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棉花總產量616.4萬噸,比2023年增加54.6萬噸,增長9.7%。其中,新疆棉花產量568.6萬噸,比2023年增加57.4萬噸,增長11.23%,占全國產量的92.25%。
“2024年棉花產量能夠實現增加,一方面是因為新疆棉花價格補貼政策能夠保障棉農利益,使種植面積有所增加。”浙江華瑞信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棉類負責人程素敬這樣說:“同時還有天氣較好的因素影響。”
“新疆棉的品牌價值還在不斷提升。”新疆某棉花加工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棉花價格質量補貼、公正檢驗制度、質量追溯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保障體系,有力促進了新疆棉花的品質提升。”
據國家統計局新疆調查總隊介紹,2024年新疆持續引導棉花生產進一步向優勢產區集中,地方和兵團的棉花種植面積、產量均占到全區的95%以上。棉花種植面積達到3671.9萬畝,比2023年增加117.9萬畝,增長3.3%。
此外,新疆進一步明確24個棉花主導品種和十大主推技術,在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的同時,還通過良種與良法配套實施為棉花單產提升提供關鍵路徑。2024年棉花單產達到154.9千克/畝,比2023年增長7.6%。
2025年新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新疆全力推進棉花和紡織服裝全產業鏈發展,產值超2200億元,規模以上紡織工業增加值增長24.8%,吸納就業100萬人。
近年來,新疆紡織產業鏈不斷完善,棉花就地轉化率逐漸上升,紡紗及織造產能快速擴張,成本優勢明顯。我國九成以上棉花在新疆,原料優勢使得新疆具備大力發展棉產業鏈的條件。
同時,新疆還憑借原料優勢、能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產業政策的支持,“十四五”以來棉紡織產能增長明顯。棉紡產業鏈向西進發,向著原料優勢產區、價值洼地轉移,能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有利于增強市場競爭力。
可以說,無論產量還是質量,新疆棉的重要性都毋庸置疑,新疆棉花都為中國棉紡織行業的穩健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業內人士認為,在2024年國際形勢和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我國紡織服裝出口能夠實現穩定增長實屬不易,充分反映出我國紡織服裝產業鏈、供應鏈的堅韌和牢固。
“2025年財政加力‘兩新’資金投入,促消費政策顯著加碼,2025年內需將成為經濟主要增長點。”新疆某棉花加工企業相關負責人認為,作為主要消費品的紡織服裝行業也將受益。
一位做棉紗及原料貿易的業內人士表示:“我認識的紗廠老板說,本來過完元旦廠里就準備放假了。由于市場訂單持續增加,紗廠放假時間就推遲了,到臘月二十六左右才放假,比原來預計的放假時間推遲了近一個月。”據他介紹,不少紗廠節后的開工時間也比原來早了,還有個別企業今年春節不放假。
2025年的國際形勢盡管依然復雜,但紡織服裝行業憑借完善的產業鏈布局和創新,相信仍然可以期待取得不錯的成績。程素敬對2025年棉花產業鏈下游就顯得很有信心。“2024年內銷疲弱,國家頻頻出穩經濟、促消費政策,相信2025年會有一定效果,內銷穩中有增概率大。出口方面,貿易政策依舊是影響出口的關鍵,隨著海外批發商服裝及面料庫存的下降,未來剛需依舊對出口形成有力支撐。”

來源:新華社、期貨日報、新疆日報