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022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開展首日,湖北天門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H7C07舉辦“智并聯·向未來——開創并條產線聯動時代”新品發布,開啟了“智并聯”先河,開創了“并條工序全自調勻整時代”新理念。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秘書長夏令敏、副會長徐迎新,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校長俞建勇,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顧平,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梁鵬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閆巖,湖北天門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方勇等有關領導和嘉賓,以及天門紡機海外內客戶代表等參加了本次發布會。
“兩年前的展會上,我們提出了‘開創并條工序全自調勻整時代’的理念。通過實踐與應用,這個理念逐步被用戶接受和認可,幫助一些紡企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兩年多來,我們又研制出了新一代 T2、T3 系列并條機,開啟了‘智并聯’先河。這也標志著天門紡機在推動紡織裝備智能化、高端化的進程中又樹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湖北天門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方勇致辭時表示,此次參展的 4 款 7 臺并條機擁有世界領先的“一控多軸多臺”技術,顛覆了并條機以單機為單元獨立運行的傳統技術,實行“一車間一控制”,可極大提高設備的運行質量和效率。此外,“皮輥混合加壓”“導條自動升降”等諸多專利技術的創新運用,更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先進性、穩定性、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用戶體驗感。他表示,天門紡機作為國內紡織裝備“老字號”企業,幾十年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不斷創新,只有常創常新,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公司始終把“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產品戰略放在首位,落到實處;始終堅持以產品創新為引擎,不斷推動企業技術進步,提高核心競爭力。正因如此,公司和天鶴牌并條機被工信部認定為重點專精特新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
面對未來發展,他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畫卷已經展開,波瀾壯闊;以裝備數字化、智能化推動紡織現代化的號角已經吹響,催人奮進。作為紡織大軍的一員,天門紡機將竭盡所能,在推動紡織科技進步中獻計、獻策、獻力,努力實現“當民族工業精益表率,做紡織裝備領先企業”的使命愿景。
“作為國內‘專精特新’企業代表,天門紡機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生產制造紡織機械,不忘產業報國初心,牢記強國富民使命,以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勇立紡機發展的時代潮頭。”發布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首先對此次新品發布表示祝賀,并對多年來天門紡機的創新發展給予充分肯定。“天門紡機本次推出的四款并條機,實現并條全工序的集中運動控制、數據管理,‘智并聯·向未來’的理念契合行業發展方向,具有示范引領作用。”他強調,天門紡機篤行“專精特新”之路,體現一種匠心。天門紡機堅持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做專、做精并條機,通過不斷創新,實現了在并條機領域從跟跑到并跑、領跑的躍升。天門紡機秉持“產業報國”之心,體現一種堅毅。三年疫情挑戰之下,天門紡機集中力量搞技改,凝心聚力促研發,啟動“智慧工廠”項目建設,對標生產制造柔性化、倉儲物流自動化、信息管理現代化。天門紡機堅定“示范引領”之舉,體現一種膽識。加快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紡織行業穩規模、優結構、提效率的戰略重點。
“我國已開啟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加快建設紡織現代化是行業的時代擔當、必由之路、戰略選擇,紡織裝備智能化必須先行。”面對未來發展,他強調,天門紡機作為國內紡織裝備生力軍,順潮流是智者選擇,挑重擔是仁者本色。路遙知馬力,拙守見精神。“希望天門紡機堅定不移,勇攀高峰。”
在與會代表的熱情期待下,活動現場,還舉行了新產品揭幕儀式和新產品開機儀式,新品正式亮點。天門紡機副總經理楊文峰再答記者提問時介紹,“智并聯”就是指并條單機之間“智能聯結”。其核心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并條單機自身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這是基礎;二是不分臺、套,所有并條機之間實現數據互通、智能互聯;三是一控多軸多臺技術的創新應用,有利于精準控制,確保設備運行穩定和產品質量穩定,減少用工,提高管理效率。“‘并條產線聯動’是單機智并聯之后的進一步升華。其核心體現在并條產線前后道工序之間設備的智能互聯及統一控制,其主要技術支撐路線為:多軸控制技術、智能在線檢測技術、數據管理云平臺技術等。”他指出,并條產線聯動技術的應用,擺脫了在并條產線上傳統的以單機為單元模式的束縛,實現了對并條全工序設備的運動控制、數據讀取、分析與管理及工藝診斷,開啟了“智并聯”及并條產線聯動的先河。
此外,他還就“并條工序全自調勻整”與“并條產線聯動”的關聯性和創新性,4款樣機的特點和性能,以及知識產權等話題進行了介紹與記者互動。
一是一控多軸多臺技術的應用,打破了傳統的以單機為單元的設備配臺模式,可以實現在同一控制系統下的靈活設備配置,讓用戶在設備投入、場地利用等方面實現優化;二是應用系統集成的在線工具包、工藝包,可自動生成產線硬件配置,為工藝診斷與建議提供技術支持,也可給客戶提供全產線的質量保障;四是可建立產線數據管理平臺,通過自身數據統計與分析或與客戶MES等生產管理系統的融合,能更便捷的助力客戶實現高效的生產調度與管理。并條聯動技術的提出,符合市場對紡機設備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需求,值得推廣與應用。根據公司“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產品發展戰略,近幾年,天門紡機進行了T2和T3系列產品研發,包括T21、T23、T25、T27、T29、T33、T35等多款機型。本次展出的TM25、TM27、TM29、TM35四款機型有一定代表性,特點和特色都比較突出。一是單機出條速度都比較高,最高達到1200米/分,紡某些品種的速度長期可達到800米/分及以上;二是所有雙眼機型都實現了兩眼完全獨立,包括喂入、傳動、吸風、控制系統等;三是配備了更先進的勻整系統和在線檢測系統,并可選配不同品牌,其中烏斯特勻整系統是最新一代的USG3 MAX系統;四是新一代大牽伸模塊的優化及系列化設計,強化了對牽伸過程中纖維的有效控制,優化了吸風清潔及散熱型式等,使其能滿足不同品種及紡紗流程的需求,適紡性進一步得到提高;五是更加注重用戶的操作體驗感。比如自動生頭技術、集中潤滑技術、人機交互操作系統等。此外,還有許多原創技術得到了運用;六是注重系列化,主要體現在前后道工序并條機在速度、硬件及功能模塊等方面的匹配;
七是更加智能化。應用了大量的傳感器;圍繞智并聯,首創性地開發并應用了一控多軸多臺的控制技術,使產線的運動控制更簡潔高效;開發了在線工具包、工藝包,可自動生成產線硬件配置,為工藝診斷與建議提供技術支持;開發了自己的產線數據管理平臺,可實現產線各設備間的物聯互通、遠程運維及客戶端應用平臺的融合。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