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_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偷_欧美区二区三区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MUJI無印良品怎么就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發布時間:2019-03-05  閱讀數:10416

無數的品牌在學習無印良品,無數的所謂生活方式品牌,無數的品牌在提實現美好生活,誰能說清楚,你的品牌倡導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有品質而且便宜”。

無數的品牌在學習無印良品,無數的所謂生活方式品牌,無數的品牌在提實現美好生活,誰能說清楚,你的品牌倡導的美好生活是什么?


“有品質而且便宜”

——小池一子


2019中國服裝論壇,創新藝術指導、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館長、MUJI無印良品”創設人之一 小池一子女士將親臨現場,或許在這里你可以找到答案。


前段時間,山寨無印良品贏得與日本MUJI無印良品的官司,再度把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MUJI無印良品推向舞臺聚光燈中央,雖然它原本只想安安靜靜的呆著,任你市場涌動,各領風騷。 

在市場上,面對國內網易嚴選們的崛起,日本本土市場份額更大的Nitori宜得利,總是會有各種唱衰的聲音。「無印良品不行了」的聲音不絕于耳。

的確,哪怕在日本國內,依照每個種類來看,服飾領域的優衣庫、生活雜貨及家居的宜得利和宜家,化妝品的BODYSHOP,文具用品的LOFT、東急手工、臺隆手創館都是MUJI的競爭對手。

但是要以種類豐富齊全的商品以及品牌理念,MUJI正面對抗的品牌并不存在。


有個奇跡,無論從營業額還是市值來看,MUJI無印良品連世界500強都進不了。但按品牌價值以及對業界的影響力,能與Apple蘋果的品牌不相上下。

蘋果的設計師坦言,無印良品簡潔的設計風格影響了蘋果革命性的創造力。如果你把iPod放到MUJI無印良品的商品群落里,一點都不會覺得有沖突。 

無印良品在華經營遇到了階段性瓶頸需要突破是真的。但無印良品的經營理念和品牌方法論,獨樹一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企業家,競相模仿。

很多人在看無印良品,可惜很多人只看到了表象。很多人在學MUJI無印良品,但多數人只學了一層皮。

MUJI誕生的時代背景

1978年底,在第二次石油危機的沖擊下,日本經濟陷入低迷。物價飛漲和產品過剩困擾著消費者。

MUJI無印良品誕生于1980年,那一年,喬布斯的蘋果公司剛剛上市,正在努力開拓海外市場,它比名噪一時的ipod問世早了21年。

泡沫經濟對日本的打擊,帶來個人消費的低迷。消費收緊,推動了日本人消費習慣的變化,他們雖然對奢侈品牌依然充滿迷戀,但日益萎縮的收入讓他們開始尋找那些物美價廉的品牌。

人們將目光投向價值與價格都合理的商品,謳歌大量消費的人們也開始關心「商品的實質」。

此時,MUJI無印良品誕生了。 

1980年,西友百貨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子品牌——無印良品。創業之初,無印良品的日用百貨產品有9種,飾品有31種,總計40種產品。在西友百貨14家店鋪種,有6家設置了無印良品專柜。 

1983年6月,無印良品第一家獨立店鋪——無印良品青山店開張。很快,在涉谷開店“無印良品美國村”。

1984年開始,以青山店為模版,無印良品開始了多家100-130平方米的店鋪,商品種類增加到1000種,這一年,無印良品事業部營業額達到140億日元。更重要的是,無印良品倡導的簡潔生活方式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

1989年,無印良品成了獨立公司。 

MUJI誕生的突圍之路

MUJI誕生時,社會上充斥著有個性的設計、花紋以及附有品牌logo的商品。當時品牌為了追求與眾不同,在各個環節都存在顯著的浪費,這種浪費毫無疑問的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無印良品則選擇環保、價格低廉的邊角料材質,省略過度包裝等手段來降低成本,同類商品的價格比別的連鎖店便宜30%。 

無印良品這個名稱由作家日暮真三提出,而作為創始人之一的田中一光定義了這一概念——從日常生活的審美意識中提煉而成的商品。

另一位創設人小池一子女士提出的廣告語「有品質而且便宜」完美詮釋了無印良品的追求。

無印良品期待以最本質的形態來呈現商品,包裝簡潔,用環保的、無漂白的包裝紙做商品袋,呈現一種淡褐色,形成美學意識獨具風格的山坡群落,與一些商品的過分包裝形成鮮明對比。

超越流行

通常來說,市場營銷的方法是先確定目標群,再為這些族群量身打造營銷方法:

STP(Segmentation,Targeting,Positioning)用戶和市場細分,鎖定目標,確定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在目標市場的定位,是我們常用的企業經營和品牌運作方法。 

而MUJI的做法是反其道而行之,不設限目標,找尋最大公約數。

MUJI商品開發的基本模式是以最大公約數,也就是多數人認為「好」的商品進行開發,不會過度配合每個人和每個文化。


去除有個性的品牌市場,MUJI僅占有市場空白的部分。

「除此之外」的角色打破文化的隔墻,也超越了時代的流行。

許多品牌追求流行,MUJI卻追求普通。雖是簡約又樸素的商品,但正因如此才沒有被時代潮流淘汰。

品牌的另一面 

按照經典的營銷理論,商品=品牌+制品。 

品牌的功能是用標志與其他品牌做「區別」,或是印上標志作為商品的「保證」。消費者因為有「標志」確保對商品品質的安心感,也能透過讓其他人看到「標志」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只要擁有這個品牌就能顯示自己與該品牌的關系及身份。

高端品牌和所銷售的商品,它賣出的商品同時包括對個人喜好追求、自我展現及對自我的肯定。 

在營銷面上來說,這種就是「尋求快感性的商品」。和MUJI所銷售生活每天必須用到的「實用性商品」不一樣,消費者購買行為不同,購買價值也不一樣。

「對立」是MUJI的魅力之一,也就是與主流理論唱反調,獨樹一格的商品使MUJI成為難以模仿的品牌。MUJI從成立之初就是從反時代誕生側,否定商品要有品牌的想法,以「無印」為名是MUJI的出發點。 

當時打著「有理由所以便宜」的口號,一一將便宜制作的理由標注在標簽上,保留商品的本質去除多余的部分(多余的包裝、讓外表更漂亮的工程)。

 MUJI的概念并非知識一時的,而是要貼近經歷超越時代,配合各種不同潮流的消費者所需要的本質。然后以實現「美好生活」作為企業目標。 

極簡主義的生活理念 

物欲橫流的社會,人們過得越來越復雜,東西越來越多、因為覺得浪費而囤積的結果只是家里被淹沒,無法過著舒適的生活。

人們的生活形態目標開始轉向減少不必要的東西、妥善的整理方法、只留下又興趣且需要的東西。 

在這種社會思想風潮下,《斷舍離》《丟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方法》《法國人只有十件衣服》《我家啥都沒有》都成為了暢銷書。

無印良品正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提供了解決方案。

MUJI一直以舒適生活CompactLife為概念在全球開店,以拿手的的「收納」為主軸,利用沒有多余的設計與用途廣泛的商品群整頓身后,實現簡約又舒適的生活。

此后,《斷舍離》的作者山下英子還出版了另一本書《與無印良品開始極簡主義的生活》,相當于是無印良品的強有力的意見領袖KOL。

將品牌理念貫徹到商品開發

品牌不只是故事和用廣告來影響消費者的心智,而是理念貫徹到商品開發,自始至終。 

具體說來: 

「1+1=1」

簡單來說,就是將兩種機能組合后變成一個商品。例如:把扶手與毛巾架合而為一。

制造過程的檢驗 

MUJI的商品開發,從創業初期就非常重視三個理念:制造過程的檢驗、素材的選擇、包裝的簡化。

傳達「理由」

MUJI對于顧客能了解這項商品設計的理由相當重視。

「有理由、所以便宜」,所有標簽上除了價格,都會重視便宜「理由」的說明。例如「環保抹布」用紡織廠在制造過程中掉落的棉絮制成。 

日本文化與無印良品的中心思想 

無印良品在1988年出版了一本《無印の本》(無印之書),由造就了「無印良品」經營理念的所有相關人士共同編成。

當時是由提出MUJI經營理念的藝術監督田中一光先生為核心角色。并由現在仍然于良品計劃里擔任咨詢委員會一員,任職于生活良品研究所所長小池一子女士等人擔任編輯,聯手促成此書出版,可惜現在已經絕版了。

這本書里并沒有提到MUJI的商品,也完全沒有任何直接提到與MUJI相關的敘述。但是這本書里談到的林林總總,就是MUJI的精神理念。

MUJI并沒有相關的商品開發指南,但相對的,這部書就形同是傳達出MUJI精神思想的教材。

「融入自然」、「無名氏」、「簡樸單純」、「地球的遼闊」這四大主題,到如今也是MUJI的根本理念,也是MUJI「以日本為本,放眼世界」這個目標中,最根本的思維。 

MUJI以「實現美好生活」作為基本方針。在經營MUJI的良品計劃的官網上,有關基本方針的說明如下: 

無印良品是1980年西友株式會社的自創品牌,以「有理由、所以便宜」為口號主打便宜有品質的商品。商品開發的基本原則是生活上真正的必需品以真正需要的形式制作、因此檢視材料、節省制作工程的時間及簡略包裝,所以才能以簡約漂亮的商品一直受到大家的歡迎。 

無數的品牌在學習無印良品,無數的所謂生活方式品牌,無數的品牌在提實現美好生活,那么又有誰能說清楚,品牌倡導的美好生活是什么?!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