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_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偷_欧美区二区三区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外困”和“內卷”雙重挑戰 老牌服裝企業如何綻放一路“繁花”

發布時間:2024-03-19  閱讀數:37460

“外困”和“內卷”雙重挑戰 老牌服裝企業如何綻放一路“繁花”



圖片

琪達集團生產車間。

調研企業:四川琪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調研主題:傳統服裝企業如何“智改數轉”應對行業挑戰

調研時間:3月中旬

2023年我國服裝出口額同比下降7.8%,沿海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行業“內卷”愈發激烈。

壓力之下,四川服裝業龍頭企業四川琪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搶先“出擊”,投入2000多萬元進行數字化轉型。四川服裝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是否可行?近日,由四川日報全媒體與省工商聯共同組成的聯合調研組,走進這家企業,尋找答案。

“智改數轉”,服裝企業如何答題?

走進琪達集團生產車間,在一條組裝流水線上,袖口、衣領、前襟等一件件西裝“零部件”被懸掛在智能衣架上,經過智能吊掛傳輸系統,自動精準傳送到一個個工位上,加工完成后,衣服又被自動傳輸給下一個工人,不用再靠人工搬運、取件。

這只是“智改數轉”的“冰山一角”,西裝定制被分為裁剪、縫制、整燙、包裝四大環節,共計300多道工序,所有環節被一個看不見的“數字系統”指揮掌控。通過車間內的電腦屏幕,可以實時掌握工人的工作內容、產量,完成每道工序的時長,以及每一件衣服的流向。

不過,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轉型并不容易。“至少要邁過資金、技術、人才三道坎。”公司信息部部長張詰說,資金是最大的難題。琪達的這場轉型,三年投入2000多萬元,相當于是公司一年的全部利潤。“智改數轉”的效果可能不會立竿見影,需要企業有相當的魄力和戰略眼光。

其次,是技術難題。“國內服裝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剛起步,成功案例很少,要靠企業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張詰舉例,進行系統和軟件開發的科技公司不了解服裝生產工藝,服裝企業又不懂數字技術,需要打破行業壁壘,實現傳統產業和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琪達專門把省內一家科技公司請進門,按照公司需求進行系統的定制化開發,“剛開始研發出來的系統不一定適配,只有慢慢調試。”張詰說,目前研發過程已持續2年多,預計今年4月才能結束。

最后,還有人才關。“數字化轉型后,需要專業人員對系統進行維護和升級。”張詰介紹,為了解決人才難題,今年公司新招引了3名運維工程師。

轉型已初見成效,數字可以說明:智能量體比傳統的人工測量效率提高5倍,測量數據還能實時上云,生成智能訂單;自動裁床4分鐘就能裁剪一套西服,是人工的10倍以上;整個交貨周期從90天縮短至45天,庫存下降了17%;單日產量較以前提升了30%左右。

圖片

琪達集團生產車間的自動開袋機。

行業如何借鑒?跨行業合作適應“小單快反”

紡織服裝產業是四川傳統優勢產業,服裝行業規模居西部第一,其中約70%服裝企業從事工裝職業裝生產,工裝市場份額占全國三分之一。

調研中,記者發現,盡管大部分服裝企業已經意識到“智改數轉”的重要性,但受制于理念、資金、技術、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很多企業仍在觀望之中。此外,由于行業間的壁壘,轉型初期的企業常常遇到“軟件不好用”“系統不適配”等問題。

四川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服裝與服飾設計系主任楊璐銘指出,關鍵在于解決跨專業融合的挑戰。“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服裝企業的任務,也需要結合自動化、智能化乃至人工智能技術,通過跨行業合作來實現。服裝企業既要走出去,也要請進來,主動促進不同行業間的交流學習,才能更好了解彼此的需求,實現產業的深度融合和‘雙向奔赴’。”

在技術方面,數字化轉型還要滿足服裝行業的典型特征——“小單快反”(小批量生產,對市場快速反應)。

楊璐銘指出,近年來許多企業引入了自動化和智能化設備,在同一類型、同一款式的大批量生產情況下,效率非常高。但這些設備傳統上更適合大批量的單一產品生產,而服裝潮流、款式的更新換代速度很快,特別是短視頻、直播帶貨、自媒體博主興起后,消費者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這要求服裝企業快速對市場做出反應,調整款式,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的全新生產形態。

琪達已率先做出探索。“數字化轉型后,我們通過APS智能排程系統,能根據訂單信息、面料到貨情況、交貨時間、產品相似度等數據,智能調配生產任務,一條流水線,最多能同時生產10多款不同顏色的衣服,生產線由過去的單一生產變成了復合式柔性生產,轉款率下降了55%。”琪達集團董事長彭家琪用“革命性”變化來形容這種生產模式的改變。

在業內人士看來,琪達的探索對省內企業具有指導意義。楊璐銘認為,琪達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已經走在前列,特別是在一些共性場景上的技術路線,可以為省內其他服裝企業提供參考。

“通過標桿項目示范帶動,有助于推動行業更快轉型。”四川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黨支部書記、高級工程師楊淑瓊表示,今年全省將在兩三家服裝企業啟動“智改數轉”項目試點,探索出企業樣本,在行業示范推廣。同時還要培養一批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適應當前消費需求變化,解決產教脫節問題。

川在線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