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_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偷_欧美区二区三区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下游受阻上游承壓,江蘇印染行業如何高質量提升?

發布時間:2024-02-06  閱讀數:15952

下游受阻上游承壓,江蘇印染行業如何高質量提升?


印染行業是提升紡織品功能品質、增強高端紡織集群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在江蘇,印染行業規模約占紡織類總產業規模的6%,對高端紡織集群建設卻起到極為重要支撐作用。


近日,省工信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并召開政策宣貫會,引導推進印染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以期帶動整個高端紡織集群的發展。


下游受阻上游承壓,“提升”勢在必行


印染有多重要?“印染行業不管是從國家層面,還是從省層面來說,都是非常重視的。”省工信廳消費品工業處處長高彬開宗明義解釋說,去年省委、省政府優化調整了“1650產業體系”,提出重點打造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并明確“556目標”,即構建5個世界一流、5個國際先進、6個國內領先的集群,高端紡織集群就是定位為世界一流的集群之一。同時,工信部目前評選出的45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在傳統產業領域里,唯一一個入選的就是蘇錫通高端紡織先進制造業集群,“印染行業作為整個紡織行業的關鍵環節和重要支撐,重要性不言而喻。”


發展印染行業,江蘇具有規模優勢。2023年,全省印染行業總量規模位居全國第二,僅略低于浙江,營收約占全國1/5。在中國印染企業30強中,江蘇企業占據5席,其中盛虹集團已連續多年排名第一。


那么,江蘇為何在此時印發這樣一份《實施意見》?


首先與行業大環境相關。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9月,印染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印染布產量409.75億米,同比增長0.84%。盡管數據有所增長,但受紡織服裝消費走弱影響,印染行業生產形勢整體偏弱。終端需求不足、生產訂單減少導致印染行業產能利用率還處在較低水平,行業生產形勢仍舊承壓。


從外部環境看,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我國紡織行業出口面臨的壓力繼續加大。印染處于紡織服裝產業鏈的中上游,下游產業“受阻”,會以“乘數效應”波及上游的產業。因此,逆全球化思潮迭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都對我國印染行業出口形成壓力。


“無論是從國家層面來說,還是從省層面來說,推動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高彬指出,在此背景下,去年11月,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紡織工業提質升級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明確實施印染產業提升行動,增強紡織產品印染加工環節的韌性和競爭力。江蘇作為紡織和印染大省,第一時間響應,此次相關《實施意見》就此應運而生。


入園區促轉移,讓印染產業更集聚


印染行業向何處提升?此次《實施方案》提出一個關鍵的優化方向:集聚化布局。


從江蘇印染行業的分布看,目前,已形成以蘇南地區為主,南通通州灣現代紡織產業園、宿遷述陽智能針織產業園、鹽城射陽紡織染整產業園等專業園區特色發展的產業布局。相對來看,印染行業規模還不是很大,盈利能力相比其他行業來說不是很高。部分印染集聚區以及一些改建項目還需進一步加快。


此次實施意見第一部分就是“推動行業集聚發展”,并明確提出推動企業“入園進區”。比如,非太湖流域新建、擴建印染項目須進入依法合規設立且有印染定位的產業園區;推進集中預處理等“綠島”項目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


為此,企業拍手稱快,也給了壯大規模的具體提議。“太湖流域產能受限的優質企業,能否打破排名、手續上的一些限制?”宣貫會上,一家印染30強企業的負責人建議,如果有集聚區外的企業要搬遷入園,決定關停或淘汰園區外的企業,可以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把那部分產能集中到后續想進一步發展的企業名下,然后以新兼并重組的企業來進行整體搬遷。


“《實施意見》既與《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條例》等政策文件相銜接,同時,也增加了按照先立后破原則、做好印染項目環評審批服務的具體措施。”省生態環境廳環評處相關負責同志回應稱,太湖流域改建印染項目排污總量指標和產能可以來源于擬關停的印染企業,但需由地方政府承諾,在改建項目投產前關閉排污總量指標和產能的來源企業。


推動行業集群發展,除了“入”,還要側重“轉”和“去”,即推動產業合理轉移、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本次《實施意見》也做出相關要求,明確提出通過南北協作、園區共建、產業合作等方式,鼓勵印染企業按照產業發展規律和上下游配套需求進行合理布局。


“三個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協作。自然資源部門主要做好印染區建設涉及的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以及項目用地的服務保障,促進印染行業土地集約利用。”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處副處長陳海燕說,在保障印染行業的用地需求上,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對于列入省政府重大項目的印染項目,由省級優先安排用地計劃;在推動印染行業用地提質增效上,提高新上工業項目的容積率低限,統籌綠地的規模和布局,共建共享相關配套設施。


瞄準三大關鍵詞,加速對標“國際一流”


印染行業提升,還要把握好“創新、智能、綠色”三大關鍵詞。


此前,省工信廳在調研時發現,很多印染企業都提出,行業內關鍵技術、關鍵裝備目前還“受制于人”。此次《實施意見》提出,要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鼓勵有條件的骨干企業牽頭建設印染行業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突破少水及非水的介質印染、數碼噴墨印花噴頭、全流程數字化印染、污染物低碳處理等制約行業發展關鍵技術。


“省級層面將加強對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的引導。”高彬介紹,目前省工信廳正在制定2024年的工信專項資金的項目支持指南,屆時,企業可對照“1650 產業鏈協同攻關項目”進行申報。


如何推動行業智能發展?業內人士指出,無論外貿還是內銷,印染企業都要順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潮流,加快推廣應用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生產裝備,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看一則可借鑒的省外案例:去年,浙江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紹興柯橋打造了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的印染“產業大腦”,打通百余家印染企業的紡織貿易數據,使各家企業走出“信息孤島”,實現產業上中下游協同,繼續擦亮“國際紡織之都”的名頭。


當前,江蘇正在大力推動的“智改數轉網聯”改造,此次《實施意見》提出,加快企業設備數字化改造、促進新技術的賦能應用、推進智能工廠(車間)示范創建等舉措,與之一脈相承。對于印染企業來說,這是最好的改造時機,如有數字化改造需求,可向當地工信部門申請,參加“智改數轉網聯”相關免費診斷。


對于印染行業,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依舊是重中之重。


“這次意見中特別提出,應用端,提升產品綠色認證水平,就是希望企業能夠對照國際認證的相關要求,規范生產流程和化學能力的供應鏈管控體系,來增強產品的可追溯性和綠色低碳水平,提高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高彬表示,一言以蔽之,要讓印染行業的發展,與國際一流的高端紡織集群建設相匹配、相支撐。


圖片(來源:新華日報)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