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花 紡織服裝周刊
回首2023年,是中國紡織產業深刻變革的一年。2024年,中國紡織產業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既是攻堅克難的一年,也是厚積薄發的一年。中國紡織產業將繼續保持信心堅定、腳踏實地,積小步至千里、集眾力成大業。本刊特別開啟“新年特稿·‘織’道2024”系列報道,從紡織奮斗者、行業外交、“一帶一路”、消費內需、行業展會、集群發展、行動綱要等備受關注的多個角度呈現中國紡織的成果與未來,與全行業共同努力,共創美好明天!
2023年是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階段,是全行業加快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時期。為推動中國紡織行業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全面建成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于2023年8月正式發布了《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行動綱要》),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藍圖。
描繪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紡織藍圖
紡織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解決民生與美化生活的基礎產業、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新時代新征程,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關系我們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再建功勛,是紡織行業的使命任務。
《行動綱要》中對推動行業進步的紡織科技創新、突出文化引領的紡織時尚升級、踐行紡織綠色制造和履行社會責任、建立協調聯動的紡織區域融通發展、推進雙循環的國際化供應鏈提升、促進數字經濟與紡織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支撐現代化發展的紡織人力資源建設等七個方面提出具體行動內容。
《行動綱要》指出,發展目標是到2035年,紡織行業創新能力與發展優勢持續強化,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優勢明顯提升,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基本形成。與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同步,紡織行業要成為世界紡織科技的主要驅動者、全球時尚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進者。紡織產業鏈完整穩定并且規模優勢明顯,充分滿足我國居民幸福美好生活的纖維產品消費需求。紡織品服裝國際競爭優勢穩固。
《行動綱要》還指出,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要聚焦制造,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推進、突出重點,持續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夯實物質技術基礎。并提出五大重點任務:保持產業地位強大穩定、保障產業鏈安全健康、適應多元化消費需求、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提升可持續發展水平。
對于《行動綱要》發布的重要意義,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行動綱要》與《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年)》、《紡織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一脈相承、緊密銜接,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藍圖。
引導行業落實七項重點行動
孫瑞哲在解讀《行動綱要》時表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統籌國家戰略和行業實際、當前形勢與長遠發展,《行動綱要》要引導行業在今后一段時期落實七項重點行動:
一是推動行業進步的紡織科技創新行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要加大在前沿材料、高端裝備、先進工藝、智能制造等領域的研發力度,推動基礎創新、關鍵創新、融合創新與應用創新。堅持市場導向、需求驅動,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堅持深化對外開放,加強國際科技合作。
二是突出文化引領的紡織時尚升級行動。堅定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要把握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深度挖掘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同紡織時尚的融合點,推動文化價值轉化。培養大師、大牌、大事,提升設計能力、品牌價值、時尚生態。
三是踐行紡織綠色制造和履行社會責任行動。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所在,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選擇。要采取科學務實行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加快建設貫穿綠色材料、綠色技術、綠色產品、綠色制造、綠色消費等全產業鏈的低碳綠色循環體系。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構建可持續未來。
四是建立協調聯動的紡織區域融通發展行動。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是黨的二十大作出的一項戰略部署。要積極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形成紡織產業跨區域聯動發展、協同發展格局。東中西部依托不同的資源優勢,加強資本、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要素的融通循環,提高整體質效。
五是推進雙循環的國際化供應鏈提升行動。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統籌發展與安全,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要穩定產業規模優勢、體系優勢,夯實產業制造基礎;深化開放合作,以中國規模龐大的內需市場和紡織產業體系優勢吸引全球優質產業資源;深度參與全球生產力布局,服務全球紡織服裝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
六是促進數字經濟和紡織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行動。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要推動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工業機器人等數字經濟關鍵技術在紡織行業的融入與應用,提升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能力。推動數字變革下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緊抓新型機遇共建行業錦繡未來
作為行業發展新的啟航,《行動綱要》自發布以來,中國紡聯積極做好宣貫和落實工作,在各省市開展對接,與有條件的區域合作開展“發展紡織現代化體系行動指數”研究和針對七項行動的落地方案,引導社會全面了解、正確認識行業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關鍵作用與未來方向。
2023年11月,中國紡聯啟動了“發展紡織現代化體系行動指數”研究、編制工作,將對特定區域紡織產業發展成效及發展潛力進行評價,從而總結各地紡織產業發展經驗及不足,為各集群、地區明確下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戰略路徑提供依據。到“十四五”末,中國紡聯計劃在20個產業集群/地區開展指數研究發布試點工作。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夏令敏希望各產業集群地區要以《行動綱要》為指引,持續推動產業升級發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在解讀服裝行業如何融入到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時提出,我國服裝行業在文化創意、協同發展、品牌創新、人才支撐等方面依然存在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基于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這一目標,服裝企業和品牌既要發揚優勢,又要補齊短板,特別是要圍繞著市場定位,從目標消費群和細分市場出發,去錘煉和鍛造核心競爭力。
來源:仙桃市非織造布產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