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初,央視《焦點訪談》報道康奈集團如何成功破圈傳統制造業,引領數字化轉型的做法,成為我市鞋業產業鏈智能化革新發展的縮影。在4月16日召開的溫州市產業鏈鏈長制工作匯報會上,溫州鞋業產業鏈明晰了2024年度工作任務:錨定千億級鞋業產業集群建設目標,全力推動“中國鞋都”向“世界級鞋業產業集群”跨越。
我市鞋革產業擁有制鞋企業5000多家,行業產值突破千億,成為繼電氣之后第二大千億產業集群。作為傳統產業,近幾年,隨著數智化的發展,溫州鞋業產業鏈持續革新技術,向數字化轉型,研發平臺擴容,逐漸將科技、設計、環保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加以打造。

作為行業龍頭,巨一集團這幾年斥資7.8億元建成智能制造產業園,擁有18條先進生產線,運用三維掃描、3D打印、自動包裝流水線等設備和技術,將生產、銷售、研發設計、AI數據化物流等環節融于一體,將企業生產效率提升了30%。

由另一行業龍頭紅蜻蜓集團建立的惠利瑪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通過兩年多時間成功研發Vali鞋履AI設計平臺,不到7秒就可出一張鞋子設計圖。今年8月,該平臺還將與紅蜻蜓品牌聯合打造線下AI實驗室,在這里,人們只需上傳鞋類參考圖或設計草圖,根據提示篩選顏色、材質等,即可一鍵生成設計方案,僅需短短幾秒就可以看到自己設計的DIY專屬鞋款。

2023年,全市鞋業規上總產值481.4億元,同比增長8.9%,規上工業增加值110億元,同比增長6.1%。在頂層設計層面,我市制定印發《溫州創建世界級鞋業產業集群對標行動方案》,產業發展路徑更加清晰。同時,全年新增智能化技改項目57個、應用機器人161臺,累計培育省市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6家。

就在半個月前,市鞋業產業鏈鏈辦一行人赴泉州、廣州、深圳學習考察,3天時間走訪了安踏、特步、新濠畔、華堅、百麗等5家龍頭企業,成功對接中科豐陽“3D鞋模打印項目”、新濠畔鞋材供應鏈項目、百麗集團產能合作項目等,并達成相關合作意向。

類似的實招還有不少。去年以來,市鞋業產業鏈鏈辦積極助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助力重點企業組團赴歐洲國家開展推介活動,組織鞋企與希音等頭部跨境電商平臺開展合作,2023年出口交貨值達132.7億元;組織舉辦“中國鞋都(溫州)首屆鞋文化周”,推出首屆“紅靴獎”鞋類設計大賽等系列活動,其中第十四屆“中國鞋都”鞋類交易會現場成交額超20億元,創歷屆最高;成立全國首家鞋革行業協會企檢服務中心和行業調解中心,全年共為鞋企避免經濟損失850余萬元,專題協調解決了鞋企涉稅案件等一批歷史遺留問題。
今年,我市將加強頂層設計,緊抓產業規劃、要素支撐、助企服務,厚植產業基礎,強化梯度培育、數智賦能、鏈條補強,拓寬市場渠道,穩定外貿訂單、促進內銷升級、發展跨境電商,強化“鏈辦”工作職責,發揮協會商會作用,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快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打響“中國鞋都”金字招牌。
來源 | 溫度新聞
編輯 | 周晟
責編 | 葉浩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