油果蔬加工等產業鏈做優做特,加快形成主導產業規模優勢和產業鏈帶動優勢。特別是環保新材料產業,阜寧縣打造出了全國集聚程度最高、產業鏈條最全、市場份額最大、創新創牌最強、技術裝備最好、載體平臺最優的環保濾料生產基地。目前,阜寧縣正朝著百億規模闊步前行。
對于阜寧濾料產業下一步的發展,張利華表示將牢牢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戰略機遇,為環保濾料產業發展拓展新領域,著力把環保濾料產業打造成阜寧綠色產業新標桿。
阜寧濾料產業取得的發展成績獲得了全國和江蘇行業協會領導的高度認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在會上表示,多年來,阜寧縣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快推動產業科技創新步伐,大力發展環保濾料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積極弘揚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不斷推動整個產業高質量發展,為行業培育出一批創新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東方濾袋有限公司成為濾料產業首家入圍“國家級綠色工廠”企業(正在公示);藍天環保有限公司與東銘集團資本重組,實現產業鏈向應用端延伸和業態變革。
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韓平也表示,江蘇紡織產業總量約占全國紡織近五分之一,是本省經濟的支柱產業。基于紡織產業的優勢,近幾年,江蘇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也得到快速發展,其中過濾紡織品和安防用紡織品是江蘇的特色產業。他建議江蘇紡織產業下一步要把科技創新體系作為重要保障,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推動行業時尚發展與品牌建設,把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作為根本著力點。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分會會長、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院長王屹表示,近幾年真切地感受到阜寧濾料名城發生著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感受到阜寧縣歷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濾料產業的發展。他建議環保濾料產業要抓住當前正值國家實施“雙碳”戰略的新機遇實現更大的發展。
隨后,阜寧縣人民政府縣長許根林向與會嘉賓介紹了當前阜寧環保濾料產業發展情況、發展優勢、前景展望等。
為打造“環保新材料+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的新型工業化示范園區,本次大會上,阜寧智慧環保新材料示范園創建正式啟動。
此外,會議還進行了22個重大項目的簽約。
培養高技能濾袋縫紉人才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技能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促進我國就業創業和高質量發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共同主辦,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承辦了第三屆全國紡織行業“阜寧杯”縫紉工(濾袋)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決賽。
此項賽事是我國紡織行業的一項重要賽事,通過該項賽事已經成功培養出1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名全國技術能手,12名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通過競賽,激發了廣大縫紉工學技術、練技能的熱情,激勵和帶動行業職工走技能就業、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11月16—17日,在經過了理論知識考試和實操比賽后,11月18日,迎來了本屆競賽全國決賽的閉幕式。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人力資源部主任、紡織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主任朱超主持本環節。
本次競賽總裁判長、東北大學教授柳靜獻首先對本次大賽做了點評。他表示,本次競賽分為理論和實操兩部分,參賽選手表現出了良好的競技狀態,發揮了較高技能水平,但也反映出一些問題。他建議操作工應立足崗位,加強濾料專業知識的學習,將理論知識應用于生產實踐;要精益求精,提升操作質量;要培養全能型技能人才,重視先進操作方法的學習與普及。
隨后,會議宣布比賽成績(名單附后),并進行了頒獎。
會議宣布:授予獲得2023年全國紡織行業“阜寧杯”縫紉工(濾袋)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決賽第一至六名的6位同志“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頒發獎杯、榮譽證書和獎金。第一名頒發獎金10000元,第二至六名頒發獎金每人8000元。獎金由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提供。
授予在2023年全國紡織行業“阜寧杯”縫紉工(濾袋)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決賽中獲得第七至第十八名的12位同志 “全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技術能手”,頒發獎杯和榮譽證書;授予在全國決賽中獲得第十九至第三十名的12位同志“全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濾袋縫紉操作能手”,頒發獎杯和榮譽證書。
對在全國決賽中獲得第三十一至第六十五名的35位同志,授予“2023年全國紡織行業‘阜寧杯’縫紉工(濾袋)職業技能競賽優秀操作選手”,頒發榮譽證書。
會議還頒發了 2023年全國紡織行業“阜寧杯”縫紉工(濾袋)職業技能競賽“突出貢獻單位”“優秀組織單位”“優秀裁判員”“執裁貢獻獎”,“2023年全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等獎項。
會議最后,獲得本次競賽第一名的江蘇藍天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劉曄作為選手代表宣讀了倡議書。
本次大會同期還舉辦了2023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智能制造大會、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分會年會。同時,依托藍天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設立的高溫過濾用紡織品研發基地通過評審,還召開了聚四氟乙烯縫紉線行業標準討論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為本次競賽第1名選手頒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