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新野縣王集鎮秦杜營村鑫宇傘業生產車間內,機器聲隆隆響,50余名工人們一手拿著傘骨,一手拿著布料,麻利地裁剪、縫接、安裝產品,正在趕制一批急銷東南沿海的防曬傘訂單,車間內處處呈現一派熱火朝天、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
“我們廠的工資按件算,多干多得,我主要是負責安裝傘骨,干得多的話一天能掙個100來塊,主要廠子就在咱家門口,照顧孩子老人也方便,掙錢生活兩不誤!”秦杜營村群眾張光印喜笑顏開地說道。
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發展;群眾致富,關鍵在就業增收。近年來,王集鎮黨委政府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過程中,針對鎮域“閑散勞動力多、工業基礎薄弱、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后勁不足、農民增收乏力”等難題,依托地域優勢,科學謀劃,多次到毗鄰的鄧州市腰店鎮、汲灘鎮考察雨傘生產、毛絨玩具、電子產品等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努力探索一條符合王集實際的產業振興新路子。
經過鎮黨委政府多次調研,認為雨傘加工企業用工多、門檻低、易上手、見效快、銷路廣,很適合在農村地區發展,便積極與腰店鎮的銳宇傘業有限公司對接,邀請其到王集鎮發展創業。為了做好試點工作,王集鎮成立先行先試的專班,多次召開現場辦公專題會,在企業選址、基礎設施完善、證照辦理、招聘工人等方面,鎮村干部主動靠前,全程服務,保證企業落地、投產、達效不耽誤。目前,鎮上試點已建成雨傘生產企業1家、傘具加工點3個,加工戶達100余戶,帶動群眾近300人,讓農村有勞動能力的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王集鎮黨委書記肜亞彬介紹到:“下一步我鎮將立足產業定位和鄉鎮振興產業園區的建設,協調土地部門,利用閑置廠院和空地,瞄準雨傘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等產業,采取“企業+加工點+加工戶”模式,以點帶面、全面鋪開,把加工環節延伸到農戶家中,推動以戶為單位建立加工點,以村為單位建立加工企業,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增加農民在第二、三產業上的收入,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