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2日,“強市場 活貿易 促消費”——2024中國?廣州市場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順利召開。會上,廣州市商品交易市場星級創建工作報告正式發布。據了解,本次商品交易市場星級創建工作在自愿申報原則下,共有40家市場入圍第一批星級創建名單,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皮革鞋包、電子數碼等品類。首批星級商品交易市場不斷探索創新舉措,從時尚化、數字化、內外貿一體化、品牌化、文商旅融合、會展融合等方向持續優化升級。經綜合評審,其中包括廣州國際輕紡城在內的12家市場榮獲首批滿格五星級殊榮。


市場及其關聯產業集群,一直是廣州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與產業根基,是廣州打造世界級城市的優質資產和提升全球影響力的重要來源。當前,廣州正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繼續在高質量發展上發揮著領頭羊和火車頭的作用。而專業市場作為廣州千年商都的“城市名片”,前承傳統優勢產業,后接國內外市場,已成為廣州產業鏈接、內外循環、輻射國內外的核心載體,是廣州商貿流通業的中流砥柱、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產業優勢、流量優勢和服務優勢。
當天會上,《市場行業大數據報告及數字化發展趨勢》亦同步首發,展示市場行業在高質量發展中的思考與探索。據報告顯示,廣州擁有全國數量最多、規模最大、品類最全的專業市場集群:超過15個專業市場集群,輔料超過10萬種、服裝品類超過200萬類,皮革皮具120萬種物料、包材超10萬種,五金原輔料超20萬種,年快遞業務量超114億件,40萬主播每日直播帶貨品類超過100萬種。目前,活躍在廣州各大專業市場的商戶數超過20萬個,帶動就業人口超150萬,占全市就業人口比重超10%。另外,2024年,廣州專業市場達509家,每天能吸引全國約50萬人來穗交易消費,以鐵路客流為例,約16%的到達客流會在專業市場駐留交易消費。廣州專業市場無疑已成為當下保民生、穩就業的重要載體。

從“千年商都”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廣州在商貿流通領域的“二次創業”。當前的廣州,正發揮著“大貿易、大流通、大循環”的優勢,以高質量供給、更優質的服務,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全方位內外消費市場新潛力。與此同時,作為全球時尚產業的重要參與者和“時尚之都”,廣州也擁有著令人矚目的紡織服裝市場群,是世界公認規模最大的紡織服裝產業圣地,也是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服裝批發聚集地,在原輔料供應鏈、產品生產力和物流服務力等方面均處于領先地位。據統計,目前廣州存量的紡織服裝市場約190多家,高度集中在海珠、越秀、荔灣、白云和天河5個中心城區,居全國之首。以中大紡織商圈和流花、十三行、沙河、石井四大服裝市場集群為紐帶,形成了從面料輔料、產品設計、加工生產、批發零售、時裝發布以及相關的全產業鏈供應鏈配套體系,當中涉及的服裝及關聯企業近5萬家,服裝品牌商標超7000個,銷售額約占全國10%。


市場不僅是線下的集散中心,還是價格中心、信息中心、潮流中心,是商品流、資金流、信息流、物流、人流的晴雨表。而作為大中小融通、產業鏈協同的空間載體,紡織服裝市場同樣既是時尚都市的產業平臺、時尚產業的都市窗口和時尚消費的體驗場景,也是產業流通創新關鍵的孵化器、加速器、放大器和成果轉化中心。秉持“一城鏈時尚”的發展目標,廣州國際輕紡城一直是集潮流、時尚信息的大成之地,同時還不斷通過大力促進紡織面輔料供給側改革創新,進而激發消費端需求的持續增長。在廣州國際輕紡城里,商戶們可以借助與服裝設計師、服裝制造廠等進行高效的時尚潮流信息對接,快速迭代生產出以十數萬款計的、能完美適配“小單快反”需求的面輔料產品,并最終生成能精準投放到終端消費市場的各式爆款服裝,實現了從面輔料到成衣之間的無縫銜接。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眼下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是搶占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培育發展新動能、增強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當下,紡織服裝市場要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核心要點就是不斷通過思維理念、體制機制、模式業態和管理服務創新,推動向供應鏈平臺市場進化,最終打造出內容平臺、場景平臺和供應鏈平臺相融合、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相鏈接的全新生態系統。


展望未來,廣州國際輕紡城將繼續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以穩步建設全國首個“中國紡織時尚中心”為使命擔當,充分借力國內統一大市場優勢,不斷促進城內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的加速迭代升級,助力城內大中小企業拓展新賽道新業務,攜手貫通智能設計、智能制造、智能質檢、智能銷售和個性化定制等在內的產業價值鏈條,以深化數實融合、科技賦能等方式共同推動培育和發展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別樣新質生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