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是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作為河南省唯一的“五星級開發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迎來新的重大發展機遇。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支持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為該區發展描繪了清晰的“路線圖”。政策給予了鄭州經開區哪些支持?鄭州經開區又將如何利用政策利好加大發展力度?11月26日,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波做客河南政府網《在線訪談》節目,介紹鄭州經開區發展情況。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張波
全省唯一“五星級開發區”
產業發展基礎雄厚
位于鄭州經開區的中原福塔。
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賦予鄭州經開區更大自主權,在高端要素、優質資源供給方面給予鄭州經開區更有力保障……支持鄭州經開區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含金量”滿滿。
“省政府專門發文支持一個開發區,并賦予如此大的自主權,其實在我省開發區發展歷史上是不多見的,這也體現出河南高度重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高度重視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同時也表明鄭州經開區高質量發展存在一定基礎,我們有決心繼續擔當高質量發展標兵的重任。”張波說。

中鐵裝備自主制造的我國最大直徑的泥水平衡盾構機。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鄭州經開區“底氣”何在?
張波介紹,作為河南省首個國家級經開區,鄭州經開區連續四年穩居全國國家級經開區30強,連續兩年位居河南省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考核第一名,被評為河南省唯一的“五星級開發區”。
一組數據見證鄭州經開區發展實力——
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由2013年的305.6億元提升至2023年的1328.4億元,達到十年前的4.3倍;中歐班列(鄭州)由年開行14班到如今的3500班以上;國家級研發平臺由7個增加到15個;以占鄭州市約2%的面積、3%的常住人口、不足2%的能源消耗,創造了鄭州市近10%的GDP、15%的財政總收入、17%的稅收收入和逾25%的規上工業增加值。
位于鄭州經開區的蝶湖。
發展新質生產力,鄭州經開區有哪些優勢?
張波表示,鄭州經開區區位優勢顯著,兩小時高鐵圈覆蓋國內4億人口的生活和消費,兩小時航空圈覆蓋全國90%以上的人口和市場。同時,產業基礎雄厚,全區集聚規模以上企業1003家、超百億企業14家、億元以上企業285家。為打造優越的營商環境,該區創新設立“企業寧靜日”“企業(家)接待日”,依托城運中心平臺,實行“營商環境監督平臺”入企掃碼報備制度,建立“網格治理+暖企服務”“企業下單+部門接單”等功能模塊,實現一秒鐘政策智能匹配,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
“近年來,鄭州經開區區域承載力、產業集聚力、創新驅動力、開放帶動力、綜合發展潛力得到跨越式提升。”張波說。
路線圖敲定
“真金白銀”來支持
《若干政策》為鄭州經開區發展描畫了清晰的“路線圖”:以培育新質生產力為發展路徑,以發展先進制造業為主攻方向,以管理制度改革、發展模式創新為工作主線,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戰略支撐。
“該政策的出臺明確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可以避免產業發展的盲目性和分散性,有助于集中優勢資源推動重點產業快速發展。”張波介紹說,以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為例,目前該區已聚集了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如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成為上汽集團在全國最大的乘用車生產基地;宇通客車連續7年穩居全球客車品牌第一。隨著更多相關企業的加入,可以預見的是,整個產業鏈條將會更加完善,產業集聚效應也將得到顯著增強。
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節能與新能源客車生產車間。
為實施精準放權賦能,《若干政策》在規劃管理權限下放、強化用地保障等方面都給予了充分考慮,把鄭州經開區作為鄭州都市圈建設的重要支點,納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開同城化、開港經濟帶、中牟新區等重大戰略,構建一體聯動、錯位互補的區域發展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若干政策》中多次使用了諸如“重點支持”“傾斜”“優先”等詞語來描述對鄭州經開區的具體扶持措施。比如,在專項資金安排上給予適當傾斜;又或者是在引進重大項目時予以重點關注等。特別是自2025年起,政府債券額度分配時對鄭州市本級予以傾斜支持,由鄭州市本級在債券額度內對鄭州經開區符合條件的特殊重大項目優先保障,實施期限5年。“在資金方面對經開區重大項目建設給予強有力的保障。”張波說。
瞄準3000億GDP目標
邁向高端智能綠色發展新時代
開發區是我省改革創新發展的前沿陣地,也是產業最集中、經濟最活躍的平臺功能區。《若干政策》突出對產業發展支持的優先級,明確產業發展重點——支持鄭州經開區做強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大健康、智慧物流四大主導產業,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國際貿易及新消費兩大新經濟產業,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集群。
隨著《若干政策》的出臺,鄭州經開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這不僅為經開區注入了強勁的動力,更為其未來發展描繪了一幅宏偉藍圖。“下一步鄭州經開區將通過激發產業發展活力、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及再造創新創業生態三大路徑,全力沖刺GDP300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翻一番、進入全國經開區20強戰略目標。”張波表示。

鄭煤機總裝車間的液壓支架。
為了激發產業活力,鄭州經開區將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廣泛開展制造企業“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建設更多的智能園區、智能工廠、智能車間。張波介紹,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體系。堅持“有中育新”與“無中生有”相結合,深入開展新興產業強鏈行動,推動更多“六新”項目簽約、落地、投產。
國家級經開區是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國家隊”。在提升對外開放新高度方面,鄭州經開區深度融入和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水平推動自貿區2.0版建設,以政務、監管、金融、法律、多式聯運五大專項改革創新為主線,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投資運營便利化水平,助力打造“投資中國”品牌。加快構建“買全球賣全球”貿易網絡,以“全球匯”總部基地港建設整合資源,做大做強直播經濟、平臺經濟、信息消費、跨境電商等新經濟、新業態。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提高中歐班列、鐵海聯運班列輻射半徑,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探索國際陸港啟運地(鄭州)退稅政策,實現“一單到底、物流全球”。
馳騁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中歐班列(中豫號·鄭州)。
“《若干政策》明確支持鄭州經開區打造經濟發展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更好發揮鄭州經開區在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中的示范引領作用,這對我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進一步增強了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和信心。下一步,鄭州經開區將緊抓政策東風,創新體制機制,加快發展步伐,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張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