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遼陽縣小北河鎮上下一派忙碌景象。2024冬季襪子展銷會在這里剛剛拉開帷幕,便迎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第一批客商,作為東道主的小北河人為迎接四海賓客做了充足的準備。
“快半年沒來了,就等這里開展會過來看看有什么新的款式可以選購。”江蘇客商張先生興奮地說,“今天是開展第一天,襪子新款式最多最全,遇到合心意的談好就簽訂單。”
“這一個來月太忙了,一邊趕進度裝修,一邊還得備品布展,好在總算趕在展會前都弄立整了。展廳260平方米,上架了二十多個品種、近五百種花色的新品棉襪,今年一定會大賣的。”剛剛入駐園區的遼陽縣興隆針織廠負責人王洪川信心十足地說。
追溯外地客商第一次成群結隊涌入小北河鎮那還是在八年前。2016年夏季,小北河首屆棉襪展銷會在鎮中學的操場上舉行,這是小北河襪業人“開門迎客”拓寬市場的第一次“試水”,雖然沒有預期的那么好,但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了這個“襪業小鎮”。之后的八年時間里,小鎮襪業漸漸步入產業發展快車道,如今早已今非昔比,棉襪產量全國第二,年產襪子25億雙,年產值35億元,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值效益顯著提升,產品遠銷海外,“中國襪業名鎮”實至名歸……這張亮眼的成績單的背后不僅記錄了小鎮“足尖革命”的歷程,更承載了小北河兩代人的努力與付出。
提及小北河襪業的起步,繞不開的一個人就是小北河鎮通氣灣村村民、遼陽通海針織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新,今年67歲的他是當之無愧的小北河專業織襪第一人。
改革開放初期,誕生新中國第一塊國產“的確良”的遼陽市輕紡工業發達,不少人利用本地的紗線原料,空閑時間織襪換錢。王新曾在村辦的針織廠里做過維修工,1984年,嗅到商機的他果斷地購買了2臺二手的老式織襪機,騰出一間空屋子做“廠房”,成為全鎮第一個織襪個體戶。
織出襪子、攢夠品種,王新便背著裝滿襪子的大背包前往沈陽五愛市場和其他各大城市市場做推銷,賣出襪子收到錢,他就繼續購買織襪機,擴大生產規模。眼看王新的襪廠越干越紅火,各村村民紛紛效仿。短短幾年時間,取著各種“土味”名字的襪廠如雨后春筍般遍布小北河鎮大街小巷。
小北河襪業邁出了產業發展的第一步,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日益凸顯。零散的小作坊式生產,使鎮里的襪企長期處于低水平無序競爭狀態。生產設備簡陋,襪子的質量不高,銷售時只能靠壓價走量,產業表面的紅火掩蓋不住“有襪廠無市場”的現實。很長一段時間,“身不由己”的小北河襪業人人心思變,都想跳出低價惡性競爭的怪圈。直到2015年,“背包客”上門推銷仍然是小北河襪企的主要銷售模式。
2016年,小北河鎮以“襪藝小鎮”之名被列入遼陽市第一批市級特色小鎮建設序列,政府的重視與支持,無形中為小北河襪業人注入了一劑“強心劑”,讓他們對于未來的發展和改變充滿希望。當年,小北河首屆棉襪展銷會的舉辦,讓之前單線聯系襪企的客戶有了更多的選擇,這一方面讓襪企面臨著流失客戶的風險,另一方面也為企業自身以優質商品贏得更多的客戶提供了機遇。百貨迎百客,市場風向從只知道拼價格,逐漸轉向比質量、比工藝,小鎮襪業也因此很快呈現出良性競爭的發展勢頭。2017年,鎮里針對“有襪廠無市場”的現狀,興建襪藝城幫助襪廠集中展示,方便外地客商一年夏冬兩季前來集中訂貨。襪藝城剛建起,訂購季就迎來了全國各地的客商,小北河襪業步入了轉型升級的歷史新階段。
2019年,遼陽縣通過招商引資、盤活資產等方式,興建了東北亞輕工產業基地。小北河襪業化繭成蝶,向產業集聚、全鏈條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一步。從企業自由生長到集聚發展,從小作坊到現代化工廠,小北河襪業人憋著的一股勁兒終于在這一刻迸發出新的活力,第一批簽約入園企業就有61家。續建項目建設完成后,今年簽約入園企業已達126家。“買廠房雖然花了不少錢,但是感覺很值得。添置了七八十臺新設備擴大產能,企業形象也得到了提升,客戶信任度明顯增強。”第一批入駐園區的遼陽縣仲民襪廠負責人于丹表示。
2021年,小北河鎮榮獲“中國襪業名鎮”稱號,園區內的企業生產如火如荼。2023年,遼陽縣首屆襪子節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上萬名客商匯聚小北河,7天銷售總額高達8億元。今年,第二屆襪子節和小北河襪業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推介活動的成功舉辦,實現了小北河襪業與眾多知名襪業上下游企業全產業鏈簽約合作。遼寧保利襪業進出口有限公司和遼陽忠吉紡織品有限公司成功升規入統,改寫了小北河襪業40年無規上企業的歷史。
如今,小北河襪業相關企業已發展至295家,其中織襪企業206家,其余的89家企業涵蓋了原材料、輔料、包裝加工、物流等領域,從業者2.2萬人。襪品不僅銷往國內各大城市,還出口日本、韓國、德國、巴西、南非、俄羅斯等數十個國家。一業興帶百業旺,小北河襪業真正成為了富民強鎮的支柱產業。
“園區內的襪企現在基本都是24小時生產,‘人歇機不停’,我們公司今年僅出口訂單就達到3000萬元,目前200臺織襪機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談到企業發展情況,遼寧保利襪業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新不無感慨地說,“這幾年變化太大了,想起背著一大包襪子天天出去跑市場那陣子真是恍如昨日。而今,想要拿貨的客商都是主動上門,我們‘遼陽造’的襪子更是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政府的引導和扶持很重要,企業在抱團發展的同時,自身還需加大技改力度,抓好品牌建設,不斷提升產品的質量和設計水平,大家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就一定會把我們的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
未來五年,遼陽縣將繼續突出特色抓產業,全力推動襪業產業規范化、集約化和標準化發展,將小北河打造成產業集約集聚、生產數智賦能、創新資源豐富、營銷渠道多元的“全國襪業產業先進制造基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當小北河襪業人有勇氣喊出“中國襪藝看這里”的時候,這個“百年古鎮”將迎來再次蝶變。
監制:季 燕
責編:鄒曉岑
編輯:高紅麗
遼陽日報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